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甜蜜馈赠,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觉调剂。不同纬度的阳光雨露,孕育出各具地域特色的果香滋味,北方的脆甜苹果、西域的甘甜葡萄、江南的软糯枇杷,都在时光里沉淀出独属于一方水土的风味记忆。</p> <p class="ql-block">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这座被北回归线温柔拥抱的热带雨林秘境,不仅有着“四季如夏、一雨成秋”的温润气候,有着遮天蔽日的浩瀚林海、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更有着让无数吃货魂牵梦萦的丰富水果资源。充足的日照、丰沛的降水、肥沃的土壤,共同滋养出这里品类繁多、风味浓郁的热带水果,它们或挂在房前屋后的枝头,或藏在山野林间的浓荫里,成为版纳最动人的味觉符号,也为旅居于此的人们,编织出一段段与甜蜜相关的生活篇章。正如屈原在《橘颂》中开篇即赞“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版纳的万千果树,亦是这片土地最深情的馈赠,在岁月流转中结出累累硕果,演绎着属于雨林的甜蜜传奇。西双版纳的水果世界,宛如一座天然的热带果园,每一种水果都带着雨林的鲜活气息,在形状、颜色、滋味上各有千秋,更在不同的季节里轮番登场,调制着雨林珍馐的多维盛宴,让全年都充满果香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芒果,堪称版纳水果的“当家花旦”,品种多达数十种,贵妃芒、金煌芒、台农芒各具特色。贵妃芒果皮泛着粉黄相间的红晕,像极了少女含羞的脸颊,果肉细腻多汁,甜度恰到好处;金煌芒则以“大”著称,单个重量可达数斤,果皮呈金黄色,果肉饱满紧实,纤维极少,咬一口满是浓郁的芒果香。宋代诗人张九成曾写“芒果垂金弹,香飘十里村”,用来形容版纳芒果的丰饶与芬芳,再贴切不过。芒果的成果期主要集中在5-8月,此时的芒果最为成熟,营养价值也极高,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既能补充营养,又能促进消化,是夏日解暑的绝佳选择。</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其他地域,绝大部分的水果,一般都为洗净去皮,不用其它佐料直接入口。然而金煜芒(又称作大青芒),个头大的超过10斤,在版纳却有着别开生面的独特吃法。生吃时,先要去皮切块或切条,蘸着一些佐料吃,别有一番风味入腹中。傣家人最常用的佐料,简单的一种是辣椒面和盐1:1混合搭配,用手抓着直接蘸着吃。复杂的一种佐料,则会加上白糖、味精、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碎成粉末状即为蘸料,会产生酸辣甜咸香五味杂揉综合的味蕾反应,令人胃口大开,妙不可言。至于佐料成分的多寡,全在于个人口味偏好。因而,在傣家的门前,或野餐的草坪上,或橡胶林的工作面,会经常看到四、五个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蘸着蘸料吃青芒。这种吃法,让内地来的“侯鸟”们不明就里,匪夷所思,诧异不已。</p> <p class="ql-block">木瓜,在版纳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树干挺拔,绿叶间挂着一个个椭圆形的果实。未成熟的木瓜呈青绿色,质地坚硬,适合炒菜或煲汤;成熟后则变成金黄色,果皮光滑鲜亮,果肉柔软细腻,味道清甜中带着一丝微酸。古人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份古老的馈赠情谊,在版纳的邻里间代代相传。木瓜的成果期较长,几乎全年都能收获,其富含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对肠胃消化十分有益,尤其适合产后女性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用。</p> <p class="ql-block">菠萝蜜,是版纳水果中的“重量级选手”,堪称“水果之王”。它的外形酷似巨大的榴莲,果皮布满尖刺,成熟时呈黄褐色,散发着独特的浓香。切开果皮,里面的果肉呈金黄色,一个个包裹在果丝中,像一串串甜蜜的珍珠,口感脆嫩香甜,回味悠长。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其“实大如斗,皮厚有刺,内有黄肉,味甘如蜜”,精准描绘出菠萝蜜的形态与风味。菠萝蜜的成果期多在6-11月,单个果实重量可达十几公斤,不仅果肉可食,果核煮熟后口感粉糯,味道类似板栗,极具营养。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我吃过好几次菠萝蜜,但因果肉太甜,喜欢在煮粥时加上果核煮,更觉得好吃。</p> <p class="ql-block">柚子,在版纳的秋冬季节格外受欢迎,尤其是勐海县出产的柚子,品质上乘。版纳柚子多为圆形,果皮厚实呈淡黄色,剥开后果瓣饱满,果肉晶莹剔透,颜色有白肉和红肉之分。白肉柚子清甜爽口,红肉柚子则甜度更高,带着淡淡的玫瑰香气。苏东坡曾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虽咏的是岭南佳果,但这份对时令鲜果的喜爱,与版纳人冬日啖柚的惬意如出一辙。柚子的成果期主要在10月至次年2月,恰好成为冬季的时令水果,其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水分充足,既能清热降火,又能帮助消化,是秋冬季节的养生佳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百香果,以“香气浓郁”闻名,别名鸡蛋果,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果皮颜色从绿色逐渐转为紫红色。切开后果肉呈橙黄色,布满细小的籽,酸甜多汁,散发着芒果、草莓、香蕉等多种水果的混合香气,被誉为“果汁之王”。百香果的成果期为6-11月,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冲泡果汁、制作甜品。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其中的超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来版纳游玩,如在傣味餐厅用餐,就会品尝到现榨百香果汁,老板还会兑些野蜂蜜,格外的酸甜可口。不仅小孩超喜欢喝,连同一些大人也会要求再来一大杯</p> <p class="ql-block">牛油果虽原产于美洲,但在版纳的气候条件下也生长得十分良好。它的果实呈梨形,果皮厚实粗糙,颜色从绿色变为深褐色,果肉呈黄绿色,质地细腻绵密,味道清淡,带着一丝坚果的香气。牛油果的成果期多在8-10月,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森林黄油”,常被用于制作沙拉、涂抹面包或榨汁饮用。我第一次见识牛油果,是在2022年9月的某一天,信步走到一个名为曼海达目的傣寨,看见了傣家院落有几棵挂满果子的果树,从未见过,不知其名,随询女主人“老波涛”(傣语老太婆”),她用生硬的汉语说“这是牛油果”,我说没吃过。不知道啥味道。“老波涛”闻之,不顾我劝阻,立马摘下了五、六个,冲洗后让我品尝并带上。我要给钱,“老波涛”摆手拒绝,说自家果树不能收钱,让我深为傣家人的淳朴好客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三丫果,版纳特有的野生水果,外形独特,果实呈三瓣状,成熟时颜色鲜红,像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挂在枝头。果肉呈白色,质地细腻,味道酸甜可口,带着淡淡的山野清香。唐代诗人李绅曾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份丰收的喜悦,在三丫果成熟的季节里随处可见。三丫果的成果期主要在7-9月,多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山林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美味,如今也逐渐被人工种植,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鸡蛋果,此处特指本地品种,与百香果不同,外形小巧圆润,果皮光滑,成熟时呈橙黄色,酷似一个个迷你鸡蛋。果肉呈黄色,口感软糯,味道香甜浓郁,带着一股独特的奶香味。它的成果期在8-12月,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兼具美味与营养的小众水果,深受本地人和游客的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诺丽果,则是版纳水果中的“养生能手”,果实呈椭圆形,果皮凹凸不平,成熟时呈黄色,味道较为特殊,初尝略带苦涩,回味却有甘甜。诺丽果的成果期几乎全年,富含诺丽多糖、维生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当地居民常将其榨汁饮用,或与其他水果搭配制作饮品,据说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的功效。说来也巧,一位西安朋友高价买了几瓶诺丽果汁,千里迢迢地带到版纳,每天拿着小量杯,分次喝上几蛊,用以养生疗病。忽然有一天,在另外一个小区,看到了一排诺丽果树,结满了诺丽果,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被销售中介吹得神乎其神的“神仙果”,在这里种植在寻常宅院。第二天,便专程到农贸水果摊,买了好几斤诺丽果,颇为感嘅和高兴。</p> <p class="ql-block">另外,以前分不清香蕉和芭蕉,来版纳后经人措教,方才略知一二,有必要聊聊“两蕉”的辩别。</p><p class="ql-block">一是形状颜色有异,香蕉身形修长圆润,宛如一轮弯月,果皮呈亮黄色,成熟时带有淡淡的麻点,果肉乳白细腻,口感绵密香甜;芭蕉外形较香蕉更为粗短肥硕,果身呈圆柱形,果皮青绿色或淡黄色,成熟后颜色加深,果肉淡黄色,质地紧实,味道清甜中略带微酸。</p><p class="ql-block"> 二是植<span style="font-size:18px;">株高度不一,虽然都是大阔叶,但芭蕉树通常比香蕉树高。芭蕉树属于大型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2.5-5米左右,看起来较为高大挺拔;而香蕉树一般株高在2-3.5米左右,相对较为矮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是单株挂果数量不一,芭蕉每株只挂一果,而香蕉可以多重挂果,所以香蕉的产量远远大于芭蕉,果农们更愿意成片成片的包地种植香蕉。所以,在版纳,香蕉种植园明显多于芭蕉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是</span>营养价值稍有差异,香蕉堪称“能量宝库”,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补充体力,同时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搭配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既能滋养神经,又能促进消化,是日常养生的便捷之选。而芭蕉的营养价值同样出众,富含钾、镁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高于香蕉,能更好地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同时其含有的天然糖分,能缓慢释放能量,适合作为日常加餐的健康选择。总的说来,“两蕉”难分伯仲,全在个人的口味喜好和健康需求而定。比如说,香蕉偏甜,血糖高的人群就得适当忌口。芭蕉稍带酸味,缓慢释放能量,血糖高的人群可以适当吃一两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上这些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水果,仅仅是版纳水果族的极少一部分,难以连篇累牍地细细品味。它们以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滋味,滋养着一方水土,也让每一位品尝过的人,都深深记住了版纳的甜蜜味道。而当我从西北关中的黄土地踏上这片雨林秘境,与这些热带鲜果的相遇,更开启了一段跨越千里的甜蜜情缘。</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在西北的关中平原,那里的土地辽阔平坦,盛产苹果、梨、大枣、甜瓜等温带水果。虽然这些水果承载着我童年的味觉记忆,脆甜的苹果、香甜的酥梨,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味,但品种相对有限,从未想过水果世界竟有如此丰富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中旬,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我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过暖冬。刚下飞机,一股夹杂着湿热气息的果香便扑面而来,街道两旁的水果摊琳琅满目,摆满了我从未见过的奇异水果:浑身带刺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释迦果、颜色鲜艳的百香果……那一刻,我仿佛闯进了一个全新的水果王国,满心都是好奇与兴奋。在摊主的热情介绍下,我挑选了百香果、甜角、释迦果、木瓜等几种水果,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百香果的酸甜浓郁、释迦果的绵密香甜、木瓜的清新爽口,每一种味道都让我惊艳不已。想到远在西安的亲友们可能也从未尝过这些美味,我立刻请教了正确的保存和吃法,将挑选好的水果仔细打包,通过快递寄回西安,希望能让他们也分享这份来自雨林的甜蜜惊喜。</p> <p class="ql-block">随着对版纳的了解逐渐加深,我才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水果生长条件。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度至23度之间,总面积约1.98万平方公里,州府景洪市居中,西南是勐海县,东南是勐腊县。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让阳光和雨水都格外慷慨,无论是山野树林、房前屋后,还是鱼塘水边,随处都能看到果树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水果无处不在”。近年来,由于橡胶价格大幅下跌,许多橡胶林被改造为经济果林,水果种植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据统计,版纳全州人口约120万,水果种植面积却超过85万亩,并且还在以每年递增的趋势不断扩大。借助便捷的空运、陆运和快递网络,这些新鲜的热带水果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不仅让更多人品尝到了版纳的风味,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让水果产业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来版纳康养旅居已经七个年头了,我吃水果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每一种方式都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也见证着我与这座城市的深厚联结。</p><p class="ql-block"> 初到版纳时,到市场采购是我获取水果的主要方式。景洪市的农贸市场和路边果摊总能给我带来惊喜,这里的水果种类齐全,价格实惠,尤其是季节性水果大量上市时,性价比得让人欣喜。每年火龙果丰收的季节,10元钱就能买到5公斤一袋的红皮红肉火龙果,饱满多汁的果肉甜度极高;柚子成熟的时节,30元就能拎回10个像地雷般大小的果子,个个皮薄肉厚,清甜爽口。每次提着沉甸甸的水果袋回家,心里都满是收获的喜悦,闲暇时还会尝试酸角、人心果、蛇皮果等新奇品种,每一次味觉冒险,都让我对版纳水果的热爱又添一分。</p> <p class="ql-block">住上几个月后,经常到邻近的村寨散步游览,我渐渐与傣家人熟悉起来,这份“见面熟”的交情,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温暖。版纳人骨子里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在水果的馈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总会笑眯眯地从自家果树上摘下香蕉、芭蕉、木瓜、柚子、柠檬、牛油果、橘子等水果,主动塞到我手里让我品尝,有时甚至会用手提袋装满,硬要我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前年年底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小区门口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杨桃树,繁茂的枝叶从相邻的墙头伸出来,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青中带黄的杨桃在阳光下格外诱人。一群来版纳康养旅居的北方游客路过时,被这新奇的水果吸引,围在墙边评头论足,有人甚至找来长树枝试图勾取。这时,房子的主人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幕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着摆摆手说:“这是杨桃,我们家很少吃,你们若喜欢就随便采摘吧。”主人的慷慨让大家喜出望外,有些人立刻折返住处取来塑料袋,拿起长杆一阵猛抡,熟透的杨桃纷纷掉落,大家忙不迭地将果实收入囊中,场面有些混乱。那一刻,主人的豁达大方与部分游客的贪婪急切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更让我感受到版纳人那份不疾不徐、待人真诚的处世态度。正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怡然自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淳朴民风,在版纳的果香里,我真切体会到了这份遗世独立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在版纳购置了一套住房,有了自己的“小窝”,吃水果也有了新的方式。傣家向来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的传统,如今新建的小区也延续了这一习俗,开发商会特意种植菠萝蜜、柚子、芒果、火龙果、香蕉、芭蕉、木瓜等果树,让小区在绿意盎然中多了几分果香。我原先住的小区远离市区,环境十分优雅,夜晚能伴着星月入眠,白天能听着花香鸟语醒来,格外适合康养休闲。后来开发商将余下的楼房改造为康养基地,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中旬,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养旅居人群络绎不绝,小区里热闹非凡。但到了4月中旬以后,旅居的人们陆续返程,小区便会恢复宁静,门可罗雀。这时,作为常住户的我们,就拥有了随心采摘水果的“特权”。只要平时多留意果树的生长情况,看准果实成熟的时机,就能及时采择自己喜爱的水果,一饱口福,这并不违反小区的管理规定。每到这时,我总会约上几位邻居,带着小篮子在小区里“寻宝”,摘下的水果分着吃,香甜的滋味里满是邻里间的和睦情谊。到了这般地步,吃水果便很少再花钱,这份自给自足的快乐,让我不禁想起杜甫“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田园之趣,虽境遇不同,那份与自然相融的惬意却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七个年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些与水果相关的日常片段,早已深深镌刻在我的旅居记忆里。在版纳生活的日日夜夜,水果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美味,更承载着生活的温度与情感的寄托,让我在品味甜蜜的同时,收获了两份沉甸甸的感悟,也真切体会到了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与惬意。</p><p class="ql-block"> 这份感悟的第一重,是味蕾跨越南北的奇妙邂逅。在故乡关中平原,常见的水果无非是苹果、梨、大枣等几种,风味虽佳,却少了几分热带水果的鲜活与浓郁。而在版纳,无论是芒果的香甜醇厚、百香果的酸甜馥郁,还是杨桃的清爽脆嫩、菠萝蜜的绵密回甘,每一种味道都充满了惊喜,是北方从未有过的独特风味。这些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滋养了身体,让我在康养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活力。每天能吃到新鲜可口的热带水果,这份简单的快乐,让旅居生活变得愈发惬意满足,也让我真切感受到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偏爱。</p><p class="ql-block"> 更珍贵的收获,是版纳淳朴的世风与人间的温暖。这里的人们不仅会主动馈赠水果,有时还会从自家菜地里拔些蔬菜送给邻居,那份不图回报的真诚,让人倍感亲切。在北方,邻里之间多是“各扫门前雪”,而在版纳,这份邻里间的互助与分享,让我这个旅居他乡的人感受到了家的归属感。傣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本地居民的淳朴善良,就像版纳的阳光一样温暖,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种和谐的邻里关系、醇厚的地方风情,是比水果更珍贵的馈赠,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于物质的富足,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p> <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我漫步在版纳的街头,看着琳琅满目的水果摊,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浓郁果香,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幸福感。这些来自雨林的甜蜜馈赠,不仅滋养了我的味蕾,更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它们让我明白,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细节中,一份甜蜜的水果,一次温馨的分享,一段与自然相处的时光,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而版纳人那份纯粹的善意,更让我坚信,人间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心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会继续在版纳享受这份与水果相伴的甜蜜生活,我相信,这些带着阳光雨露气息的版纳水果,会继续传递着甜蜜与温暖,书写出更多关于幸福、关于烟火人间的动人故事。而我与版纳水果的情缘,也将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正可谓:北客南迁逐暖光,雨林深处果盈仓。芒垂金弹香浮巷,柚缀青枝露滴裳。邻里情浓频赠味,庭前自采乐无疆。七年康养甘棠恋,愿作傣乡定居郎!</p> <p class="ql-block">(注:文中水果配图大部来自百度搜索,谨向原摄影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