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员生涯

杨雨春

<p class="ql-block">  电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熠熠生辉的一束光。它以投影、幻灯、录音、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为载体,传递知识的火种,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一种手段的更新,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电化教育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而我,有幸成为这场变革中的一名践行者——一名平凡却执着的电教员。</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春风吹过嫩江大地,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在第四小学开启电化教育的探索之路。当“电教员”这一崭新而陌生的职责落在我肩上时,我既感荣幸,也深知重任在肩。彼时,电化教育于我们这座小城而言,尚属新兴事物,无经验可循,唯有走出去,向先进取经,方能破局前行。</p><p class="ql-block"> 同年七月,嫩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馆组织全县中小学电教骨干赴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与龙江县第一中学参观学习。在陈连城与赵建文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与来自各校的十二名同仁踏上求知之旅。此行不仅是一次观摩,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在龙江县第一中学的生物课堂上,投影仪将微观世界清晰呈现,知识跃然墙上;在龙沙小学的语文课中,三年级的识字教学借助投影生动演绎,童趣盎然。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未来课堂的模样——技术与教学交融,抽象化为具象,枯燥转为生动。我们一行人深受震撼,心中燃起将电化教育带回嫩江、落地生根的强烈信念。</p><p class="ql-block"> 归来后,陶斯欣主任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详尽分享所见所感。龙沙小学的实践经验,龙江一中的教学智慧,如春雨般滋润着老师们的心田。电化教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成为可学可用的现实路径。学校决定本学期正式启动电化教学试点,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就此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起步维艰,设备匮乏。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亲手制作了一台简易实物投影仪。我以小学语文课文《小猫钓鱼》为蓝本,精心绘制投影片,将故事中的角色与场景一一再现。在年级各班轮播时,孩子们目不转睛,仿佛置身于小猫的池塘边,情感与知识在光影中交融。教学效果之佳,远超预期。</p><p class="ql-block"> 这堂《小猫钓鱼》不仅打动了学生,也赢得了荣誉。它在嫩江县电化教育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继而代表县参加黑河地区竞赛,再获一等奖,最终在黑龙江省电教竞赛中斩获优秀奖,赢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一束光,从此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电化教育的潜力远不止于语文。我们将其拓展至数学、常识、美术、音乐等多学科。在五年级周传智老师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尝试将投影片引入几何教学。通过动态演示图形变换,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可感。实践之后,我们合撰的《投影片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发表于黑龙江省电化教育刊物,并荣获嫩江县科技进步成果奖,为学科融合提供了有力注脚。</p><p class="ql-block"> 从语文到数学,从常识到艺体,电化教学在我校全面开花。每一堂课的尝试,都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每一次光影的闪动,都是教育思维的跃迁。学生更爱学了,教师更会教了,课堂真正“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探索引起了上级关注。黑河地区电教部在我校召开电化教育现场会,来自爱辉、北安、孙吴、德都、逊克等地的教研员与一线教师走进二十一个班级,聆听二十一位教师涵盖语文、数学、常识、美术、音乐、体育的全学科电教课。课堂上光影流转,师生互动热烈,观摩者频频颔首,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学校由此被确立为黑龙江省级电化教育试点校,成为黑河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学校。每个班级配齐投影仪、录音机等设备,教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那一刻,我站在校园里,望着每一间亮着投影光的教室,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自豪。</p><p class="ql-block"> 数年耕耘,终有回响。我所付出的努力,被认可为省级优秀电化教育工作者;我的教学实践,获评地区级优秀教师。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一人,而是属于所有在电教之路上并肩前行的同仁,属于那间简陋却充满希望的电教准备室,属于每一节用心打磨的投影课。</p><p class="ql-block"> 回望来路,从一台自制投影仪到全省试点校,从一人摸索到全校共进,我以一名电教员的身份,亲历并推动了一场教育的微光革命。电教之路,仍在延伸;而我,愿继续做那执灯的人,在三尺讲台之外,点亮更多求知的眼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