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中提升画面的核心技巧

张国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撰稿/摄影:张国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照构图是摄影中提升画面美感与表现力的核心技巧。它不仅仅是规则和公式,更是一种引导观众视线、传递情绪的语言。让我们暂时忘掉枯燥的条条框框,一起走进几个摄影小故事,看看那些经典的构图方法是如何在真实场景中“活”起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基础构图法——摄影的“语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事一:三分法与晨钓的老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让我们想像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晨,湖面如镜,一位老人正静坐在岸边垂钓。如果我把他直接放在画面正中央,照片会显得呆板,而且广阔的湖面就失去了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迅速启用了相机上的“九宫格”参考线,衬托出破晓的静谧。接着,我将老人的身影放在了右下角的交叉点上。就这样,他不再是画面的唯一,而是与整个宁静的晨景融为一体。视线会自然地从老人身上,滑向湖面,照片顿时有了一种“呼吸感”和故事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是三分法:它本质上是将画面的重要元素安排在“视觉焦点”附近,避免死板,营造出和谐与平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事二:对称构图与无人的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走进一个极具现代感的美术馆,一个旋转楼梯从顶层贯通而下,线条无比流畅。我想表现一种庄严、秩序和一丝超现实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径直走到楼梯的正下方,将相机镜头笔直地对准上空,确保楼梯的曲线在画面中形成完美的中心对称。后期处理时,我进一步微调,让左右两边完全镜像。成片带来了一种强烈的几何美感和平静的震撼力,仿佛这是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对称构图 并不只是拍倒影,当你遇到建筑、走廊、甚至一棵形态对称的树时,寻找中轴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仪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事三:引导线与被遗忘的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山里,我发现一条废弃的古道,石板缝中已长出野草,它蜿蜒着通向云雾缭绕的山林深处。我想拍出的不只是路,而是“行走”和“探索”的欲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放低机位,让近处的石板路显得宽阔,并利用其天然的曲线作为视觉指引,线条一步步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模糊的山林。道路上的一块醒目石头(作为兴趣点)被安排在黄金分割点附近,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引导线的精髓在于“邀请”,它可以是道路、河流、光线、甚至是一排树木,主动拉着观众的眼睛进入你的故事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进阶技巧——为照片注入“情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事四:负空间与孤独的帆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傍晚,在开阔的海边,一叶孤帆正缓缓航行。如果镜头拉得很近,只能拍到一艘船,那会是一张简单的记录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使用长焦镜头,但却刻意让画面“留白”。我让帆船变得很小,位于画面的右下角,而绝大部分画面留给了被夕阳染成橙红色的天空和海面。这种大面积的“空”,反而强化了帆船的“孤”,一种孤独、自由、静谧的情绪自然流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负空间(留白) 就像是文章中的停顿和留白,给观众的情绪留下酝酿和回味的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事五:框架构图与窥见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爬长城时,我不想再拍千篇一律的“到此一游”。在一个敌楼里,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没有走出去,而是停留在敌楼内部,用一个拱形的瞭望口作为画框,将远处绵延的长城和山脉“装”了进来。这个天然的画框不仅突出了主体,还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敌楼内是前景,长城是中景,山脉是背景),仿佛在讲述一个“从历史中窥见壮丽”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框架式构图 就是用你身边的一切(窗户、门洞、树枝甚至人的剪影)为你的画面做一个“相框”,让主角更闪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打破常规——摄影师的眼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规则是基础,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常常是规则之外的巧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趴下的勇气:想拍出花的巍峨?试试把手机贴在地面上,仰拍一朵在逆光下的蒲公英,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俯视的秩序:在朋友的咖啡馆,一盘精致的甜点上桌时,我站上椅子,垂直向下拍。这不仅完美展现了食物的布局,还避免了桌面上杂乱的投影,得到了一张简洁、有设计感的平面构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追随的动感:街边,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闪过。我放慢快门速度,端着相机跟随他移动的方向平稳“追拍”。最终照片里,飞驰的人是清晰的,而背景却拉出了充满速度感的流动线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常见失误小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 “找不到主角”的合影:曾看到一张照片,一群人站在一个写着巨大标语的广告牌前。结果,照片里最醒目的是广告语,人的脸却看不清。教训:按下快门前,快速扫视一遍画面,问自己:我想拍的主体是什么?有没有东西在“抢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 “被切割”的舞者:拍一个正在跳舞的朋友,却在她的脚踝处切断了画面,看起来像是意外受伤。教训:裁剪人物时,尽量在腿部或手臂的中部,避免在关节处,这样视觉上会更舒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 “城市古塔”成斜塔:兴致勃勃拍了一座古塔,回看照片却发现塔是歪的。教训:开启相机的网格线功能,拍照时多留意画面中的水平线(如地平线、建筑线条),小小的调整会让照片显得专业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的话:构图是开始,不是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住,所有这些技巧是你工具箱里的工具,而不是束缚你创造力的锁链。大胆地去拍,去尝试,甚至故意去“打破”规则。最终,最好的构图,是那一张能准确传达你当时所见、所感、所想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华为nova 8手机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国成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2年生于新疆伊犁,兵团农场当过农工,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当兵13年。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散文集《西部如歌》、《心灵的绿洲》,诗集《兵团如诗》。诗歌、散文、摄影作品多次国内获奖。2013年5月,作为兵团文艺文化学者赴台湾文化学术交流。2013年12月,获首届“兵团文化能人”称号。2017年11月“中国文联赴英国艺术创意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海外六期)研修学习。退休前任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副秘书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建工师)文联主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