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转载自公众号:海南众智医疗联合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窄巷斜照,斑驳老屋的木门“砰”地关上,这曾是7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卓大爷对世界的防御。十余年病痛折磨,几亩槟榔地撑起的清贫家,让这位琼中上安乡南托村偏远山区的老人像困兽般隔绝一切,连善意的问候都以长棍相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长征服务点李社工和其他工作人员从未气馁,坚持爬山涉水去探访卓大爷的脚步从未停歇。一次次带着水果的看望,一遍遍无关病情的闲聊,从槟榔价格到邻里琐事,耐心如春日暖阳,渐次融化坚冰。当卓大爷侧身让工作人员进入家门的那一刻,客厅里整齐码放的药盒,是他无声的接纳;主动询问药效的话语,是心锁弹开的轻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巷口的寻常招呼,到畅谈年轻时的红色摩托,再到清晨巷子里坚定的慢跑,卓大爷的世界逐渐亮起来。当每次集中康复训练时,他总是认真跟着做好每一个动作,与病友坦然交流药效......他早已不见昔日的戒备,曾经用来防人的长棍,如今成了他山路行走的拐杖;眉宇间的阴云,也在李社工的陪伴中消散在山风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们比我嫁出去的女儿还要来得勤。” 简单朴实的话语,是老人对李社工最真挚的认可。从此每一次的探访,卓大爷都会主动拉着李社工并肩而坐,像老友般畅谈过往,老屋的光影里,满是跨越隔阂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段用坚守书写的帮扶故事。李社工用耐心与真诚,为困境老人推开了一扇窗,让阳光照亮了曾经灰暗的生命旅程,也诠释了长征服务点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与温度。 有些门,需要用爱与坚持去叩开,而一旦打开,光便会永远停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