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5日上午我们坐地铁参观完从地铁车站出来以后,乘坐大巴士就直接到斯德哥尔摩老城区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国王花园(Kungsträdgården)地铁站的地面出入口所在建筑。</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国王花园区域,是斯德哥尔摩地铁蓝线的重要站点之一。该地铁站以“地下艺术博物馆”闻名,而图中展示的是其地面入口建筑(通常与周边商业建筑整合),入口标识清晰显示“KUNGSTRÄDGÅRDEN”(国王花园的瑞典语名称)</p> <p class="ql-block">这个景点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王宫广场(Slottsbacken),具体是广场上的古斯塔夫三世方尖碑。</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的王宫区域,紧邻瑞典王宫与斯德哥尔摩大教堂(Storkyrkan)。这座方尖碑建于1800年,是为纪念斯德哥尔摩市民在瑞俄战争中对王室的支持而建,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城市街道坐标的“几何中心”(全城街道编号以它为基准)。</p><p class="ql-block"> 王宫广场本身是老城的核心地标之一,常作为王宫卫兵交接仪式的举办场地,周边聚集了大教堂、诺贝尔博物馆等知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瑞典语:Storkyrkan),正式名称为“圣尼古拉教堂(Sankt Nikolai kyrka)”。</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的核心区域,紧邻瑞典王宫,是斯德哥尔摩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3世纪)。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外墙呈现独特的淡粉色(后期翻修后的配色),是老城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是瑞典王室的重要仪式场所:</p><p class="ql-block"> 瑞典国王的加冕、王室婚礼(如2010年维多利亚公主的婚礼)均在此举办;</p><p class="ql-block">内部藏有北欧最大的木质雕塑《圣乔治屠龙》,以及多件中世纪宗教艺术品,历史与艺术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大教堂(Storkyrkan,也称为圣尼古拉教堂)和古斯塔夫三世方尖碑(纪念瑞俄战争)沐浴在晚霞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外观融合了巴洛克与哥特式风格,主体呈现粉色+浅白色的配色,带有标志性的钟楼与圆形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配套景观:教堂前的广场上矗立着),</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王宫(瑞典语:Kungliga Slottet),它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居所(实际王室居住在郊外的卓宁霍姆宫)。</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外观宏伟,装饰有科林斯柱、雕塑等元素,内部融合了洛可可、古典主义等风格。</p><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中世纪(13世纪),最初是军事堡垒;1697年原“三王冠宫”被大火焚毁后,由建筑师小尼科迪默斯·泰辛重建,历经约60年完工(1754年)。</p><p class="ql-block">拥有超过600个房间,是欧洲规模较大的宫殿之一;</p><p class="ql-block">部分区域对游客开放,包含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馆、宝藏展览厅、三王宫</p> <p class="ql-block">Storkyrkan,正式名称为“圣尼古拉教堂”),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它是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3世纪,1306年 consecrated),也是瑞典砖砌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一;外墙为粉色(或暗红色)砖石结构,塔楼为18世纪增建的巴洛克风格,高72米。</p><p class="ql-block">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中心,毗邻斯德哥尔摩王宫,是老城历史建筑群的核心部分。</p><p class="ql-block">曾是瑞典皇室的加冕、婚礼场所(如2010年瑞典王储维多利亚的婚礼),1942年成为斯德哥尔摩教区的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的斯托托格广场(Stortorget),图中彩色建筑是广场周边的历史宅邸,是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区之一,是老城的核心广场。</p><p class="ql-block">17-18世纪的联排建筑,外墙被漆成红、橙、黄等明亮色彩,搭配鹅卵石地面,是北欧最经典的“童话风”建筑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曾是中世纪商贾、贵族的宅邸,如今底层多为咖啡馆、手工艺品店。</p><p class="ql-block">曾是中世纪贸易中心,也是瑞典历史事件“斯德哥尔摩血案”(1520年)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如今是游客打卡圣地,同时也是老城的休闲中心,夏季会举办市集、节庆活动。</p><p class="ql-block"> 它与斯德哥尔摩王宫、大教堂相邻,是老城历史与美学的集中体现,也被认为是《魔女宅急便》街景的灵感来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瑞典语:Storkyrkan),同时图中红色木马是瑞典标志性手工艺品“达拉木马”。</p><p class="ql-block"> 高耸的钟楼是18世纪增建的巴洛克风格,高72米,顶部设有观景平台,可俯瞰老城全景。</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3世纪(1279年),是瑞典王室的皇家教堂,历史上多次举办国王加冕、王室婚礼(如2010年瑞典公主维多利亚的婚礼);</p><p class="ql-block">而图中悬挂的红色木马是达拉木马(Dalahäst),是瑞典传统木雕手工艺品,常作为瑞典文化符号出现在老城的商铺装饰中,也是热门旅游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狮子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的Restaurang Kaffegillet餐厅外,是老城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之一,紧邻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王宫等核心地标),是老城特色商铺的标志性装饰之一。</p><p class="ql-block">属于瑞典传统风格的石狮子雕塑,造型圆润、神态温和(区别于传统中式石狮的威严感),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约与亲和力。</p><p class="ql-block"> 常与瑞典标志性手工艺品达拉木马(上图中红色木马装饰)一同出现,是老城“童话风”街景的组成部分,也代表了瑞典民间艺术与城市景观的融合。也成为游客打卡的特色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石狮(包括王宫前的正式石狮)多为装饰或象征元素,而这尊位于餐厅外的石狮,更偏向于老城街巷的“生活气息”与旅游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正面这个建筑是阿克塞尔·奥克森谢尔纳宫(Axel Oxenstiernas Palace),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是老城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属于矫饰主义(Mannerist)建筑风格,外观以醒目的橙红色墙面搭配浅色石材装饰(窗户、墙角等),立面细节精致,体现了17世纪瑞典贵族建筑的特点。</p><p class="ql-block">由建筑师让·德·拉瓦莱设计,始建于1653年,是为当时的瑞典首相阿克塞尔·奥克森谢尔纳建造的私宅;</p><p class="ql-block">曾作为瑞典中央银行(1668-1680年)的总部,后长期作为贵族宅邸,1935年被列为瑞典国家古迹。</p><p class="ql-block">建筑外观与内部平面布局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2013年由瑞典国家财产局完成外立面翻新;</p><p class="ql-block">如今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历史地标之一,紧邻王宫、大教堂等核心景点,是老城街巷中极具辨识度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它是斯德哥尔摩老城“彩色历史建筑集群”的一部分,也是瑞典17世纪贵族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个场景中的方尖碑+背景建筑,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斯德哥尔摩血案方尖碑”与瑞典司法部大楼,</p><p class="ql-block"> 纪念1520年斯德哥尔摩血案——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邀请瑞典贵族赴宴,随后处决了约82名瑞典贵族、主教等,是瑞典独立运动的导火索之一。</p><p class="ql-block">图中白色花岗岩方尖碑,1800年建成,是老城的历史纪念地标;</p><p class="ql-block">外观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规整、装饰简洁,体现了瑞典政府建筑的庄重性。建筑始建于17世纪,最初是贵族宅邸,后经改造成为政府机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个设施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Källargränd小便池,它是老城“历史与城市生活融合”的独特象征,是瑞典最古老的公共小便池</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890年,距今已有130余年历史,是斯德哥尔摩乃至瑞典现存最古老的公共如厕设施之一。</p><p class="ql-block">最初是为老城证券交易所的商人、贵族设计的“高端公共设施”,因此外观装饰华丽(绿色圆柱+金色装饰),体现了19世纪城市公共服务的精致化设计。</p><p class="ql-block"> 它以“复古又独特的外观”成为老城的网红打卡点,是北欧城市“把实用设施转化为文化景观”的代表——原本功能性的小便池,如今成了游客了解老城生活史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的街道与道路是其“中世纪城市风貌”的核心载体,具有鲜明的历史与中世纪狭窄街巷</p><p class="ql-block"> 街道多为蜿蜒曲折的狭窄小巷(宽度多在2-5米),无规整的网格规划,是中世纪城市“随地形自然生长”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路面普遍采用鹅卵石铺就(材质多为花岗岩),保留了数百年的历史质感,街巷中常见街头艺人、露天咖啡座,兼具“历史景观”与“日常休闲”功能,是斯德哥尔摩“慢生活”的代表区域</p> <p class="ql-block">部分街巷坡度较大(因老城建于丘陵地形)</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侧是3-6层的彩色联排建筑(17-19世纪为主),外墙多为红、黄、橙等暖色调,底层多为商铺/咖啡馆,上层为住宅,形成“街-建筑-生活”的紧密互动;</p> <p class="ql-block">步行优先,老城核心区以步行为主,仅少量街巷允许小型车辆通行,是欧洲保存最完好的“无车化中世纪城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些街道见证了斯德哥尔摩从13世纪贸易小镇到瑞典首都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如今既是世界文化遗产级的历史街区,也是游客体验北欧中世纪城市风情的核心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老城的街道不仅是交通空间,更是“活着的中世纪城市标本”。</p> <p class="ql-block">承载着斯德哥尔摩的历史记忆与当代生活</p> <p class="ql-block">沿途商店旅游产品琳琅满目,非常养眼</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瑞典议会大厦(Riksdagshuset)的拱门入口,对应的街道是Norrbro(北桥街),它并非老城核心区的街巷,而是连接老城与赫尔辛厄岛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议会大厦拱门:是瑞典议会大厦的南侧入口,位于赫尔辛厄岛(Helgeandsholmen),紧邻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北边界;</p><p class="ql-block">是一条横跨Norrström河的桥梁式街道,连接老城的王宫区域与北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是老城与城市北部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 拱门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石材立面装饰有瑞典国徽、狮子雕塑等元素,顶部的“带皇冠的人脸雕塑”是其标志性装饰;</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像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王宫广场,是卡尔十四世·约翰(Karl XIV Johan)的骑马铜像</p><p class="ql-block"> 卡尔十四世·约翰是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的首位君主(1818-1844年在位),他的人生极具传奇性:</p><p class="ql-block"> 出身法国平民,原名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曾是拿破仑麾下的元帅;</p><p class="ql-block">1810年被瑞典议会选为瑞典王储;</p><p class="ql-block">1818年登基为瑞典国王(称“卡尔十四世”),同时成为挪威国王(称“约翰一世”),开创了延续至今的贝尔纳多特王朝。</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设计创作者:由瑞典雕塑家本特·埃兰德·福格尔贝里(Bengt Erland Fogelberg)设计;</p><p class="ql-block">1854年落成建成,正值瑞典-挪威联盟40周年;</p><p class="ql-block">雕像为青铜材质,展现卡尔十四世骑在骏马上、手持指挥棒的形象,底座为卡拉拉大理石材质,刻有其名字及统治相关信息。</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代表了瑞典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与国际融合(法国元帅成为瑞典国王);</p><p class="ql-block">是斯德哥尔摩王宫广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与王宫建筑、卫兵换岗仪式共同构成瑞典王室文化的展示窗口。</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座雕像仍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热门打卡点,也承载着瑞典近代王权与国家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王宫(Kungliga Slottet),位于斯德哥尔摩王宫广场,是瑞典王室的官方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像是斯德哥尔摩的古斯塔夫三世雕像(Statue of Gustav III),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王宫附近(Skeppsbron区域)。</p><p class="ql-block"> 雕像纪念的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46-1792),他是瑞典历史上推行文化复兴、强化王权的重要君主。</p><p class="ql-block">由瑞典雕塑家约翰·托比亚斯·塞尔格尔(Johan Tobias Sergel)设计,于1808年正式落成。</p><p class="ql-block">地处斯德哥尔摩老城核心区域,紧邻王宫与海滨,是当地历史地标之一,也体现了古斯塔夫三世在瑞典文化、政治史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大酒店(Grand Hôtel Stockholm),它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为浅色立面+绿色屋顶,装饰有多个国家的旗帜,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经典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位于斯德哥尔摩 waterfront 区域,紧邻皇宫和老城(Gamla Stan),是当地著名的豪华酒店。</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74年,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知名的高端酒店之一,曾承办过早期诺贝尔奖相关活动,也是众多名人、政要的下榻地。</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是斯德哥尔摩城市景观中极具辨识度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两幢建筑是瑞典议会大厦(Riksdagshuset),位于斯德哥尔摩的赫尔格安岛(Helgeandsholmen),是瑞典议会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属于新巴洛克风格,外观为浅黄/米色立面+深色屋顶,带有古典主义装饰元素(如立柱、檐口),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重要政府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由东翼、西翼等部分组成,图中展示的是其主体建筑的不同立面,广场区域配有现代景观设计(树木、花坛)。</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97年、1905年投入使用,是瑞典国家议会的办公场所,也是斯德哥尔摩的政治地标之一,紧邻皇宫、老城等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是斯德哥尔摩城市政治与历史风貌的代表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歌剧院(Kungliga Operan)。</p><p class="ql-block"> 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古斯塔夫·阿道夫斯广场附近,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外立面带有精致的雕塑装饰,是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瑞典皇家歌剧院始建于18世纪,是瑞典歌剧、芭蕾舞剧的重要演出场所,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老城区周边的经典历史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戏剧剧院(Kungliga Dramatiska Teatern,常简称Dramaten),是瑞典的国家话剧舞台。</p><p class="ql-block"> 瑞典国家级的话剧演出场所,每年上演约1000场戏剧,同时也是培养了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等著名演员的皇家戏剧学院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属于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风格,1908年建成并启用,外观以浅色石材为主,装饰有雕塑、金色细节(如入口门廊),是斯德哥尔摩Nybroplan区域的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其前身可追溯至1788年古斯塔夫三世创立的皇家剧院,后独立为专注话剧的专业剧场,建筑装饰由卡尔·米勒斯等著名艺术家参与设计。</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斯德哥尔摩的Gallerian购物中心,它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标志性商业建筑斯德哥尔摩第一家购物中心,是市中心的商业、餐饮与社交聚集地。</p><p class="ql-block">位于斯德哥尔摩核心区域(地址:Hamngatan 37),1976年开业,如今是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场;</p><p class="ql-block">包含50+店铺、30+餐饮场所,涵盖时尚品牌、美食、屋顶酒吧等,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河道对面的建筑是斯德哥尔摩骑士岛教堂(Riddarholmskyrkan),它是斯德哥尔摩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瑞典皇室的葬礼教堂,也是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部分结构可追溯至13世纪)。</p><p class="ql-block">采用哥特式风格,红砖主体搭配高耸的铸铁尖顶(19世纪重建),是斯德哥尔摩老城天际线的标志性景观;</p><p class="ql-block">自17世纪起,这里是瑞典君主(如古斯塔夫二世、卡尔十二世等)的安葬地,如今仅作为纪念与葬礼场所开放。</p><p class="ql-block">位于骑士岛(Riddarholmen),紧邻斯德哥尔摩老城,是斯德哥尔摩历史核心区的重要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它也是斯德哥尔摩老城周边最醒目的建筑之一,从城市多个角度(包括河道对岸)都能看到其独特的尖顶造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所住的酒店内堂通道,酒店非常大,分A栋楼,B栋楼,C栋楼</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瑞典卡尔斯塔德的普通居民楼(底层为“天龙饭店”),并非知名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是卡尔斯塔德常见的多层居民住宅建筑(通常为公寓楼),底层商铺开设了名为“天龙饭店(RESTAURANG NYA TAIN LOON)”的中餐馆(根据图片文字信息,是辽宁人经营的餐厅)。</p><p class="ql-block">卡尔斯塔德是瑞典韦姆兰省的首府,建筑风格以实用主义的居民楼为主,这类带底层商铺的公寓楼是当地城市风貌的常见组成部分,并非特定历史/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 是卡尔斯塔德普通的城市建筑之一,底层的中餐馆是当地华人餐饮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维纳恩湖(Vänern)是瑞典最大、北欧最大、欧洲第三大的淡水湖,是瑞典南部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生态丰富:拥有30+种淡水鱼(鲑鱼、鳟鱼等),是欧洲优质渔场之一;同时是近50种鸟类(含猛禽、稀有水鸟)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面积约5650平方公里(相当于1.27个中国青海湖),长145公里、宽80公里,最深处106米,湖面海拔44米。</p><p class="ql-block">位于瑞典南部(西约塔兰省、韦姆兰省等地),地处维纳什堡与卡尔斯塔德之间。</p> <p class="ql-block">湖水主要由克拉尔河注入,经约塔河流向西南,最终汇入卡特加特海峡;同时是约塔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运河连通瑞典东西海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后形成:冰川融化后,冰后回弹作用使这片区域形成湖泊,湖中仍保留着冰河时期的稀有物种(如特定淡水蚤类湖域分布2.2万余个岛屿、礁石,湖滨多岩石与森林,南岸地势低平(适宜耕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踏上了挪威的国土了</p> <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的观看 祝大家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