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产业先行还是应用先行?从 “硬件堆砌” 到 “生态缺位”--区县低空经济招商困局的反思与破局

毛帅璧--低空无人机遥感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传统制造业招商中,不少区县曾陷入 “土地→厂房→设备” 的被动循环:起初仅提供土地,企业因配套不足望而却步;随后加码建设标准化厂房,仍因产业链断层难以吸引项目落地;直至投入生产设备打造 “拎包入驻” 条件,招商才略有起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如今,这一模式在低空经济领域再度上演--政府先行规划土地、建设厂房,甚至斥资建成通航机场,却依然面临招商难的困境,暴露出 “重硬件投入、轻生态构建” 的共性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从表面看,政府的每一步投入都在 “补短板”:提供土地是解决项目落地的基础空间需求,建设厂房是降低企业初期基建成本,修建通航机场更是直击低空经济 “无机场则无运营” 的核心痛点。但从产业逻辑看,低空经济与传统制造业存在本质差异,单纯复制 “硬件投入” 路径,忽视其 “技术密集、场景驱动、协同性强” 的特性,必然导致招商工作“事倍功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传统制造业对硬件的依赖度高,企业落地后可快速搭建生产线、开展生产,“土地 + 厂房 + 设备” 的组合能直接满足其生产需求。而低空经济是 “技术 + 场景 + 服务” 的综合体,企业不仅需要通航机场等物理载体,更依赖空域审批效率、飞行服务保障、产业链配套、应用场景订单等 “软支撑”。例如,一家无人机运营企业落地前,会优先考量当地是否有便捷的空域申请通道、是否有专业的飞行服务站提供气象和通信支持、周边是否有电池研发、飞控系统等配套企业,以及是否有农业植保、文旅观光等稳定的应用场景订单。若这些 “软生态” 缺失,即便通航机场硬件再完善,企业也会因运营成本高、盈利前景不明而犹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部分区县在低空经济招商中,还存在 “重单个项目引进、轻产业生态培育” 的误区。例如,仅聚焦招引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却忽视无人机测试、操作人员培训、低空物流配送等上下游环节;或建成通航机场后,未同步规划低空航线、开发特色应用场景,导致机场 “建而不用”,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反观招商成效较好的区域,往往是先通过 “场景应用试点” 激活市场需求--如先落地无人机遥感网巡查巡检、农业无人机植保项目、景区低空观光航线,再围绕场景需求吸引运营企业、配套企业入驻,形成 “场景带动产业” 的良性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此外,区县在低空经济招商中还面临 “资源错配” 问题。部分区县缺乏对自身资源禀赋的清晰认知,盲目跟风提前规划空域(依据是啥)、建设通航机场、无人机产业园,却未结合本地政务、农业、文旅、应急等特色需求规划产业方向。例如,农业大县若未优先布局 “低空 + 农业” 场景,反而重点招引无人机高端研发企业,就会因人才、技术资源不足难以吸引项目;而旅游资源匮乏的区县,强行开发低空观光项目,也会因市场需求有限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因此,一定要优先选准一个有应用场景、有业务可做的赛道,以低成本切入低空经济,让企业有业务、有收益、活下去,先解决有、再解决好、尔后逐步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要扭转低空经济招商困局,需跳出 “硬件投入” 的路径依赖,转向 “生态优先、场景驱动” 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应先梳理本地资源禀赋,明确“低空+政务” “低空+农业”“低空+应急” “低空+文旅”“低空+教育”等特色场景方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项目合作等方式激活市场需求,再围绕场景招引配套企业;另一方面,需加快完善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人才培训等 “软支撑”,例如与民航部门共建空域审批绿色通道,联合职业院校开展无人机飞手、维修人员培训,构建 “场景 + 配套 + 服务” 的完整产业生态。唯有如此,才能让低空经济从 “硬件堆砌” 走向 “生态繁荣”,真正破解招商难题和发展瓶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没有应用,就没有市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毛帅璧,1977年5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籍贯甘肃渭源,正团职,上校军衔,工程硕士。现定居佛山市南海区,西安陆军学院毕业,历任原兰州军区警卫营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参谋,兰州军区司令部直工部参谋、助理、任免干事,第四通信团政委,西部战区某信息通信团政委等职,2019年自主择业。退役后先后担任广东省甘肃商会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广东省科技装备业商会秘书长、广东华鑫茂集团总裁办主任、中国会长经济合作峰会招商主任及中国企业家沙漠戈壁行总政委等职。从2024年开始,专注于低空经济研究,主要从事低空经济无人机遥感网业务,现为广州中科云图合伙人、甘肃云图智飞科技董事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