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诗词(第二卷)》自序、编后语

清平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自 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笔墨三年秋</b></p><p class="ql-block"> 秋风秋月今又是,距《清平乐诗词》出版日,一晃过了三年,此时的我也跨过了六十五岁之坎。三卷秋色,三寸光阴,包容着春夏冬的凉热,或长歌当哭,或坚柔慰己,或牵友鹊喜,或仰望星空……《清平乐诗词(第二卷)》,就这样一行行,一首首记录抒怀过往。</p><p class="ql-block"> 这三年,心脉为红而搏,血脉澎湃亲情。去年春天,与朋踏青豫陕,游访南街村,饮水红旗渠,穿越郭亮挂壁公路,而后手捧延河水,举目圣地宝塔夜色,在延安大学感受黄土高坡伟力……每到一处,皆被鲜红的故事揪动心绪,感动出了灵感。而后,多次携同毛体书法家萧耀明同志,参与红色文化进军营,重走红军长征路,写七律诗,步韵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怀念毛主席》。当然,我心尖上有一点小小的红,也时常令我血脉激越回荡。这就是孙女五、六、七满周岁的日子。几回回的那一天,我一次次度量宝贝身高,一声声聆听童语童歌铜铃。那一圆圆蛋糕和着美好祝曲,翠生生,红赴赴,很难拒绝爷爷诗情流水潺潺。</p><p class="ql-block"> 这三年,我以我诗和韵时代脚步,点头哈腰地向时代学习。人工智能波澜壮阔而来,势不可挡,润进了每个文学细胞。我在四季歌文学网李站长的引领下,学习用AI创作格律诗,撰言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支持鼓励智能文学发展。同时担任《四季文学》第九期《智能辅助创作特刊》编辑,担任面向文学界的第一、二届智能辅助创作大赛评委。但没有想到,与人工智能创作工作交集越多,越摧促了我心底的紧迫感。时至今日,纯人工智能创作的格律诗,暂时难登大雅之堂,但今后呢?我这三年,这些纯人脑激动而生成的格律诗词,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我以为,我们已不再年轻,但必须在阳光路上留有探索者的形象,一代文学忙绿者的精神痕迹。</p><p class="ql-block"> 这三年,我有一段段痛彻心扉的时日。新冠疫情在一个冬春交替时结束了,之前多少生命被席卷而去,生我养我的母亲就在这期中了。擦干了泪水,又惊悉一同参加对越自卫还击的几位战友,相继驾鹤西去领万兵……于是,一首首诗词,在泪酸中浸泡浮现。我有佛根,但不信邪,从来把随缘行善视若大美,决不为争夺精神胜利一寸,伤人八百有余。血脉的铿锵里,是母亲的教导,是战友的共性,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纵横在感伤和怀念的诗中。</p><p class="ql-block"> 这三年,纵情于山水之间,踏遍青山人未老。我挤出了寸寸光阴,携友游城玩水,与诗词对酒当歌。在中原,走进石窟少林,指看洛阳开封;慢步追思骊山昨日,围观烟雨华清池,又久久对视兵马俑,立于大雁塔下,感触美妙大唐不夜城。在成渝,坐轻轨穿楼,飞缆横渡长江,挤身洪崖洞中,投影红岩磁器口;还慢步太古里,丈量宽窄巷,观光天府风月。在花城,蹬顶小蛮腰,夜游珠水广州街,步行沙面上下九……观风月,写流水,忆青涩,感人生,诗,记住了往事,也愿景明日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当再一次三秋轮回,人工智能格律诗的创作功力,或许与人有得一比,但情感度,鲜活度,还得步人脑后尘。可是我们必须学习,学习才能永远年轻,学习必将使人工加智能辅助的创作水准高于人工,这一天,是格律诗词的崭新时代,这一天也一定会来到。亲爱的读者,我——</p><p class="ql-block"> 笔墨三年苦涩甜,有时痛楚卷窗帘。</p><p class="ql-block"> 八千快意作诗语,铁血柔情柴米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萧清乐</p><p class="ql-block"> 二O二五年十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编后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又把我的心迹印成了书。三年前的秋天,我出版了《清平乐诗词》一书,本书就继之为第二卷,还是以中国文化出版社的版权为铁甲,还是笑笑的萧清乐向您走来。</p><p class="ql-block"> 《清平乐诗词(第二卷)》共收辑我的格律诗词及自由诗二百三十多首(阕、组),少许作品配有附件,创作时间起止于2022年秋至2025年秋。全书分为六个章节:</p><p class="ql-block"> 《大地飞歌》,彩绘“人月同在秋未了,今夜神州万里银”;《春夏秋冬》,笔随“河山春尽暑初动,夏木蓬勃绿已痴”;《赞红写心》,感染“伟力壮歌融铁血,任凭红韵彩军旗”;《岁月人生》,追忆“北部湾东连片火,隔岸舰机相敌”;《怀念感恩》,诉说“梦里依稀慈母泪,醒时犹有鬓霜潮”;《裁思缕悟》,洞见“子衿披染一身霓。百无嫉妒恨,父母与尊师”。六个章节作品的中心思想不可避免有交融,只是形式上的有所切划而已。</p><p class="ql-block"> 编辑过程中,发现少许已发表的作品有“平头齐尾”等律诗“八病”,做了修改后,感觉本书的七律诗比前书更规范了些。一些诗作配有附件,可为该作品的背景铺垫,为内容做深化。</p><p class="ql-block"> 本书以漳州市龙海区石码镇的中山亭为封面图。一亭立天地,见证我童年。多少刻骨铭心故事,在亭下发生过、发展着……据说,1945年日本在福建的投降仪式有二处,亭下九二〇路口是之一;青少年时期,我是每天从亭下迎风或冒雨上学去的,而我爷爷就在亭下度过了最后时光。每见此亭,怀念感恩会重重撞击我肝胆。人们说,诗以言志,而亭揪我心。我就是要我的心亭,载我诗魂词韵,永远……</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读者,当您翻阅《清平乐诗词(第二卷)》之后,您是否希翼我再有续书?此时此刻,我想引用老祖宗孟浩然的诗句回答——</p><p class="ql-block">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萧清乐</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