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踏秋】重阳节赏菊有感

柳知

<p class="ql-block">昵称:柳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0965</p><p class="ql-block">旅游景点:郑州人民公园</p> <p class="ql-block">重阳节渐近,往昔此时总是艳阳高照,繁花滿园。可今年自9月20日起,便困于绵绵阴雨之中,日光难觅。气温骤降,从往年29℃直落至当下的6℃,逼得人裹上冬衣。我满心期待赏菊,却得知人民公园今年无菊展讯。那爱菊之心似被寒雨浸透,凉了半截。无奈之下,唯有翻开相册,去追寻记忆中那年最盛的菊花,金黄灿烂、傲霜斗寒的模样仍在心头摇曳,聊以慰藉这缺了菊香的重阳。</p> <p class="ql-block">重阳节赏菊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俗。追溯源头,从北宋时起,开封人就开始栽培菊花,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如今,开封每年都办菊花展览,菊花的数量、品种、栽培技术独领风骚。开封菊花花朵肥大,色泽纯正,品种多达1200多种,开封市也有中国菊花城的美誉。2009年10月27日, 我第一次到开封看了菊花展览,从此点燃了我重阳节观赏菊花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踏入龙亭公园,宛如步入菊的仙境。那朵朵菊花皆是名品,“霞光四射”似天边流火,热烈奔放,花瓣舒展如舞动的彩绸;“国花强大”则花姿婀娜,恰似丹青妙手勾勒而成。它们或簇拥成团,或傲然独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整个公园都因这一抹抹绚丽的色彩而充满生机与诗意。至此,我对重阳节赏菊更有兴趣和诗意。</p> <p class="ql-block">2014年的重阳节,郑州市人民公园第一次开始菊花展览,喜讯传来,在家门口看菊展,更方便了。</p><p class="ql-block">郑州人民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始建于1951年,1952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公园,最早公园的门开在西太康路,我家离公园400米左右的距离。1951年,我上学了,人民公园陪着我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代,假期在树阴下。复习功课,背诵诗文,至今记忆犹新。2014年重阳节,在我耄耋之年,带着我的孙子到人民公园观赏菊展,祖孙二人赏花咏诗,享尽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菊韵诗香漫郑园;2014年重阳节,郑州菊展别具匠心,“菊舍秋诗归”令人沉醉。展园内,娇艳的菊花与经典诗句相映成趣。孟浩然“过故人庄”之句相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境油然而生。金黄、雪白、绛紫的菊花似繁星点点,在诗意氛围中更显高雅。微风拂过,花影婆娑,仿佛能听见古人吟诗之声,菊香与墨韵交融,让游客于赏菊之际,尽品传统文化之美。</p> <p class="ql-block">《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的作品。</p><p class="ql-block">《采桑子·重阳》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革命战争年代重阳节的独特感受,展现出豪迈的气概和积极乐观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的诗引起了我的关注。</p><p class="ql-block">“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诗中描绘满园金黄菊花里,有一丛如霜般的白色菊。将这白菊比作白发老翁置身少年欢聚的歌酒席,以独特视角展现其与众不同,借景抒情。这年重阳节之日,我带着孙子观赏菊花,边观菊花边咏诗,学习观景两不误,细品诗句,一老一少,尽在诗情画意之中。</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醉花阴</p> <p class="ql-block">翔翔站在花坛边,精心观看诗文,看了一会儿,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奶奶,这首诗我会背了”。说着,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我心中暗暗夸奖:“这孩子有出息”。为了鼓励他,我只说了句:“继续努力吧!会背还要领会诗意”,孩子点头答应,孙子从2岁就跟着我生活,听话、聪明爱学习。从去幼儿园、到上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我亲自把他送到学校,2020年9月13日,我将孙子送进大学,9月16日我住进了养老院。祖孙二人,各奔前程。至今,孙子上了硏究生,我在养老院里度过后半生。</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诗意为:一丛丛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来到陶渊明的家。我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西斜。并非我在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只是这时节除它之外再没有别的花开放了。诗人借对菊花的赞美,表达对其凌霜绽妍、傲立风骨的喜爱与推崇。</p> <p class="ql-block">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以祈福、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为主要活动,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又到了2023年重阳节。这次菊展独树一帜!公园西门处,两只由菊花精心塑造的狮子威风凛凛,目光炯炯有神,似在狐假虎威地镇守门户。踏入园内,一只凤凰翩然而至,它周身以多彩菊花勾勒而成,羽翼舒展,龙飞凤舞之姿灵动非凡。整个公园仿若化作动物王国,各类菊花造型的动物活灵活现,或娇憨可爱,或气势磅礴,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奇幻的菊花童话世界,流连忘返,尽享这独特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郑州公园西门</p> <p class="ql-block">来到荷花池边,刹那间被惊艳。两只黄色菊花龙宛如灵动的精灵,仰首朝天,仿佛沿着水池周围飞速游走。它们身姿矫健,黄色鳞片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中间,人们兴奋不已,纷纷举起相机,试图捕捉这精彩瞬间。快门声此起彼伏,都不想错过这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象,欢声笑语也在池边不断回荡,为这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我也趁机拍下照片、录下视频,方便回去观看。</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左右,幼儿园的老师领着小朋友们来赏花,排着队伍有次序的来到公园,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拍了照片,领着小朋友们细细的讲解和观看。孩子们的到来,公园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歌声,笑声,说话声,汇成一个交响曲。观花的民众有了精神,菊花更加骄颜。有了孩子们,公园里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在郑州人民公园内可以看到有几处仿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已有九十年的历史,看上去古朴典雅,美丽壮观。</p><p class="ql-block">胡公祠,位于郑州市西太康路人民公园南门,祠堂由大门大殿组成。胡公祠是由冯玉祥、于右任等人在1936年出资修建纪念胡景翼的祠堂。胡景翼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参加过辛亥革命,主政河南期间政绩显著,受到中原百姓爱待。在日军轰炸郑州时,电信局曾将电台转移到彭公祠里,保护通信器材安全。</p> <p class="ql-block">来到郑州人民公园西门,首先看到历史建筑群彭公祠,始建于1925年10月,是为纪念直系军第八混成旅团长彭象乾及其在1927年郑州保卫战中牺牲的595名官兵而建。</p> <p class="ql-block">重阳佳节,到郑州人民公园赏菊。缤纷花朵似繁星散落,美不胜收。赏菊之际,亦知晓了重阳节的来历——为敬老崇孝而设。园内古朴建筑群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韵味。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既领略自然之美,又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几次出行,知识渐丰,心灵也在这秋日暖阳与菊香中得到滋养,收获满满,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