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亚子山头的那条长龙

冯彬

<h3> 民国初年的旬阳南区,风里总裹挟着不安。那时节,民间兴起了过神坛,本应是祈求平安的香火地,却成了乡民的噩梦。那些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与土匪无异。庙亚子塘码沟脑成了他们的巢穴,而在小神河一带,那时还唤作武靖乡。<br><br> 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秋日,秦家亚子的乡绅黄普升被掳了去。黄家上下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这时,住在台子的另一位乡绅秦世豪站了出来——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财主,整片乡土都有他家的田产。因着秦黄两家正要结亲,秦世豪便请出了我们的先祖冯荣华。<br><br> 冯公那时已是冯家族长,名望传遍四乡八里。他二话不说,单枪匹马就往塘码沟去。正是秋种时节,八里坡的山垄间满是弯腰劳作的乡亲。大家看见冯公独自往山上去,纷纷放下农活,抄起手边的拌锄、薅耙、镰刀,默默跟了上去。不多时,庙亚子山头上便站满了人,远远望去,像一条沉默的长龙盘踞在山脊上。<br><br> 乡邻们站在山坡上,望着冯公独自走向神坛据点的身影,低声议论着:“这下黄普升有救了。”<br><br> 神坛的头目从寨门里望出去,看见满山遍野的人影,在秋日的逆光里,那些农具竟像是扛在肩上的长枪。他们慌了神,以为是官兵来剿,在仓皇逃离前,竟将我们的先祖杀害了。<br><br>  冯公就这样去了,为了救乡邻,把自己永远留在了那个秋天。秦家请人将他的遗体拾回,用最上等的绫罗细细包裹,请来先生做法事,香火整整燃了七天七夜。先葬在秦家亚子下面,直到我祖太婆过世后,才将二人一同迁葬到陈家湾的竹园大坪。<br><br>  如今每当我走过那片竹园,总仿佛还能看见那个秋日,看见先祖独自上山的背影,看见满山乡邻期盼的眼神,看见一个时代里最朴素的勇气与担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