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烟雨蒙眬的初夏》之185段</p><p class="ql-block"> “知青”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当时特殊年代下的“产物”。每一个当过知青的人,都经历过“一夜之间”。从学生到农民的人生巨变!每一个当过知青人,在青年时期的知青生涯中。有苦有乐,有喜有悲!功过谁能说得清? </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在文艺文学界。以知青为题材的各类小说,影视作品曾经风靡一时。本作品只是反映青时代的吴明,在知青生涯中的几个片段。作品中许多的“场景,人物。习俗,和语言风格”。力求能够符合五十多年前的时代背景。</p><p class="ql-block"> 在五十多年前的知青农场,那是个在江南水乡常见烟雨朦胧的初夏季节。作为朋友的公安人员老雷,专程来到知青农场。在给吴明讲区委大院里新来的小姑娘故事,老雷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位聪明能干的小姑娘只身来到区团委工作,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大家的认可,终于在区委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站住脚!更惊奇的是。通过老雷的叙述,吴明已经猜到。老雷口中的这位小姑娘,居然是吴明昔日高中时的同班同学阿蓉。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按照老雷的说法。现在已经仕途成功,身居高位的阿蓉至今还是对同学吴明是。“一片痴情,念念不忘”!老雷经过“抽丝剥茧”般的侦探,已经摸清了小姑娘的心思。现在专程赶来农场告知吴明这个大喜讯!现在就看吴明你对人家小姑娘的态度如何了?“小吴你是怎么想的?还不从实招来”!</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吴明听到现在,这些都是老雷的一面之词。所以吴明对老雷口中,“小姑娘对吴明同学是始终不渝,一往情深”!这些说法,吴明一直是半信半疑。眼下针对老雷别有用心的“刺探”询问,吴明只能装糊涂的回答。“老雷你在胡说什么呀,捕风捉影的事怎么可以胡乱招认呢?你在那里张口闭口小姑娘,小姑娘的。难道小姑娘她没有名字的啊?她倒底叫什么名字我要知道才行啊!你不告诉我她叫什么名字,我怎么知道她是谁?不知道她是谁,你叫我招认什么?万一是你捕风捉影弄错了呢,万一是个与我毫不相干的人呢?这种玩笑你可别乱开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明以为自己回答的振振有词,答复的很巧妙。因为老雷在讲故事从头到尾,决计不提小姑娘的名字。吴明十分怀疑,也十分好奇!这是为什么?老雷玩的什么花头景?吴明甚至猜想,老雷是不是在那里“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假借阿蓉的形象,说别人的故事。却给自己加塞,弄来一个其他女孩子要自己结交?因为吴明还是不太敢相信,老雷故事当中讲的小姑娘阿蓉。是这样的坚强能干,又是那样的城府深?这跟过去在学校里的时候,吴明所认识的同班同学阿蓉。她那时候即腼腆又爱脸红。这完全是判若两人嘛!</p><p class="ql-block"> 谁知老雷听了却哈哈大笑起来,笑的是“震天动地”!老雷笑得吴明有些发毛,连忙问老雷。“有这么可笑吗,我刚才那句话说错了。要你笑成这样”?老雷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吴明,又洋洋得意的说道。“你小子也终于摒不牢了?你再那里继续装啊,继续玩深沉呀!继续装做不相干啊。有本事,你不要向我打听小姑娘她的名字。如果区委小姑娘真的与你毫不相干,你现在为什么要问她的名字?露馅了吧?哈哈哈哈。不过很抱歉!来之前那小姑娘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告诉你她的名字。虽然我也很纳闷,不明白小姑娘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是做过承若的,所以对不起不能告诉你她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老雷玩这一手,本以为吴明当场就会急了!马上会急不可耐的央求老雷告诉小姑娘名字,老雷已经准备好摆摆谱。好好的逗逗吴明了!谁知吴明以为老雷又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想迫使自己去求他,反过来他又可以笑话自己。心想我才不会跟着你老雷的指挥棒转呢。你不告诉我,我不问就是了。免得又落入你的圈套,于是便坐在那里不再言语。</p><p class="ql-block"> 其实吴明从来就是这个古怪性格。就算跟别人一块儿聊天,总是听得多说的少。更不会一听到什么新鲜事,马上就像个“包打听”似的问东问西。别人主动愿意说的,自己就听着。别人不愿意说的,自己也不会死皮赖脸的去问。如果别人想拿好奇心来引诱吴明,没用!吴明这种性格很少见,但眼下反倒把老雷僵在那里了。老雷心里着急呀!心里巴不得“吴明你赶紧的问啊,问小姑娘叫什么名字呀。要不然后面的戏我就没法唱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感谢阅读,评论和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