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兰州,作为我们河西走廊自驾之旅的首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回响。此行的第一站便是探访甘肃省博物馆,期望透过馆藏文物触摸这片土地的文明脉搏。未曾料到,这座低调却底蕴深厚的博物馆需提前预约方可入内,初次到访因未预约而遗憾止步门外。次日清晨,我们早早赶来,只见入口处已排起蜿蜒长队,人们静候着,仿佛即将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设五个常设展厅,分布于二、三层。我们径直步入二楼的“丝绸之路文明展”,这里陈列着蜚声中外的国宝——“马踏飞燕”。这尊铜奔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一足轻踏飞燕之背,姿态矫健,气势如虹,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与之交相辉映的,是规模宏大的铜车马仪仗队,阵容庄严,气势磅礴,成为展厅中另一大视觉焦点。两大重器前人头攒动,无不驻足惊叹。</p> <p class="ql-block">此外,展厅还系统呈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彩陶、青铜、玉石、唐三彩与瓷器等珍贵文物。复制的敦煌莫高窟220特窟静立一隅,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如连环画般讲述着古人的生活图景,而那一列列纯一色的唐三彩胡人牵马俑,则无声诉说着丝路繁华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移步三楼,甘肃彩陶展厅令人目不暇接。从大地湾文化的初萌,到仰韶文化的繁荣,再到马家窑文化的绚丽巅峰,400余件彩陶依次铺展,勾勒出中国史前彩陶发展的完整脉络。纹饰繁复的漩涡纹、网格纹与蛙纹,在红陶黑彩间流转着远古先民的审美与信仰。同层的甘肃佛教艺术展,则为接下来的石窟之旅埋下伏笔。北朝时期五块方石梯形堆叠而成的石造像塔庄严肃穆,西魏权氏造像塔雕刻细腻,佛影依稀,禅意悠远,令人顿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对面便是现代气息浓厚的兰州中心。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博物馆的沉静形成鲜明对照,仿佛历史与当下在此交汇。稍作休整后,我们决定徒步走向黄河岸边,追寻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沿着黄河风情线缓步前行,中山桥的铁骨横跨大河,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尊静静卧于河畔的“黄河母亲”雕像。花岗岩雕琢出的母亲形象温婉安详,微微含笑,仰卧于碧波之上;怀中依偎着的男婴天真烂漫,象征着黄河孕育的华夏儿女。整座雕塑线条流畅,情感深沉,是对母亲河最深情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伫立河边,凝望滔滔东去的黄河水,不禁发问:这水为何如此浑黄?原来,正是这裹挟着黄土高原泥沙的奔流,千百年来滋养了河西走廊的绿洲与文明。它的“红”,是大地的血脉,是岁月的沉淀,更是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