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飞8日游之:建水古城与双龙桥

兔子🐰妈妈老牛🐮

<p class="ql-block">文庙合影…</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普应寺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明成化三年(1466年)始建,清代重修。‌‌</p><p class="ql-block">‌别称由来‌:因后殿丈八观音殿建于石台上,形似“观音仓”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七层药师千佛鎏金宝塔,佛像雕刻精湛。‌‌</p><p class="ql-block">清代木构建筑群展现抬梁式结构特征,三进院落依山势布局。‌‌</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p><p class="ql-block">始建时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2016-2019年修复 ‌。</p><p class="ql-block">功能:明清滇南最高行政机构,完整呈现六科官署布局 ‌。</p><p class="ql-block">建筑规模:占地51.75亩,含大堂、戒石坊等清代遗存 ‌。</p><p class="ql-block">现状:2022年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p> <p class="ql-block">1. 雨逸锁錀是古代的一种锁具,其中“錀”通指“钥”,即钥匙。</p><p class="ql-block">2. “两逸锁錀”通常被解释为两把锁和两把钥匙,象征着完整的开锁机制。</p><p class="ql-block">3. 建水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南部约220公里处,历史上的名称包括步头和巴甸。</p><p class="ql-block">4. 南诏政权在唐朝元和年间(大约810年之后)建立了惠历城,这座城市后来成为了通海都督的辖区。</p> <p class="ql-block">建水学政考棚(又称提督学院考棚)是明清时期云南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政主持科举考试的场所,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 ‌</p><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考棚坐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共有百余间房舍,以中轴线分为六进院落:</p><p class="ql-block">‌仪门‌:第一进院落,用于举行科举考试。</p><p class="ql-block">‌龙门‌:第二进院落,设有大堂和东西文场,用于考生准备和考试。</p><p class="ql-block">‌二堂‌:第四进院落,为考生录取后的办公区域。</p><p class="ql-block">‌内宅门‌:第五进院落,为官员生活区。</p><p class="ql-block">‌学政公署‌:第六进院落,为提督学政的办公场所。 ‌</p><p class="ql-block">功能与历史</p><p class="ql-block">‌科举考试功能‌:作为云南提督学政主持的院试考场,被录取者可获得生员资格,进而参加乡试、会试直至殿试。 ‌</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因原址狭小迁至城东南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战乱迁至现址(建中路377号)。 ‌</p><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现状</p><p class="ql-block">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部设有文房清供陈列馆和藏稀堂,展出古代砚台、墨、简牍等文物。 ‌</p> <p class="ql-block">云南建水天君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位于建水县临安路103号,是古临安府“七寺八庙”之一,‌作为道教宫观,它融合了火神祭祀、历史事件纪念和多元宗教文化,现为免费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与建筑</p><p class="ql-block">原名火神庙,清道光年间因瘟疫供奉温天君神像更名,晚清与矿冶行会结合又称赤帝宫。建筑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总面积约2648平方米,包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门(戏楼)‌:上层为古戏台,下层设玄关彩塑王天君像。‌‌</p><p class="ql-block">‌正殿火神殿‌:祀火神祝融,两侧彩塑岳飞、温琼等四大天君像。‌‌</p><p class="ql-block">‌后殿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等道教三清神像。‌‌</p><p class="ql-block">附属院落:含观音殿、财神殿等,体现传统榫卯结构与精美雕刻。‌‌</p><p class="ql-block">文化与旅游</p><p class="ql-block">作为1903年周云祥起义和1911年临安起义的纪念地,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庙内融合道教、佛教元素及矿冶行会祭祀,体现多元信仰特质。免费开放,每日8:00-17:00可游览,建议时长1小时,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毗邻学政考棚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游玩结束回到城门口</p> <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了双龙🐉桥…</p> <p class="ql-block">位置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双龙桥因两河蜿蜒如双龙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建三孔),后因塌冲河改道导致河面拓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形成17孔联拱结构,故又称“十七孔桥”。‌‌</p><p class="ql-block">建筑结构与特点</p><p class="ql-block">‌结构设计‌:全长148米,宽3-8米,由17个拱券连缀而成,桥身以约500块平整石块镶砌,两侧垒石条为栏,采用纵联砌筑法分散承重,确保稳固。‌‌</p><p class="ql-block">‌廊桥与阁楼‌: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居中主阁高20米,三层檐方形结构,屋顶覆琉璃黄瓦;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两层八角攒尖桥亭(高13米),形成“空中长廊”,桥面铺青石板,历经岁月打磨光滑。‌‌</p><p class="ql-block">‌艺术细节‌:阁楼漏窗屏门镂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及花卉、鸟兽纹样,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与保护</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1965年桥梁专家茅以升将其列为全国最著名古桥之一,并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专题介绍,誉为“滇南大观楼”。‌‌</p><p class="ql-block">‌保护与价值‌:作为滇南乡土建筑典型代表,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是研究清代桥梁技术、水利治理及文化的重要实物,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0758-3-461)。‌‌</p><p class="ql-block">‌旅游与景观‌:现为建水古城标志性景点,桥下分水尖石墩有效减缓水流冲击,日出时金光穿桥孔,水面如画,吸引游客打卡,可乘建水米轨小火车抵达。‌‌</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另一侧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照片是同行的朋友👫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晚餐:汽锅宴</p> <p class="ql-block">迟到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