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车轮碾过千年冰川的呼吸,云影掠过雪脊勾勒的天际线,青甘大环线便如同一卷徐徐展开的史诗长卷——这里有高原湖泊的澄澈如眸,戈壁孤烟的苍茫如墨,丹霞地貌的绚烂如画,更藏着丝路驼铃的千年回响。八日时光,从青海湖的晨曦到敦煌的星夜,每一帧风景都是造物主馈赠的立体明信片,每一程转弯都藏着意料之外的震撼。准备好,让这场视觉与心灵的朝圣之旅,带你触摸西北最炽热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8月29日上午,一家五人从杭州萧山机场出发,前往西宁,开启我们大西北的逐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 从飞机上往下看,清晰地见到一条弯弯曲曲的黄色绸带,这就是黄河!</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西北大环线从西宁开始</i></p> <p class="ql-block"> 西宁市,青海省省会,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高原城市。</p> <p class="ql-block"> 西宁既是探索青藏高原的自然与文化起点,又是感受多民族风情的理想之地,以其凉爽气候、丰富历史和独特区位吸引着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 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我国西北地区最著名、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它不仅是青海省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经学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 礼拜大殿:这是大寺的核心建筑,为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大殿顶部装有藏式鎏金宝瓶,这是由甘肃拉卜楞寺的僧众捐赠的,象征着民族团结。大殿内部宽敞宏大,可同时容纳3000名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装饰朴素而庄严,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唤醒阁(宣礼塔):大殿两侧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唤醒阁,用于宣礼员召唤穆斯林前来礼拜。</p> <p class="ql-block"> 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宗教文化的建筑瑰宝。它不仅是穆斯林信众的精神家园,也是所有到访西宁的游客了解当地民族文化、感受宗教和谐与建筑艺术的重要目的地。其宏伟的建筑、庄严肃穆的氛围以及在西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宗教地位,都使其成为西宁市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其中寺院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斑驳的红墙下,那些磕长头的信徒,额头触及地面的瞬间,眼神中闪烁着常人无法完全理解的光芒。震撼于每一个虔诚叩拜的信徒要用一生朝拜,叩十万个长头。才能功德圆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西宁到青海湖的沿途,是一场从“人间烟火”到“高原秘境”的视觉盛宴:城市的喧嚣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草原的辽阔、湖泊的深邃、雪山的巍峨与生命的灵动。</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青海湖</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镶嵌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辽阔、纯净、壮丽、神秘、生态丰富、文化深厚。以其辽阔的水域、纯净的湖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遐迩。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蓝天白云,尤其是当夕阳西下,湖面泛起金光,与远处雪山的银白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画卷。湖边,成群的候鸟在天空中翱翔,与湖面上悠然自得的水鸟共同演绎着生命的和谐乐章。而湖畔的草原上,牛羊点缀其间,牧民的帐篷随风飘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高原牧歌图。青海湖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赞美青海湖</p><p class="ql-block">贺兰烽火接居延,白雪黄尘映塞边。</p><p class="ql-block">万里金沙嵌绿玉,千围碧浪泛云天。</p><p class="ql-block">鱼龙戏水叼双月,游侣开怀酒共筵。</p><p class="ql-block">旷世风光叹少句,和吟李杜舞蹁跹。</p><p class="ql-block"> 赵 澍</p> <p class="ql-block"> 过了青海湖,到了此次行程的最高点——橡皮山,海拔3817米。</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茶卡盐湖</i></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纯净无瑕。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仿佛天地倒置,一步踏入,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穿上鞋套,走进盐湖,亲身感受“天空之镜”的魅力,漫步在盐湖之上,脚下是细密的盐晶,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是盐湖在轻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湖水浅浅的,只没过脚踝,清凉的触感从脚底传来,让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茶卡的水很浅,却能倒映整个天空,像在说:心的容量,从不在大小,而在是否愿意接纳。</p> <p class="ql-block"> 看湖水倒映天地,盐雕精巧别致,像走进纯净童话世界,分享这份震撼,愿大家都能遇见好风景!</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察尔汗盐湖</i></p> <p class="ql-block">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中部,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盐湖(仅次于美国犹他州大盐湖)。其形成于数亿年前的地质变迁,古海洋因地壳隆起逐渐干涸,封闭地形与干旱气候促使盐分富集结晶,最终形成如今以钾盐为主的综合性盐湖。盐湖平均海拔2670米,盐层厚度约2-20米,湖面由多个卤水湖(如达布逊湖、涩聂湖等)和干盐滩组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察尔汗盐湖,这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氯、溴、铷、铯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湖,是中国钾镁盐的主要产地,可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1000年。2019年始,它也是国家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踩踏在雪白盐晶凝成的湖岸,放眼是蒂芙尼蓝为主色调的湖面,由岸及远湖水依次呈现乳白、青黄、翠绿、深蓝的色彩,间或点缀灰色的波纹,而通透的湖水下,隐藏的竟是如凝固着的万般白色的波涛,大自然的神奇在此处一览无遗,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当察尔汗盐湖映入眼帘的那一刻,依然被震撼得说不出话——苹果汁汽水般的碧绿湖水、散落的千岛盐花、延伸到天际的白色盐桥……这哪里是人间,分明是上帝打翻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 察尔汗盐湖的绿,是之前在地球任一地方都未曾领略过的美!</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湖水在阳光下变幻着薄荷绿,苹果绿和孔雀绿,像把世间所有的绿都融化在了这一片澄澈之中!</p> <p class="ql-block"> 奇妙幻境——察尔汗盐湖</p><p class="ql-block">天神失手画盘残,掉落荒原色染滩。</p><p class="ql-block">光泛半湖苹果绿,彩变百顷碧波澜。</p><p class="ql-block">苍茫大漠绵延白,盐砌长桥盖世叹。</p><p class="ql-block">远道游人迷幻境,驼铃丝路歇征鞍。</p><p class="ql-block"> 方山游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察尔汗盐湖是茶卡盐湖的70多倍,这里就是一个工厂,从直接产出的盐中再提取各种矿物质。所谓的景区就是盐场划出的专供游客游览的一小片区域,有各种拍照打卡的小场景。</p> <p class="ql-block"> 湖面还有一座全长32公里的“万丈盐桥”,由天然盐壳构成,青藏铁路和公路均穿行其上,堪称自然与工程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它悬浮在察尔汗盐湖翡翠秘境中,纯粹由16米厚的天然盐盖铸造,无桥墩,无钢筋,无护栏,且有自我修复功能,挖取盐块,填补坑洼,浇灌卤水,溶解缝隙,再经车辆自然碾压,破损路面喻间重生如镜面。</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大柴旦翡翠湖</i></p> <p class="ql-block"> 青海翡翠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区大柴旦镇境内,是近年来备受游客追捧的网红旅游打卡地。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湖”,而是一系列大小不一、形态迥异的硫酸镁亚型盐湖,因湖水在阳光下呈现出如同翡翠般的碧绿或翠绿,故而得名“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 与茶卡盐湖的区别: 与著名的茶卡盐湖相比,翡翠湖更加小众和原始,游客相对较少,保留了更纯粹的自然风貌。茶卡盐湖以“天空之镜”著称,湖面开阔,水较浅;而翡翠湖则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湖泊,盐滩形态多样,颜色更加丰富多变,更具隐秘和探索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由翡翠湖往前再行30里,就到了蜜蜡湖,因为湖中所含矿物质的变化而呈现出红黄蓝色等多彩的湖水,梦幻而惊艳!</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水上雅丹地貌</i></p> <p class="ql-block"> 水上雅丹,戈壁深处的蓝色秘境!这一世界奇观,沉睡了7500万年,直到2007年,被昆仑山那棱格勒河改道的洪水温柔唤醒,荒芜戈壁邂逅粼粼碧波,从此以独一无二的姿态,“支棱”在广袤的戈壁之上,惊艳了世人!</p><p class="ql-block"> 一半沙漠,一半海洋。戈壁与湖泊共存,孤寂与温柔共生,大西北的浪漫就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从高空俯瞰,湛蓝如宝石般的湖水,环绕着形态各异的雅丹土丘,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颜色也随着光线和角度的变化而变幻莫测,时而深蓝,时而翠绿,清澈见底,与金黄色的雅丹地貌形成鲜明对比,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孤独星球”的代名词:位于青甘大环线的必经之路上(靠近大柴旦镇),是从青海进入甘肃敦煌的重要节点,被《国家地理》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开始,一路向西,大漠景观越来越突出,直至敦煌鸣沙山,达到“大漠”体验的高潮。</p> <p class="ql-block"> 《使至塞上》唐.王 维</p><p class="ql-block">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p><p class="ql-block">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p><p class="ql-block">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p class="ql-block">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p> <p class="ql-block"> 315国道,U型公路,堪称“中国最美公路之一”。笔直的公路延伸至天际,两侧是无垠的戈壁和稀疏的植被,彻底进入大漠戈壁的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也是青海大环线中大漠的标志性起点之一。(因为不能停车,拍这个U型可花了好大的劲呢!)</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黑独山</i></p> <p class="ql-block"> 黑独山是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行政区的一处独特自然景观,以其黑色戈壁、雅丹地貌和荒凉原始的工业遗迹而闻名,被称为“中国的火星地表”。</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主要特色: 黑色戈壁。方圆百里都是荒无人烟的黑戈壁滩,极致荒凉,孤独而又神秘!</p><p class="ql-block"> 颜色成因:山体由富含铁、锰等矿物质的玄武岩构成,长期风化侵蚀后呈现出深邃的黑色,与周边银白色盐碱地、雅丹群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宛如外星球地貌。</p><p class="ql-block"> 地貌形态:地表覆盖着黑色碎石与砾沙,部分区域因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残丘、垄槽等雅丹地貌,线条粗犷,极具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黑独山,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沙漠之一,也被誉为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卷!它以一种极其苍凉的美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黑独山旁边有一块山体呈现紫红色,叫胭脂山。与黑色山体组成一种梦幻的色彩,极具独特美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敦煌莫高窟</i></p> <p class="ql-block"> 青甘大环线中的敦煌莫高窟,是这条串联西北壮美风光与深厚文化的线路中,最具代表性的“东方艺术宝库”,承载着千年丝路的文化记忆,也是全球游客赴西北必访的“文化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 基本定位:世界文化遗产与丝路文化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云冈、龙门、麦积山并列),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公元366年,据武周圣历元年《李君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的连续开凿,现存735个洞窟(其中南区492个为礼佛场所,北区243个为僧人修行、居住遗址),保存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17窟]藏经洞:丝路文明的“密码箱”</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是1900年被发现的“震惊世界”的遗址,洞内藏有从东晋至北宋初期的写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余件(包括佛经、道经、世俗文献、西域文字资料),涉及汉、藏、梵、回鹘等多种语言。这些文物不仅填补了中国古代文献的空白(如《金刚经》最早印刷品),也见证了丝路沿线中原文化与西域、印度、波斯等文化的交流融合。可惜,大部分文物在近代被外国探险家掠走(如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的敦煌文物),现仅存少量文物在敦煌研究院陈列。</p> <p class="ql-block">17窟内景。</p> <p class="ql-block"> 洪辨法师塑像及壁画。此窟建于晚唐年间,初建时是敦煌高僧统洪辩的影堂。洪辩法师俗姓吴,幼时即出家,学养丰厚,通晓吐蕃语,转译佛书,精通佛理。</p> <p class="ql-block">王圆簶道士。</p> <p class="ql-block"> 公元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五万多件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藏经洞随即在大漠中封存了九百多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元1900年,这个密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就在这个小室里藏有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历时七个世纪的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约五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 《树下说法图》绢画,英国博物馆藏,唐。</p> <p class="ql-block"> 《药师如来像》,唐。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第96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所在!不管你是普通票应急票,其中必定包含第96窟!</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 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第96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象征。</p> <p class="ql-block"> 【第3窟】(复制)元代“千手观音”</p><p class="ql-block"> 敦煌唯一保存完好的西夏-元代石窟,艺术史上的奇迹!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石窟。</p><p class="ql-block"> 南北两壁各画有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及其眷属,呈现慈悲相,温和相,以及愤怒相,用以教化不同的大众。千眼代表智慧无穷,可以关照一切,千手代表法力无边,救助芸芸众生!(这里的“千”并非指具体数量,而是指代数量的巨大)</p><p class="ql-block"> 佛教主题的稀缺性以及艺术价值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被列入永久不对公众开放的洞窟。它像一位沉默的时光守护者,将元代壁画的巅峰技艺锁在斑驳的洞窟中,成为敦煌研究院笔下“特级保护洞窟”里最神秘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清代重修的八臂观音。观音像结跏趺坐于假山之上,手中持有各种法器。</p> <p class="ql-block"> [第407窟]敦煌最神秘的符号——三兔共耳莲花藻井。</p><p class="ql-block">三兔共耳纹,顾名思义,三只兔子,三只耳朵,形成了一个永恒完美的循环,而兔子们则在图案中永远奔跑。</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天花板是藻井,藻井之首是“三兔共耳”,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外国传入。它发现于中国敦煌莫高窟(407窟),尤其是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的壁画中。在敦煌莫高窟中,三兔共耳图案往往绘制在藻井处,有“以水克火”的象征意义。藻井在建筑上有时象征天顶,而兔子在藻井处的绘制被视为一种保护性图案,用以祈求平安,寓意以水克火,化解灾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它诞生于隋代,跨越了絲绸之路,从叙利亚的陶瓷到欧洲的教堂彩窗,成为东西方文明共通的“密语”。</p> <p class="ql-block"> [第45窟]莫高窟盛唐第四十五窟(特窟),有最迷人最生动最美丽的南北两尊菩萨像,它代表了中国古法人物造像的最高成就。可与举世闻名的弥罗島的维纳斯相媲美!</p><p class="ql-block"> 壁画色彩斑斓,线条流畅,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仿佛正在讲述一段千年的故事。而塑像更是精雕细琢,形态逼真,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 [第158窟]静谧的涅槃境界。</p><p class="ql-block">彩塑与壁画的高度统一,中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是敦煌最大最美的卧佛。</p><p class="ql-block"> 涅槃像特征:主尊释迦牟尼涅槃像为石胎泥塑,身长15.6—15.8米,头部长约3米,采用印度“狮子卧”姿态(右胁而卧,左手轻放,双足相迭),神态安详含笑,体现“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1200年來始终从容不迫,宁静坦然地面对着朝圣者!</p><p class="ql-block"> 围绕着卧佛的壁面,画满了菩萨,弟子,天龙八部,各国国王的举哀场面,完整展现了“涅槃” 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275窟]著名的北凉三窟之一。</p><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中,“北凉三窟”被公认为是现存开凿最早的石窟,这三个窟形都极为独特,体现了佛教初传时西域与中国本土艺术的结合风貌是存世最早的洞窟,是唯一开放的北凉时期的洞窟。</p><p class="ql-block"> 洞窟正壁是一尊交脚的弥勒菩萨。</p> <p class="ql-block"> 赞莫高窟</p><p class="ql-block">晋唐凿就万重龛,壁画飞天舞九空。</p><p class="ql-block">千载风沙吹不散,佛光长照显瑰雄。</p> <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一眼千年的震撼!</p><p class="ql-block">风吹了千年,洞里的故事仍在发光。</p><p class="ql-block">壁画上的飞天轻舞,佛像微笑凝视,</p><p class="ql-block">每一笔色彩都藏着古人的浪漫与虔诚。</p><p class="ql-block"> 走过幽暗的通道,仿佛穿越了时空,</p><p class="ql-block">指尖触到的石壁,都在诉说千年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鸣沙山,月牙泉</i></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游人从沙山顶上下滑时沙粒会发出轰鸣声,如雷贯耳!月牙泉在茫茫沙海的环抱中存在了上千年,从未被流沙淹没,也永不干涸!</p><p class="ql-block"> 这种沙不掩泉,泉不枯竭的共生现象是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沙山环泉,泉映沙山”的景观构成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p> <p class="ql-block"> 鸣沙环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疾风戈壁卷鸣沙,环抱天降玉珰牙。</p><p class="ql-block">世有清泉从不竭。星光映耀万人咤。</p><p class="ql-block"> 方山游子</p> <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沙山化作天然的舞台,月牙泉在一旁静静辉映,数万游客汇聚于此,共同奏响音乐的华章。灯光与星光交织,歌声与风声和鸣,无人机在夜空中变幻出敦煌飞天、沙漠骆驼等绝美图案,仿佛穿越千年,领略古丝绸之路的辉煌。这是一场音乐与文化、自然完美融合的盛宴,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此时此刻,我在沙山脚下,望着山上闪烁着的灯光,合着他们的歌声,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张掖丹霞地貌</i></p> <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大自然的调色盘 🎨</p><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有一处令人心醉神迷的奇观——七彩丹霞。它像是一幅泼洒了万千色彩的巨幅油画,层叠的岩壁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橙、白交织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艺术品。徒步其中,耳畔是微风拂过沙石的低语,眼前是延绵不绝的壮丽景色,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登上高处远眺,七彩丹霞如梦似幻,像极了童话世界中的仙境。每一步都像是踏入了不同的时空,每一眼都是一场视觉盛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天地间的辽阔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 雨后初晴的丹霞更加鲜艳夺目,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姿态悄然绽放在我们眼前,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场视觉盛宴!只是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这次被我们幸运地赶上了!</p> <p class="ql-block"> 张掖丹霞地貌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2亿多年前,古湖泊、河流沉积形成了不同成分的砂岩、砾岩。山丘起伏、沟谷纵横,宛如彩色油画。张掖七彩丹霞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顶级,很难有景观能完全超越它这种“上帝调色盘”般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祁连山大草原</i></p> <p class="ql-block"> 祁连山大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及甘肃与青海交界处的祁连山腹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主峰素珠连峰高达5564米。这里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融雪滋养着黑河、疏勒河等水系,孕育出广袤的草甸草原,夏季绿草如茵、野花遍野,牦牛、羊群点缀其间,冬季则银装素裹,尽显苍茫壮美,被誉为“东方小瑞士”。</p> <p class="ql-block"> 岗什卡雪峰(Gangshka Snow Peak),位于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主峰海拔5254.5米,因常年积雪、银光熠熠,宛如玉龙盘踞而得名。作为“人生第一座雪山”的热门攀登地,其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省会西宁仅165公里,距门源县城55公里,是国内少有的“离城市最近的5000米级雪峰”,兼具高海拔挑战性与便捷性。其山体古冰川遗迹显著,集冰、雪、碎石和少量岩壁于一体,为登山爱好者提供了多样的攀登线路,尤其适合初入门的探险者体验高海拔攀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方来的年轻人,跳进这北方的旷野,像把自己投进蓝与白的诗里。岗什卡的雪是天上泼下的糖霜,草原是大地摊开的绿毯,风一吹,连欢呼都被染成自由的形状——原来有些辽阔,是要亲自跳进其中,才懂它为何能让心跳都跟着敞亮。</p> <p class="ql-block"> 岗什卡雪峰怀抱中,两颗湛蓝的心形湖泊紧紧相依,湖水悠悠相连,涟漪交织出爱的密语,这便是岗什卡的连心湖</p> <p class="ql-block"> 岗什卡雪峰以其“雄奇、纯净、可达”的特质,成为连接自然探索与人文体验的独特窗口,展现着青海“山宗水源”的大美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俄堡镇,最美9号公路。</p> <p class="ql-block"> 九月五日下午,我们环游了三千多公里大圈又回到了西宁,那个逐梦之旅的起点,也是此次旅程的终点!</p><p class="ql-block"> 这八天,我们尽情享受了整个旅程的快乐!所有最美的风景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