<p class="ql-block">中国汉字及现存问题</p><p class="ql-block"> 因汉字难学,上个世纪,三次倾全国之力开展了汉字改革运动。1931年9月,国内文化名人聚集海山崴,召开了中国新文字改革大会,制订了《中国新文字十三原则》;“大觉醒年代”有688名当代的顶极学者,如蔡元培、瞿秋白、鲁迅、胡适等,联名提出文字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再次提出文字改革,并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95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明确表示:“汉字必须改革,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p><p class="ql-block"> 文字改革没有成功,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尽善尽美,优于汉字,切实可行的方案。</p><p class="ql-block"> 文革结束,新政权成立后,取消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废除了“二简字”,不再提文字改革。为了强化语言文字的使用,2000年10月31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法确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出《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个汉字,明确了“规范汉字”的标准及其法定地位。2021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要求“不折腾,稳预期”,同时再一次提出“坚定不移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保持汉字规范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 当前我国政府不提文字改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政策稳定性维护:担心文字改革可能打乱社会的正常秩序;二、社会经济成本考量:预算总成本超过万亿元;三、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字改革可能导致年轻一代与历史典籍断裂;四、技术适配现状:现在有了电脑、手机和五大输入法,现有体系已适应当前的信息化要求。</p><p class="ql-block"> 中国语言文字现存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我国推广普通话始于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0日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时至今日,已经过去近70年了,现在的民众还是以当地方言为主,普通话说的不好。 </p><p class="ql-block"> 二、汉字难学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我国小学生的语文作业,主要是写字,汉字的读和写,占去学习者太多太多的时间。中国文人一生都在学汉字的读和写,到死还有很多汉字不会读、不会写。</p><p class="ql-block"> 三、文化断代。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文中,有近十万个汉字,现在我国规定了8105个规范汉字,其它汉字为不规范汉字,不再学用,在这8105个规范汉字中,还有2274个简化字,即使全部掌握,识字率不到古文中的6% ,想依此阅读古文,传承民族文化,那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四、同民族,不同文。台港澳人看不懂大陆文,大陆人看不懂台港澳文和中国古文,因为大陆8105个规范汉字中有2274个简化字,这些简化字,台港澳人不懂。当前的文字现状,给外国人和外籍华人学习汉字带来很大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五、汉字难学影响中国文化传播。汉字结构复杂,要写得准确端正很难。对于多音字,不仅要记住几个发音,还要记住所有的组词,否则就不会读。如:执着、跟着、着数、着火,字同音不同,着字的组词有几十种,记不住这些组词,就不知怎么读。汉字的读和写,让外国佬望而却步,影响中国文化传播。</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文字是文化工具,工具落后,不言而喻。中国的文字问题,应该认真考虑。新编普字作为汉字的辅助文字解决了上述所有难题,没有顾此失彼之病,完美无瑕。普字推广,简单易行,无折腾、无负担、无投资,轻而易举即可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