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朝阳街近代建筑群扫街

袁瑜钢

<p class="ql-block">烟台山﹣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烟台近代城市开埠后最早建设的区域,保需有外国领事馆、洋行、教堂以及东海关税务司、烟台邮政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数量众多的近现代建筑。街区较为完整的展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沿海开埠城市的传统格局和邵筑风貌,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历史、中国海防航运史的重要见证地,也是早期沿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地影,具有较亮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东至朝阳街、解放路、海岸路及烟台山东侧海岸线,南至北马路及北马路以南约90-130米处的建筑边界,西至胜利路、瑞成街、烟台东海关验货房旧址西侧及烟台山西侧海岸线,北至烟台山北侧海岸线,保护范国面积58.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东至烟台山东侧海岸线、解放路、烟台山医院西侧围墙,南至北马路及烟台百货公司旧址南侧,西至广东街、海关街、烟台东海关验货房址西侧以及烟台山西侧海岸线,北至烟台山北侧海岸线,面积45.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3.0公顷。</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挪威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烟台邮政局旧址简介</p><p class="ql-block">建于1925年,二层,砖混结构,方形平面,对称式立面,建筑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是烟台有代表性的西式建筑,建筑面积141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878年,烟台成为清政府首次在全国设立五大邮政机构所在地之一.1887年设立烟台邮政总局,管辖山东省内各邮政分局与代办所:1910年改设烟台邮政副总局,1913年改设一等邮政局至1937年,烟台邮政局辖属局、所195个。</p> <p class="ql-block">盎斯洋行旧址</p><p class="ql-block">德在烟台较早开办的商贸经营机构之一,早期经营范围包括花边、绣花等手工艺品和棉纱、花生等土特产品的出口贸易,后期扩大至柞蚕丝及丝织品的出口、航海运输业和保险代理业等,1933年德国纳粹掌权后,业务范围涉猎铜材、钢材、石油等工业产品和军用物资,充当战争工具。</p> <p class="ql-block">顺泰商行旧址</p><p class="ql-block">顺泰街始建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前后,初名新关街,因街西有海关街而得名。1910年因东首建成顺泰商行更名顺泰街,1932年铺设为水泥路面。</p><p class="ql-block">街道历史可追溯至烟台开埠时期,东海关税务司公署曾设于此,1876年李鸿章在此与英国公使签订《烟台条约》。现存东段保留清末原貌,包含顺泰商行旧址、政记轮船公司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西段被部分拆除重建后融入现代功能。沿街建筑融合中西风格,体现开埠时期城市风貌。</p><p class="ql-block">芝罘区地名办确认'顺泰街'为规范名称,'顺太街'系误用。顺泰商行旧址为市级文保单位,该商行曾发行流通15城的银票。</p> <p class="ql-block">福顺德银号旧址</p><p class="ql-block">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由梁善堂创办,初期为汇兑庄,专办汇兑及银号业务,抗日战争前期升为银号。福顺德银号鼎盛时期,分号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尤其在北京城颇负盛名,被视为当地私人金融大户之一,最盛时其究竟有多少资产,一时成为业内之谜。1947年后由于国内法币贬值、物价飞涨,银号逐渐衰落。1950年6月终因周转不灵而停止营业。</p> <p class="ql-block">克利顿饭店旧址简介</p><p class="ql-block">建于1910年,二层,砖面结构,四面坡铁皮瓦屋顶,一层转角大门上方外出拱卷,支托二层凉台,墙角、门窗、山花均方弧形,建筑面积1209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该饭店为俄国人开设,1912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来到烟台,下榻于此,此后该饭店以"孙中山先生下榻处"而名声大振。</p> <p class="ql-block">南洋大药房旧址</p><p class="ql-block">1933年由杨星垣创办,经营有西药原料、化工原料、药品针剂、片剂、油膏、医疗器械和敷料等,多达800余个品种,制售的"康复露"、"愈肤膏"等成药享誉盛名。抗战期间,药房医药器械源源不断支持流入解放区八路军,创办人杨星垣不幸被日本宪兵队抓获并遭受严刑拷打,出狱不久便撒手人寰。</p> <p class="ql-block">五洲大药房旧址</p><p class="ql-block">创办人项松茂;浙江宁波人,中国近代制药业先驱,曾经的西药大王.肥皂大王,产业横夸众多工商业领域,为二十世纪初期上海滩的实业大鳄、商界名流。</p> <p class="ql-block">亨得利眼镜店旧址</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21年,1956年公司合营时改为"永昌"表店,八十年代初是烟台唯一一家钟表眼镜专卖店,主要经营各种座钟、手表、眼镜、缝纫机、钟表零件、修理钟表的工具及缝纫机零件等。1984年改为集体承包经营,恢复"烟台享得利钟表眼镜店"</p> <p class="ql-block">宝时造钟厂旧址</p><p class="ql-block">1915年由李东山创办,为中国首家机械造钟厂。该建筑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更是民族工业的见证,是以机械生产为特征的中国现代制钟业的起点。其所坐落的烟台朝阳街,也借此成为了中国钟表工业的一大转承地,成为了中国现代制钟业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南洋大药房旧址</p><p class="ql-block">1933年由杨星垣创办,经营有西药原料、化工原料、药品针剂、片剂、油膏、医疗器械和敷料等,多达800余个品种,制售的"康复露"、"愈肤膏"等成药享誉盛名。抗战期间,药房医药器械源源不断支持流入解放区八路军,创办人杨星垣不幸被日本宪兵队抓获并遭受严刑拷打,出狱不久便撒手人寰。</p> <p class="ql-block">金城电影院旧址</p><p class="ql-block">1934年由李东山筹资兴建,配备两盘德造放映机,设施豪华,放映好莱坞、派拉蒙等电影公司名片;1938年2月由日伪接收,更名"中华电影院";1945年8月烟台首次解放后,由烟台市文联接管;1947年9月国民党军队侵占烟台时影院关闭;1948年10月烟台二次解放,更名为"新烟台电影院";1950年曾更名"新光电影院",同年底更名"新中国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烟台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烟台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烟台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