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游记22:探寻曾经的辉煌

云中月

<p class="ql-block">云中月</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964830</p> <p class="ql-block">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是一项世界文化遗产,站在它的前面,断垣残壁的残缺之美依然壮观夺目,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兹瓦尔特诺茨主教座堂,意为“天使主教座堂”,建于公元643~652年,是一座惊天杰作,但在公元10世纪被毁,未再进行修复与重建,之后数百年来,无数考古学家一直在探寻着天使的秘密,探寻着它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兹瓦尔特诺茨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创造性的中间圆顶建筑形式,外部采用篮形柱头、鹰形柱头,和藤蔓卷轴饰带,内部有环形穿廊,是亚美尼亚式的四叶瓣形教堂,根据考古学家和建筑师的构想,复制成为一座有三层圆顶的教堂,相当的漂亮壮美。</p> <p class="ql-block">在世界建筑史上,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早期如此大规模的圆弧顶教堂在东方乃至全世界都是已知的第一座,是7世纪亚美尼亚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达到相当高水平的印证,2000年,兹瓦尔特诺茨教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形象地展示了亚美尼亚圆顶四瓣形教堂的发展演变过程,对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兹瓦尔特诺茨教堂建筑奇迹在当时同样也引起世界震惊,据史学家记载,拜占庭的康斯坦丁大帝于652年慕名亲临即将完工的教堂建筑现场,欣赏这座独一无二的教堂,要求建筑师阿瓦涅斯到他的都城建造一座同样的教堂,这一计划由于建筑师死在前往康斯坦丁堡的路上而没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遗迹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相当的辉煌,圆弧形的拱门由众多粗壮雕刻的圆立柱支撑,柱头留有雕刻遗迹,或为篮形柱头,或为鹰形柱头,或为爱奥尼式漩卷饰柱头,柱底则有巨石筑起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在兹瓦尔特诺茨教堂的西南,原本是总主教的宫殿,现在已经是一片倒塌的废墟,从其规模、建筑和艺术特征都是与教堂相呼应的。</p> <p class="ql-block">整个宫殿分成由一条连廊相连接的两部分,包括招待宴会厅、会议厅、餐厅等,居住区、服务区、储存室、浴室等一应俱全,在宫殿的南边还有一个小厅式的教堂,建于5~6世纪,根据记载,总主教宫殿是7世纪亚美尼亚最大最著名的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站在教堂的废墟旁,可以望见遥远的雪峰,这是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亚拉腊山,诺亚方舟停靠的地方,而向另一个方向看,则可以延伸到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埃奇米阿津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诺亚方舟停泊地、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埃奇米阿津大教堂三点一线,谒示着信仰的传承和延续。‘</p> <p class="ql-block">但是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亚拉腊山却在苏联时期被划让给了土耳其,成了亚美尼亚永远的痛,1991年亚美尼亚宣布独立后,仍在国徽上保留着亚拉腊山的图案,据说土耳其对此大为光火,提出抗议,亚方的答复是:“星星和月亮属于全人类,土耳其凭什么将它们放在国旗上?”</p> <p class="ql-block">兹瓦尔特诺茨教堂,这座7世纪的惊世杰出,辉煌了三百多年后轰然坍塌,沦为废墟,如今站在它的面前,它的沧桑残缺之美,它的文化历史贡献,它的建筑艺术价值,它的昔日辉煌,我们都感受到了,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