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12号

陈玲菊+42264213

<p class="ql-block">外滩12号大楼原名汇丰银行大楼。1865年,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初址在今南京路外滩的汇中饭店旧址。1874年,因业务扩张,迁至福州路外滩。1921年5月,汇丰银行在外滩动工兴建新楼,1923年6月竣工。大楼占地9338平方米,是当时外滩占地最多、体量最大的建筑,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楼的大门两侧的铜狮子,一只张口叫Stephen,一只闭口叫Stitt,寓意银行吐纳资金,在英国铸造,原版模具就地销毁,是汇丰银行的重要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1955年,汇丰银行撤出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进驻办公,大楼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福州路12号(浦发银行边门)</p> <p class="ql-block">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将其作为总部驻地至今。</p> <p class="ql-block">外滩12号大楼的壁画位于八角亭穹顶,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是大楼内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壁画由英国画师出稿,意大利工匠采用威尼斯马赛克工艺,用硬币大小的不规则彩色马赛克镶拼而成,历经近百年仍色彩鲜艳。</p><p class="ql-block">壁画共分三层,上层是太阳神图案及丰收女神的故事,取自古希腊神话;中层是12星座图;下层描绘了汇丰银行在上海、香港、伦敦等8个城市的分行,以各处分行的建筑物为背景,并以8位天神为象征,展现了汇丰银行的全球布局。</p> <p class="ql-block">在八幅壁画之间的柱头上方,刻有英文单词“ALL MEN ARE BROTHERS WITHIN THE FOUR SEAS”,即“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八角厅马赛克壁画的下方,八扇外环拱卷门的两侧,各有一幅古希腊人物神像,分别代表着银行家和银行职员应具备的知识、坚韧、正直等十六种品质和素养。</p> <p class="ql-block">这幢大楼前后厅共有各种柱子78根,包括圆形柱18根,方形柱60根,方形柱配以圆形柱,似有天圆地方之义。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这4根相对应的意大利大理石圆柱,它们通体实心,没有任何接缝,每根圆柱高7米,重约7吨,直径1米,只作装饰之用,并不是承重柱。据法国卢浮宫艺术总监透露:目前世界上仅有6根完整大理石石柱,有2根在巴黎的卢浮宫,其余4根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么大面积整块的水晶玻璃极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看上去像一把剪刀的是"剪刀楼梯",中心部位镶嵌着浦发银行的行徽。</p><p class="ql-block">上方的时钟称为母钟,其内部的机芯带动了整幢大楼12个子钟的运转,所以被称为"子母钟"。</p> <p class="ql-block">拱形门上方“子钟”之一</p> <p class="ql-block">浏览外滩12号,赏心悦目,享受艺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