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叶老师说人生专题13</p><p class="ql-block">《顺其自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晨光漫过窗棂时,总有人对着镜中未整理妥帖的衣领皱眉,也总有人望着天边半明半暗的云霞发呆。前者想着今日要事事周全,后者念着风来便赏云、雨来就听声——两种姿态,藏着世人对生活截然不同的解法。而那最通透的答案,从来都藏在“顺其自然”四个字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世人多爱求“完美”,总想着把日子过成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一笔都不能错,一处都不能淡。求职要选最热门的行业,买房要凑齐最好的地段,连孩子的成长轨迹都要按预设的剧本推进。可生活从不是按图纸施工的建筑,你以为的“最优解”,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岔路。就像春天执着于让所有花苞同时绽放,却忘了早樱与晚樱各有各的花期;夏天非要把蝉鸣都调成统一的节奏,反倒失了树荫下最动人的烟火气。完美本就是镜花水月,你攥得越紧,越容易在求而不得的焦虑里,弄丢了当下的安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起老家巷口的修鞋匠,守着半间老屋,一把锥子、几卷线,一坐就是三十年。有人问他为何不扩个铺面、多招些徒弟,他总笑着摆手:“一天修十来双鞋,够吃饭,够喝茶,多了反而忙不过来。”他的案头总摆着个粗陶茶杯,泡着自家种的野茶,修鞋时哼着跑调的老歌,来人递根烟便唠两句家常。没有大富大贵,却把日子过成了慢镜头里的暖光。这便是知足的智慧——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懂得在欲望与能力之间划一道界线,知道哪些是踮脚能及的风景,哪些是遥不可及的幻影。凡事知足,便不会在追逐的路上疲于奔命,也不会在比较的泥潭里自寻烦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日子是按秒走的,可回头望时,总像被时光按下了快进键。清晨刚煮好的粥还冒着热气,转眼已是夕阳西下;年初立下的计划还没拆封,日历已撕到了最后几页。有人总感叹“时光易逝”,把遗憾归咎于岁月无情,却忘了遗憾多是源于“不肯放过”。纠结于去年没抓住的机会,便错过了今年眼前的路口;计较着他人一句无心的话,便搅乱了自己好几天的心情。就像手里握着一把沙,你越用力攥,流失得越快;心里装着太多计较,快乐便无处落脚。人生本就诸多不易,事与愿违是常态,不随人意是日常,与其跟自己较劲,不如学着宽心——错了就改,输了就认,过了就忘,把精力留给值得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路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你曾为一场盛大的烟火驻足,可烟火散后,能陪你走回归途的,是身边提灯的人;你曾为一次惊艳的遇见心动,可故事落幕,能让你安心的,是柴米油盐的平凡。那些求而不得的人、未完成的事,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过客与驿站,不必执念于“为何不能留下”,而该感恩“曾经拥有过”。就像秋天的落叶,不必惋惜它离开枝头,因为它终将化作泥土,滋养来年的新芽;就像冬天的风雪,不必抱怨它遮挡前路,因为它过后,必有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不强求,是知道有些事自有其规律,就像种子破土需要时间,花儿绽放需要等待;不攀比,是明白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你有你的繁花似锦,我有我的静水流深;不嫉妒,是懂得他人的光芒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其眼红别人的收获,不如深耕自己的土壤;不羡慕,是看清生活的本质从来不是“别人拥有什么”,而是“自己感受什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顺其自然,从来不是消极的“躺平”,而是积极的“接纳”——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全能,接纳所有的事与愿违,然后在接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就像河流不会执着于直线向前,遇到山石便绕个弯,遇到沟壑便积些水,最终依然能奔涌向海。人亦如此,顺着生活的脉络,带着知足的心态,怀着宽心的智慧,一步一步往前走,便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的坎,终会成为身后的风景;那些曾经以为解不开的结,终会在时光里慢慢舒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时,修鞋匠收起工具,锁上老屋的门,哼着歌走向巷尾的家。天边的云霞染红了半边天,他抬头望了望,脚步依旧从容。这便是最好的人生:不慌不忙,顺其自然,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安稳与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