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线设计】 我家小女</p><p class="ql-block">【摄 影】 我家小女 </p><p class="ql-block"> 我爱大自然</p><p class="ql-block">【文 字】我爱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为避开“十·一”旅游高峰,我们选择了一条游人较少、道路极为畅通且很有意义的游历路线。凌晨出发,先南后北,跨长城内外,行走在祖国苍劲壮美风景之中,徜徉在中华民族历史岁月里,其中部分路线和景区及其内容仅供朋友们参考。</p><p class="ql-block">第一站: 河南嵩山(住登封市)</p><p class="ql-block">第二站: 山西洪洞县</p><p class="ql-block">第三站: 山西宁武县(住宁武县城)</p><p class="ql-block">第四站: 山西宁武县阳方口长城</p><p class="ql-block"> (先后进入黄河一号公路和</p><p class="ql-block">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p><p class="ql-block">第五站: 山西偏关县万家寨引黄工程</p><p class="ql-block"> 观光景点</p><p class="ql-block">第六站: 山西偏关县老营堡残长城</p><p class="ql-block">第七站: 偏关县老营堡</p><p class="ql-block">第八站: 偏关县城护城楼景区</p><p class="ql-block">第九站: 偏关县偏头关城楼</p><p class="ql-block">第十站: 偏关县乾坤湾景区</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偏关县老牛湾景区</p><p class="ql-block"> (住老牛湾)</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 内蒙锡林浩特市(住宿)</p><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 内蒙东乌珠穆沁布林泉</p><p class="ql-block"> “狼图腾”景区</p><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站: 东乌旗乌拉盖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住乌拉盖锡盟培训中心)</p><p class="ql-block">第十五站: 乌拉盖野狼谷</p><p class="ql-block">第十六站: 锡林浩特(住宿)</p><p class="ql-block"> 返京</p><p class="ql-block"> 9月27日行驶800公里,午后到达登封市,途中过石家庄中雨一直相伴至酒店,行程近10小时,第二天游少林,登嵩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天下第一祖庭 少林寺</b></p><p class="ql-block"> 2017年我和小女游历过少林寺和嵩山,这次来嵩山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填补夫人“三山五岳”之缺,二是拜访“旧识”文僧释延*和武僧释延*。</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唐宋朝少林寺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僧侣约有2500多人,八年前“释延*”告诉我们少林寺现有文武僧400余人,我们游历时寺院主殿、偏殿和院内僧人比比皆是。今天再见少林除了寺院出口处有一位文僧守门外,其他僧人全然不见,据说到今年为止少林寺在册常住文武僧不到300人。此前二十来年不少武僧还俗去私人武校做了教练,我们想见的“释延*”几年前到佛学院深造了,修炼了二十几年少林功夫的武教头“释延*”也未能见到。方丈室房前木栅栏紧锁,小雨时停时下,少林寺略显冷清。</p> <p class="ql-block"> 行走过的地方留下我们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在这里吃了一顿素斋,99元,四菜、糙米饭,豆角不熟没动,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世代高僧“安睡”塔林,释永信休得入内。</p> <p class="ql-block">历代武僧习练飞镖在树干上留下的旧痕。</p> <p class="ql-block">武教头“释延*”(左)带领入门弟子做早课,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这位武僧。</p> <p class="ql-block">文僧“释延*”离开少林进了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八年前和“小弟子”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中原一帜 看嵩山魅影</b></p><p class="ql-block"> 目前适合游客登嵩山的线路主要有三条,两条在少林寺西侧景区内的少室山,其中一条可达少室山主峰莲天峰西麓的三皇寨,这条登山线路的“少林索道”能节省一半的路程,下索道后步行三到三个半小时到达三皇寨,这条路可做为游客首选登山线路;另外一条在少室山钵盂峰,这条路距离少林寺更近一些,“嵩扬索道”直达山顶,适合老年人和体弱者游览。第三条登山路线在少林寺景区以东约20公里的太室山,全程需步行登山。</p><p class="ql-block"> 从少林寺出来过塔林,上最火的少室山西峰,下索道后陪夫人走到“书册崖”,“书册崖”独特的山体形态是嵩山标志性景点,夫人兴奋地说“我也上过嵩山了!”,拍照留念,“完成”中岳之行。</p> <p class="ql-block"> 八年前我和小女登顶,往返八小时,不累是假话。</p> <p class="ql-block"> 少室山三皇寨是游人可以到达的最高点,天、地、人三皇雕像赫然醒目,拜一拜表达对祖先的敬仰。接近三皇寨的路段较为陡峭,请游人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 在登封少林大酒店我睡的幼儿床。离开登封,下一站,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景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寻根大槐树 问祖洪洞县</b></p><p class="ql-block"> 元朝末年,中原等地战乱频发,加上蝗、水、旱、瘟疫等灾害造成中原、华北、华东等地区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相比之下,太行山西侧的山西免受战乱影响,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足,人口增长较快。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采纳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实施大规模移民政策。</p><p class="ql-block"> 明初移民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山西人口较多的州县强行移民到全国各地人口稀疏地区;四口之家留一走三,六口之家留二走四,八口之家留三走五;移民集中在洪洞县统一登记造册,分配移民安置地,移民领取官府发放的“凭照”、路费、安家费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免除移民三年赋税、移民自行开垦的荒地永久免税。</p><p class="ql-block"> 明朝移民政策延续了五十多年,移民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给移民家庭带来亲人分离的精神痛苦,另一方面对恢复荒芜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增加国家税收具有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明朝大规模移民十八次,除山西以外涉及全国十八个省份,五百多个县,移民人口达一百多万。“大槐树祭祖堂”供奉了1230个姓氏的牌位,如今移民后裔遍布全国甚至全球,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作为大移民的集散地,在民众中形成了“问我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文化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祭祖堂供奉的1230个姓氏后裔并非全部源于洪洞大移民,因为移民前各地姓氏本来就应有尽有,这里所表达的主要是乡根之情。</p><p class="ql-block"> 景区在第一代大槐树根系之上复制了一棵象征性大槐树之根,移民后裔在这里可以展开无限遐想和缅怀。</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移民遍及范围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祭祖乡思情 不解之谜思乡鸟</b></p><p class="ql-block"> 每年四月“大槐树景区”要举办“祭祖节”,从四月一号黄昏开始一种类似麻雀但非麻雀的精灵小鸟陆续飞到景区,清明时节达到高峰,景区树枝上密密麻麻落满“小精灵”,“小精灵”们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相互诉说着乡思之情。第二天清晨“精灵”们全无踪影,人们难以解释这种现象称这些“小精灵”为思乡鸟,清明过后,相思鸟陆续离开,到四月十号,思乡鸟所剩无几。</p><p class="ql-block"> 亦真亦幻,只是听说,是真是假感兴趣的朋友待清明节时亲身一看便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景区北门入园,沿中轴线向南,在祭祖堂我们很快找到了我们两家姓氏的牌位,岳丈交待他家祖上大槐树,我们三人步步为营,步步寻根留影。至于我家根基是否在大槐树有待考究。</p> <p class="ql-block"> 景区每天在大殿进行两次祭祖仪式表演,游人可以免费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 景区建有一处五间三开一启的仿古建筑,名曰“过厅”,“启”是指开启的门扉。“过厅”上书楹联:“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意思是说:今天人们寻根祭祖来到这里,虽看不到昔日槐树上的老鹳窝了,但可以坐下来叙叙同乡之情,说一说小脚趾指甲分两瓣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同根同源的第二代(右)第三代(左)大槐树生长茂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解手何处去 解手场里行方便</b></p><p class="ql-block"> “解手”一词的由来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源于明初洪洞县大移民。移民政策的实施造成很多家庭妻离子散,移民在感情上承受很大痛苦,为了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官府把移民双手倒背捆绑,连成一串,由官兵押解到迁徙地。行进期间移民上厕所需要解开捆绑手臂的绳索,久而久之“解手”一词被移民和官兵创作出来。大槐树景区微妙应景,公厕一律改称“解手场”。游历大槐树景区大约需要2个小时,游客在园中别忘记“解手场”“一游”,出了景区难找公厕。</p> <p class="ql-block"> “苏三姐”是景区的工作人员,她每天工作之一是到“碑亭”后面祭祀三皇,燃香、祭酒、摆放供品、祭拜。苏三姐是我对她的尊称,她送给我一支香蕉和一颗糖果,告诉我供品可以吃的,感谢“苏三姐”!祝这位工作人员工作顺利!吉祥安康!</p><p class="ql-block"> 告别大槐树,下一站宁武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谢朋友和我们一起走南闯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谢您的来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邀请您下一期和我们游走外三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祝您秋冬吉祥!春夏好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