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十五军诞生纪念地

蜈蚣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4日下午,我们从黄梅县城出发,驱车去大河镇吴祥村红十五军诞生纪念地参观。</p> <p class="ql-block">  车行十几分钟就进入了红色旅游路。</p> <p class="ql-block">  过了吴祥村就到了红十五军烈士纪念碑墓地。这几年黄梅县民政等有关部门又对此处工程投入资金进行了修䦅和扩建,与七、八年前来时所见到的格局大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那幅“9.30 向英烈致敬”的宣传画格外醒目,长城蜿蜒在背景中,象征着民族的脊梁,两侧的战士形象坚毅挺拔。我驻足片刻,心中默念:你们守护山河,我们铭记你们。石阶依旧向上,像是邀请每一位来者,用脚步丈量这份敬意。</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那块巨大的石头上,红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格外醒目,像一道烙印刻进山野之间。石头静立在绿意之中,仿佛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站在这里,耳边没有枪声,只有风吹树叶的轻响,可心里却翻涌着无数身影——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集结、宣誓、奔赴战场。</p> <p class="ql-block">  踏上石阶的那一刻,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白色的栏杆一路延伸,星形的装饰像是散落的星光,指引着通往纪念碑的路。阳光穿过树梢,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时光也被切割成了片段。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的回音里,肃穆得让人不敢言语。我知道,这不只是通往高处的路,更是通往记忆深处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在蓝天之下巍然矗立,顶端那颗红色五角星熠熠生辉,像是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火。正面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几个大字庄重沉稳,虽与十五军不完全对应,却让我想到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部队,他们共同织就了这片土地上的红色经纬。石阶前绿树成荫,风过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当年军号的余音,在林间低回。</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周围有排列整齐的植物苗木和花朵装饰,墙体背景和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纪念这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牺牲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依次排列着,每一块都刻着名字和生平,金色的字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名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父亲、儿子、兄弟,也有理想主义者和无畏的战士。粉色的花朵静静开放在碑前,像是后人温柔的低语:我们记得你。我轻轻走过,不敢惊扰这份宁静,却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承诺——不忘来路,不负英魂。</p> <p class="ql-block">  “英雄广场”四个大字刻在巨岩之上,红得炽烈,像一团不灭的火焰。几株松树环绕四周,苍劲挺拔,一如那些年轻却坚定的生命。广场不大,却有一种开阔的气度,仿佛能容纳下所有未被说出的誓言与牺牲。我站在岩石前,忽然明白,所谓英雄,并非生来伟大,而是选择了在黑暗中点燃自己。</p> <p class="ql-block">  那面红色旗帜雕塑迎风展开,虽静止不动,却仿佛猎猎作响。镰刀与锤子在阳光下闪耀,旗帜左侧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短短几个字,承载了太多血与火的记忆。我走近基座,读着上面的文字介绍,脑海中浮现出一支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的队伍——他们从山野中走来,走向历史的深处,留下不朽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返回到了曾经是红一十五军的军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军部旧地”四个金字在黑色牌匾上格外庄重,上方还刻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木质结构与青瓦屋顶静静诉说着往昔,这里曾是指挥所,是决策之地,也是无数命运交汇的起点。我无法想象当年的紧张与决断,但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低语的电报声,和那一声声“为了胜利”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  蔡申熙的雕像静静立在红基座上,军装笔挺,帽檐下的眼神坚毅而深邃。他是十五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短暂的一生如流星划过夜空,却照亮了前行的路。基座上的生平简介字字千钧,记录着他如何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将领,又如何在战场上献出生命。我凝视着他的面容,忽然觉得,英雄不是遥远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会痛会累,却依然选择前行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见到门口并排着两个大石鼓,直径有一米多宽,一米多高,园心有三、四十公分的大园眼,这可能是当时军部门口的两面红旗,由此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气派和壮观威严,可惜我没有把图片拍摄下来。</p> <p class="ql-block">  壁画铺展在墙上,战争、冲锋、群众欢呼、红旗飘扬……一幅幅画面串联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士兵的身影在硝烟中穿梭,背后是盛开的樱花与遒劲的书法字迹,刚烈与诗意在此刻交融。我看得入神,仿佛听见了战鼓声、呐喊声,也看见了胜利那一刻人们眼中的泪光。历史从未远去,它就藏在这些画面的缝隙里,等待被重新看见。</p> <p class="ql-block">  那门绿色的火炮静静地卧在草地上,炮口朝天,像在向天空致敬。它早已不再轰鸣,却仍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旁边的小路蜿蜒向前,通向未知的远方。我想到,正是这些武器与战士的结合,才换来了今天的宁静。如今草木葱茏,孩子们可以在阳光下奔跑,而这一切,都始于当年那一声炮响。</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我沿着小路走向湖边。湖面如镜,倒映着山峦与天空,远处电线杆和现代建筑悄然浮现,提醒着我身处的时代。可我知道,这片宁静并非天然就有,它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日常。风拂过脸庞,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历史的回响。我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纪念碑群,它们静静地立在绿树之间,像大地上的星辰,照亮归途,也照亮未来。</p> <p class="ql-block">  (初稿,练身、活血、润心、健脑不必要修改,写“母”样就是“母”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