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人生冷暖》(2)第二部 再版

周俊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容摘要</p><p class="ql-block">本章很纪实,是当时的仙桃镇整体格局的表现,同时也真实的记录了县招待所里的基本情况。现在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昔日的景象已成为了珍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载阳跳出农门当了炊事员,这里大多数都是刚进来的年轻人,大家相处一起其乐融融。巧的是在这里会到了十几年前的初中同学,而现在成了炊事班的同事,人生际遇,令人唏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新朋旧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吃了早饭以后,载阳有点依恋难舍的从家里出来,紧紧地把丰丰抱在怀里,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小丰用他的婴语与他叽哩哇啦地不停地说着,好像知道他的爸爸要出远门了,再也不能天天抱着逗他玩了似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盯着载阳一个劲地看,好像要把这个天天逗他玩的人记清楚,免得时间长了就不认识他了。</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虽然觉得有些不舍,但不舍也总得是要舍的,如鸾接过了丰丰,丰丰还侧过脑袋来看他。载阳又把巧云抱着,说:“巧云在家里要听爹爹婆婆和妈妈的话,要引弟弟玩,爸爸回来休息时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p><p class="ql-block">巧云点着头说:“我要吃芝麻饼子。”</p><p class="ql-block">载阳忙说:“只要你乖,不惹爹爹婆婆和妈妈生气,爸爸一定给你买好多黄石的芝麻饼子回来。”</p><p class="ql-block">载强牵着哥哥的手,说:“我要跟你到仙桃去玩,去看电影。”</p><p class="ql-block">载强五六岁的时候,载阳到人民医院看鼻炎,曾经有两次带载强到仙桃去玩过,在好吃街吃过饭,经过县革委会大礼堂时,里面正在放电影,载强想看电影,可是因为要赶回家来,就说:“今天不行,看了电影就回不去了,以后我们有空了再来看电影,好不好?"没有想到他依然还记得这个事。</p><p class="ql-block">载阳说:“你马上就要开学了,今天不能带你去,哥以后就在仙桃上班,多的是机会,等你放暑假了哥就带你去仙桃玩。”</p><p class="ql-block">和家里人一一告别以后,载阳就在村子前面骑着自行车,来到了私网湾中间通往汉沙公路的大路,经过在这里工作了九年多的周帮油厂,侧头看了一下厂内的情景,那座九十匹马力的动力机依然嗡嗡的响着,榨油车间里飘出来芝麻油的香气,东头的厨房里他最好的朋友望林哥可能正在忙着准备厂里工人们的午餐。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都丢在了这里,想起从前的一些往事,心里感慨万千。自行车上了汉沙公路后向西而去。</p><p class="ql-block">到了长埫口粮所,岳父对载阳说:“你把东西放在我这里,去区政府找办公室主任方寰宇叔叔,叫他把你招工的档案材料和户口迁移手续给你,你带着这些就可以去招待所报到了。”</p><p class="ql-block">原来他所有的入职、户口迁移手续方主任都给他办理好了。载阳就来到了区政府办公室,问工作人员方主任在哪里办公?一个年轻小伙子把他引到里面的一间办公室,对里面一位约四十多岁的男人说:“方主任,有人找你。”</p><p class="ql-block">方主任从案头上抬起头来,问:“你是载阳吧?”</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觉得有点奇怪,自己从没有见过方主任,他怎么知道是自己?就说:“方叔你好!我是载阳,您认得我呀?”</p><p class="ql-block">方主任笑着说:“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呢?这几天我天天跟你打交道,为你填表,做档案材料,办户口、粮油关系的迁移手续,你的照片我天天都在看,你说我会不会认识你呢?”</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非常感激,真诚地说:“感谢方叔您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您的大恩大德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今后您到仙桃了我请您吃饭。”</p><p class="ql-block">方主任笑着说:“有机会了一定去叨扰你的,只要你不嫌我去的勤了讨厌我!”</p><p class="ql-block">载阳说:“怎么会呢?只要您愿意,哪怕您天天去我都会热情地安置您!”</p><p class="ql-block">方主任从抽屉里拿出来一份盖有骑缝章的档案袋,递给载阳说:这是你所有的档案材料,你去招待所把这交给他们负责人就行了。"</p><p class="ql-block">载阳连声道着谢谢。方主任说:“载阳你在这里稍微坐一会,你还有一个同伴马上就来,她来了你和她有个伴一起去。”</p><p class="ql-block">载阳听说还有一个同伴,就在方主任的办公室里坐着等,没有什么事就从报架子上拿着报纸浏览起来。</p><p class="ql-block">不到十分钟,办公室里进来了一位非常漂亮时尚的年轻姑娘,方主任忙笑着说:“姣媚你来了,你有一个伴在这里等你一同去。”</p><p class="ql-block">方主任又对载阳说:“这个是你的同伴,今后就是你的同事了,她叫邓姣媚。”</p><p class="ql-block">载阳站了起来向她点了一个头,方主任把另外一份同样的档案袋给的姣媚了,说:“你们两个可以走了,路上互相照应一点。”</p><p class="ql-block">两人感谢了方主任,从区政府出来,载阳说:“我还有点东西在粮所里,我去拿一下,你是在路上等我,还是和我一起去粮所了然后我们一起走?”</p><p class="ql-block">娇媚说:“我就和你一起去吧。”</p><p class="ql-block">到粮管所拿上了自己的行李,岳父问道:“这个伢是哪个?”</p><p class="ql-block">邓姣媚倒挺大方,说:“我是八潭的邓娇媚,这次和载阳一起被招工的。”</p><p class="ql-block">岳父笑着说:“那好啊,你们同伴,今后多互相关照一下。”</p><p class="ql-block">载阳和姣媚一人一辆自行车往仙桃而去,不知道为什么,路上两人都没有什么话。载阳生性胆小,像这种漂亮时尚的姑娘自己是不敢招惹的,免得日后又惹一些什么麻烦事来。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心理屏障,连各自的情况都懒得介绍得,就像是两个不认识的人,一前一后相向而行。</p><p class="ql-block">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仙桃,从大新路往北,拐弯是四清河路,在县革命委会的后门口前面是招待所的正门,门口挂着沔阳县革命委会招待所的白底黑字的牌子。经人指点,找到了招待所办公室,交了自己的档案材料。接待他们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据介绍叫王厚成,是招待所的办公室主任兼人事股长。为他们办理了入职手续,并告诉了他们各自的宿舍位置,以及吃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招待所过去载阳来仙桃时在这里住宿过两次,对这里的环境还是有所了解的。在七十年代初期,仙桃镇主要有一横一竖两条大道。与汉江相傍而行的主街叫解放街,从西头竹货街开始,一直延伸到东头的油榨湾,全长约有四五里路。中间有一条竖路叫大新路,直抵汉沙公路,与解放街形成了一个丁字形。在大新路的中间,有一条小河叫四清河,从汉江的欧湾一直蜿蜒穿过仙桃城区,最后在汉边的何湾村里入汉江。过去四清河水很干净,里面看得见有水草,还有鱼虾在里面游弋。后来沔阳中学在上游办了一个校办造纸厂,把废水直接排进了四清河,从此四清河水一片乌黑,时而还散发着一股臭气。</p><p class="ql-block">以前的仙桃镇的城区范围北从汉江起南至四清河。西从汉江边的竹货街东到油榨湾,四清河以南都是郊区了。五二年县政府从沔阳古城搬到仙桃以后,县政府就设在后来的邮政局那里,因办公条件太差,地方又太窄小,县政府就往南开辟了大新路一条新道,县委、县政府就在大新路中间选择了一块方方正正的地皮建起了委、府大院。北面余下一块三角地带,就在那里建了一所招待所。</p><p class="ql-block">这招待所就处在了四清河与大新路交汇的那块夹角。面临大新路的是一栋平房,是招待所的大饭厅,饭厅后面是厨房,从厨房往西边是一排小平房,做了部分职工的宿舍和杂物间,再往西走是开水房,开水房西边是招待所的一个大厕所。</p><p class="ql-block">与北边的这一排建筑相对的是招待所的客房,座落在招待所的中间部位,是一栋从东往西的两层楼房,中间开了一个门经过一个院子,到东边来就是吃饭的大饭厅了。这栋客房楼是一九五八年时大跃进产物,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建起了。楼房中间是走廊,每层有客房七八十间,两头还有几间通房,每间里面可以住二十多人。二楼是木质楼板,楼板涂着红油漆。县里开大会时可以容纳住客约七百多人。像县里的四级干部会一千多人,住不下的只好分流到附近的沔阳饭店。</p><p class="ql-block">邓娇媚按照王主任说的去找自己的寝室,女生宿舍就在大门进来的一排二层的楼房里。王厚成引着载阳从开水房旁边的一个门里进去,靠北边有一个小房,里面有三张单人床,里面的两张床已经有了人住,迎着房门的一张床空着。王主任说:“小周,你就在这张床上睡了。那边是小徐和小王,他们是贫宣队进来的,目前暂时在厨房里帮厨。”</p><p class="ql-block">随后王厚成引着载阳到后面厨房里去吃了中饭,他对打饭的师傅说:“尹师傅,这是新来的小周,您郎打点饭他吃。”</p><p class="ql-block">载阳问:“王主任,在哪里买饭票?”</p><p class="ql-block">王厚成笑着说:“你们在这里吃饭不要钱,每月从你们的工资里扣九块钱作为生活费,岔到吃。”</p><p class="ql-block">在厨房里吃了饭,载阳回到自己的寝室,这时候,房间里的那两个同房已经来了,一个问:“你是新来的炊事员学徒工吧?你叫么事?”</p><p class="ql-block">载阳说:“我叫周载阳,刚来。”</p><p class="ql-block">西边床的那个说:“我叫王志强,他叫余之庆,你应该是我们的小老弟吧?”</p><p class="ql-block">载阳笑着说:“未必,说不定我是你们的老大哥!”</p><p class="ql-block">余之庆不服气地说:“你看到还没有二十岁,怎会比我们大?”</p><p class="ql-block">载阳说:“我是戊子的,婚都结了,是不是比你们大?”</p><p class="ql-block">王志强诧异道:“那你不有二十三、四了,你这大年纪像哪把你招进来了的?”</p><p class="ql-block">载阳笑着说:“可能是招炊事员不好招,就把年龄放宽了些吧?”</p><p class="ql-block">余之庆说:“你肯定是开后门进来的!"</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一楞,这说话还不能随便瞎说,要不然弄出麻烦来了倒不好,怪不得老人说的,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初来乍到,对别人什么都不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点底子都倒出来呢?只好说:“我一个农村里的人,找哪个去开后门呀?当个炊事员都还要开后门吧?”</p><p class="ql-block">王志强说:“你以为当炊事员就不开后门呀?你这进了县城,是吃商品粮的国家编制的正式职工,还是直属县革委会管的招待所,这条件还蛮差吧?”</p><p class="ql-block">载阳笑着说:“我还不觉得呢,这不还检了一个宝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载阳在寝室里把床铺好了,自己从家里没有带枕头来,只好把那个装衣服的帆布提包当枕头了。收拾好之后,就在床上躺着休息了一会。</p><p class="ql-block">他想自己应该去找那个副所长哥哥报个到了,就问同房的那两个:“你们晓不晓得周所长在哪里办公呀?”</p><p class="ql-block">王志强问:“你认识周所长啊?”</p><p class="ql-block">载阳说:“不认识。”</p><p class="ql-block">余之庆不相信地说:“你们都姓周,又都是长埫口那边的人,你怎么会不认识他呢?"</p><p class="ql-block">载阳说:“我连他长的一个么样子都没见过,怎么会认识他呢?姓周的多得很,周总理也姓周。”</p><p class="ql-block">王志强说:“那个长得瘦瘦的像猴子一样的人就是他,他一天到黑都在厨房里,你到厨房里就可以找到他了。”</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觉得有点奇怪,问:“他不是当副所长吗?怎么一天到黑都在厨房里?”</p><p class="ql-block">余之庆笑着说:“他哪里像一个所长,就是一个厨房里的大总管,随么事他都要管一下的。”</p><p class="ql-block">载阳没有再和他们说什么,就到厨房里去找本家这个还不认识自己的宗亲哥哥。</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县里正在召开全县农村的四级干部工作大会,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以上的干部都来了,有一千多人,分住在招待所和沔阳饭店两家。今天是大会报到的日子,县委、政府办公室的有关领导都住进了招待所、饭店,在两边接待单位负责处理一些会前的有关问题。</p><p class="ql-block">载阳来到了厨房,果然就看见了本家那个哥哥在厨房里忙着,他穿的很朴素,一条蓝毕其布的中山服上衣,罩着里面一件单薄的棉袄,罩衣有一点皱皱巴巴的样子。下身一条深灰色的裤子,脚里穿着一双解放牌的绿色球鞋。他如果再穿上一件厨师的工作服,就完全是一个大师傅了。只是那一对眼睛格外的精神,在瘦削的脸庞上显得格外的有神彩,展示了他精明能干的性格特征。</p><p class="ql-block">载阳走向他,喊了一声:“周所长,你好!我是周载阳,今天来报到了。”</p><p class="ql-block">周所长应该是已经知道了这个本家兄弟的,就说:“你来了,今天你刚来,先休息一下,上街把一些生活必需品都买到,明天早上了就来这里上班。”</p><p class="ql-block">载阳说:“那周所长你忙,我先出去了。”</p><p class="ql-block">说后就真的出了招待所大门,上四清河路拐弯过了四清河上的水泥桥,路右边是工人文化宫,里面有篮球场还有一些健身器材;路左边是革委会大礼堂,载阳在里面曾看过电影。上爱民路到解放街,在与共青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是当时仙桃镇的标志性建筑,两层楼的解放街中心百货商场,进去买了毛巾肥皂、牙膏牙刷,又想起来了买了一条枕巾,以便放在那提包上代替枕头用。知道自己在厨房里做事容易龌龊,还买了一块香皂。觉得时间还有点宽余,就在这百货商场里到处逛了一会,然后拿着买的东西回来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上班,来到了厨房,这里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忙碌,载阳正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的时候,只见周所长从饭厅里进来到了厨房,看见了载阳,随手拿了一条围腰,往载阳的脖子上一挂,说:“端菜去!”</p><p class="ql-block">载阳看到有很多年纪有大有小的女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木托盘,在一个矮矮胖胖的大家都叫他金班长的那里装上了菜。托盘上一层可以放六盘菜,上面还加一层放三盘,一起九盘菜,力气大的上面码三层十一个盘子,往饭厅里送去,放在已摆好了碗筷的饭桌子上。载阳把围腰系好后,随手拿了一个托盘,就跟着那些人来到金班长那里,那案板上早就堆着打好了菜的搪瓷盘子,什么肉炒干子、酱萝卜、炒苞菜、凉拌藕片,另加一盘八个肉包子,一盘八个馒头,把这些东西都搬上桌,饭厅很大,往前走有二十多张餐桌,横着有五排,中间走道上分放着几大桶稀饭。整个大饭厅里共有近百张饭桌,从头一直搬到尾,两手端着十一个盘子的木托盘,载阳则开始还无所谓,到后来觉得这托盘越来越重,有点力不可支了。加上早晨上班就没有进食,此时饥肠辘辘,浑身上下一点劲都没有。没有劲也得要坚持着,载阳看到,在这端菜的人中,除了自己一个男的,其余的都是女的,并且还有几个三四十岁中年妇女。但她们丝毫不觉得累,还笑意盈盈的,忙得十分起劲。</p><p class="ql-block">自己觉得有点沮丧,说的好听,什么进了县城参加工作?什么吃上了商品粮跳出了农门,做着这种看似轻松实则累死人的活儿,这比在农村里做事有什么区别?只是不晒太阳罢了,体力上恨不得还要吃亏些,并且油渍马炸的,又没有农村里的空气好,至少在家里时不会挨饿肚。</p><p class="ql-block">一直把饭厅里的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以后,周所长就把饭厅中间的那道大门打开了。此时饭厅外面已经站满了等待吃饭的人群,饭厅大门一打开,人们像汹涌的潮水一样涌入饭厅里。饭厅里一片嗡嗡营营的声音,虽说是人们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大,但因为人太多了,整个大饭厅里如同沸腾了的马群,声音吵得人耳朵都有点发麻。周所长此时亮着他那富有特色的沙哑噪子,指挥着人们进入,并且还不停地调剂着饭厅里各个角落里人的余缺。有五个端菜的妇女从头到尾挨桌收那桌子上的进餐票,一直收上头,然后回来放进金班长案子上的一个小木箱子里。</p><p class="ql-block">此时载阳和饭厅里的工作人员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站在厨房边饭厅的门口,看那些人过早时的热闹场面。不大一会儿功夫,已经有人吃完了开始退场了。过了不久,饭厅里只有稀稀落落的少数人在吃了。这时候周所长又指挥载阳和其他饭厅里的工作人员,又开始收检桌子上的碗筷,用托盘把那些碗筷收拾进来放进一个长方形的大洗碗池里。</p><p class="ql-block">把饭厅碗筷收拾完了以后,一部分人开始擦抹饭桌,抹布脏了在带来的铁桶里的热水中透洗了再继续抹别的桌子,直到把饭厅近百张饭桌擦干净了为止。再把地上的板凳搬到桌子上,开始打扫饭厅地上的垃圾。地扫完了,再把桌子上的板凳放下来摆好,以作好中午进餐的准备。</p><p class="ql-block">载阳此时和另外几个人就在洗碗池里清洗碗筷,长方形的洗碗池里氤氲着腾腾的热气,由于碗筷太多,一洗就是一个多小时,手在那热水里泡的皮肤都松软了变了色。这时候虽说是正月,外面的天气还是很冷,可载阳卷起双袖洗碗,热汽的蒸熏,加上厨房里的温度也高,穿的那件薄棉袄身上都有点发热,但又不方便脱,脱了又怕的受凉,只好一直忍耐着。</p><p class="ql-block">一直工作到九点多钟了才把手里的工作做完,这时候那个矮胖的金班长喊道:“开饭了啊!全体人员都去饭厅里过早。”</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厨房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丢下了手里的事到饭厅里来吃饭。饭厅里早已摆好了四桌,早餐的内容和开会的代表们一个样,四个菜加一个肉包子一个馒头,稀饭桶里是代表们吃剩下来的,可以随便添加。此时载阳已经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一点劲都没有,一直添了两碗稀饭,可是桌子上的菜又没有了。虽说是没有完全吃饱,但又没有什么东西好吃了,只好放下了碗筷。其他人吃了丢下碗筷就走了,载阳和饭厅里的服务人员再去把这几张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放回碗池子里清洗。</p><p class="ql-block">此时载阳才算有了一点空余时间,打量了一下这厨房里的结构。这厨房在招待所的东北角,外面东边是大新路,北边是四清河路。厨房呈长方形,从东往西依次排列着两口炒菜灶,一口专蒸馒头的灶,最西边是蒸饭的灶。</p><p class="ql-block">这蒸饭的灶上有一个近一米三高、一米五直径的大圆甑,从一个门里下后是厨房里的燃料室,每个灶口都堆着谷壳子,有时候是棉壳。蒸饭的有两个人,都是这次来的青工,一个叫陈华新,一个叫汪群发,他们已经顶替了原先做饭的尹师傅、樊师傅,可以独立工作了。</p><p class="ql-block">这锅里的水烧开以后,就把淘洗滤干了的大米倒进甑里,盖上甑盖,继续加火升温。过一会后,揭开甑盖,用一个有把的水碗子的木桶往里面泼水,然后用一把铁锨把蒸热的米认真地翻动搅匀,再盖上甑盖子继续蒸,如此泼水翻动两次后这一甑饭也就熟了。这次大会吃饭的人多,他们需得要做满满的一甑饭。</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只听金班长说:“陈华新,这两天多加一点米啊,农村来的支部书记饭量大,你不要搞的饭吃不倒了就麻烦了。”</p><p class="ql-block">陈华新成了蒸饭的师傅了,听了金班长的话,不耐烦地说:“晓得的,晓得的!”</p><p class="ql-block">金班长也不计较他的态度,依然是像一个笑脸的弥勒菩萨一样地说:“你晓得个鬼,等一下饭做不到了该你去沔阳饭店借饭去。”</p><p class="ql-block">紧挨着的是蒸馒头的的专用灶,前后有两口锅,上面座着两副竹蒸笼。离灶不远,是一副白案案板,掌着的师傅是李金生,他是仙桃地区有名的白案师傅,祖传的白案手艺在当地是首出一指。他做的那个稣油翻饺,用烫熟了的面粉叠成一层层的赶成皮,用他特制的馅包好后用油锅慢火炸,炸到金黄色了捞起来,可以安放很长一段时间备用,只有在接待特殊的客人时才可享受他的珍品。自他以后,仙桃仿制他的油酥翻饺那简直是不值一提了,完全没有了李师傅那翻饺的口感。李师傅带了三个徒弟,一个涂宏发、一个陈仕雄,还有一个叫林忠泽,也是和载阳这次招工来的,不过他们去年就来了,比他要早三四个月,现在已经可以顶班上了。</p><p class="ql-block">挨着的是炒菜的两个灶,掌着的是炊事班的副班长肖锦堂。此人瘦瘦的,高高的个子,一脸忠厚,面带微笑,他也带了三个徒弟。这红案上还有一个师傅叫刘新发,人长得身高马大,腰围起码有一米三以上,圆圆的脸上肉墩墩的,为人也很和善,他的手艺也还是很不错的。</p><p class="ql-block">这炒菜的也有三个青工,一个叫杨长鞭,一个叫黄想清,一个叫李长贵,也都成了熟练工。</p><p class="ql-block">这时候金班长看到载阳没有事干,就说:“你是新来的吧,叫么事?”</p><p class="ql-block">载阳说:“我叫周载阳。”</p><p class="ql-block">金班长说:“你这时暂没得么事了,你跟我来一下。”</p><p class="ql-block">载阳就跟着金班长从厨房里的一道门出来进入了切菜间。这切菜间是专切素菜的,在厨房南面,东与饭厅相连。这里面有一个大案板,大几个妇女正在有说有笑地切菜,其中有几个年轻点的早上还在饭厅里帮忙。金班长对里面水池边洗菜的一个老头说:“樊师傅,给你派一个人来跟你帮一下忙,不要老喊什么腰疼腰疼的,吃亏的事就叫小周帮你搞一下。”</p><p class="ql-block">樊师傅也是一个白白胖胖的老头,听说给自己加了一个人帮忙,忙喜滋滋地说:“谢谢金班长的照顾!”</p><p class="ql-block">金班长回厨房里去了,樊师傅对载阳说:“你来主要是帮我洗菜,把她们切好了的菜用摊篮装好倒进这边水池子里,在这边池子里先洗一遍后捞起来放进那边池子里再洗一遍,然后捞起来,沥干以后用这个平板拖车送到炒菜的那里,交给他们炒菜的就行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金班长名叫金光道,副班长是肖锦堂,负责食堂里的菜肴安排、制作,保障来客的进餐之需和菜肴的质量。另外还有个管理员!名叫郭万祥,负责食堂里的有关账务和食物管理,具体的工作是每天负责与金班长商量,开出需要购买的物资的品名和数量,交由采购员去购买;检查验收采购员所买的食物价格和数量是否正常?所购物资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每天来客进餐券的清收清理登记,每月与招待所财务室对账,以及厨房里原材料的保管和厨房生产出来的暂时没有使用的食物的收藏和置放。</p><p class="ql-block">食堂里的采购员名叫雷廷玉,每天都要把所需要的食品物资采购回来,满足食堂里的需要。不久以后雷廷玉调到县新华印刷厂去了,就由一位退居二线的原炊事班长黄景华临时代理了。</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就都是一线的生产人员了,自从这次招工以后,年纪比较大的一些师傅们就退居二线了,就分别从事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原来做饭的两个师傅,樊师傅到切菜间洗菜去了,另外一个尹师傅就在临客食堂负责卖饭菜,他忙不过来时黄师傅过来帮忙。</p><p class="ql-block">这次招工进来了十五个人,炊事班十一个,服务班四个。做饭的陈华新、范长群;白案上增添了三个徒弟跟李金生师傅学艺,他们分别是陈仕雄、林忠泽、涂宏发。肖锦堂副班长手下就有李长贵、黄想清、杨长鞭。还有两个分到了二招待所,他们是袁文才、徐秋仿。前面客房部的四个女服务员,她们是梅青仙、刘小丫、林慧萍和邓姣媚。现在他们这一些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唯独周载阳没有具体的分工,只能在厨房里做杂工。</p><p class="ql-block">这十五个人属于一个系统同时招工进来的,但同期的他(她)们却是在去年十一月份就来上班了。周载阳没有搞明白的是,他和邓姣媚怎么会是过了三个多月了以后的第二年的二月份才来?怎么没有和他们一起来?这个事成了一个谜,载阳没有搞清楚,当然他也没有必要去弄清楚了,因为已经既定事实弄清楚了又有何益呢?也就是因为迟来了三个多月,所以以后每次劳动局调整工资时,都是以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参加工作的为准,周载阳和邓娇媚就隔在了外面,所以和他们的工资始终比他们差了一级。</p><p class="ql-block">在他们这十五个人招工之前,招待所进来了几个贫下中农宣传队员,其实也是组织上给予招待所补充新生力量的一个途径。他们有三个男的四个女的。男的是和载阳同寝室的王志强、余之庆以及李澄碧,女的有王敏彤、伍云娣、吴菊香和余明桂。这样招待所大换血进来了二十多个人,完全改变了招待所的人员结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了,各个岗位上基本上全由年轻人占领,显得朝气蓬勃生机满满。</p><p class="ql-block">载阳没有分配岗位,在全县农村四级干部会散会后,载阳就在切菜间落了脚,每天切菜洗菜。这天刚从切菜间出来,碰到了招待所的一把手、所长李生龙,他喊住了载阳,说:“你来帮到做一件事。”</p><p class="ql-block">载阳虽说是见过李所长两次,但还没有直接接触过,忙说:“您郎有么事呀?”</p><p class="ql-block">李所长说:“你去把板车拉过来,在这里等一下。”</p><p class="ql-block">说后就进了厨房,不一会就把李长贵、涂宏发和范长群喊出来了,吩咐道:“你们几个把这一堆竹子还到沔阳饭店去。”</p><p class="ql-block">载阳听说以后就和他们动手把饭厅门口的一堆长竿楠竹往板车上放,其他三人也一起动手,把竹子放好以后,载阳与涂宏发一边一人扶着板车把手往沔阳饭店送去。李所长也亲自跟到到沔阳饭店来,他跟饭店负责人交涉后,就叫载阳他们把竹子放在一块空地上。载阳放下板车扶手,就去卸竹子,因竹子有五六米长,竹子放下来时难免要弹跳几下。没想到李所长竟然大声呵斥道:“你在像哪做事?放个竹子都放不好!”</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觉得有点委屈,又有点莫名其妙,这竹子不像这放又像哪放呢?我积极做事还做错了?他们几个懒懒的站着倒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知道初来乍到不能在领导面前留个不好印象,也就不做声,站在旁边看这竹子究竟是应该怎么放?</p><p class="ql-block">李所长亲自动手示范,喊李长贵帮忙,一人抬一头,然后再轻轻地放下来。没想到李长贵抬的是竹梢子一头,他漫不经心的往地上一丢,李所长这头还没有放,竹梢子那头落地后李所长才放下,竹子放下后还是弹跳了几下。李所长不禁恼火道:“你没有做过事的吧?两个人抬东西要一起放唦!”</p><p class="ql-block">李长贵没有周载阳老实,还嘴道:“一根竹子又没有好重,要两个人抬么事?一个人在中间拿下来放下去不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李所长不做声了,对他们几个人说:“把这竹子放这里了就回去。”</p><p class="ql-block">说完,他自己一个人走了。</p><p class="ql-block">载阳心里觉得这个所长咋么这样呢?简单粗暴,管事还这么具体,看来这个领导也不怎么样!</p><p class="ql-block">四级干部会过后就轻松多了。这一天几个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杨长鞭忽然问载阳:“载阳,你是不是有一个兄弟或是哥哥在彭场读了初中的呀?"</p><p class="ql-block">他这一说,载阳心里记起一点印象来了,这个杨长鞭应该是与自己在彭场初中一(四)班的同班同学,他刚来时就觉得这个人有点面熟,这个名字自己恍惚还记得。读初中那时都还是青葱少年,转眼十年过去了,已都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了,与昔日的面貌已大相庭径。载阳几次想问他,都被自己否定了,怎么会这么巧,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会是自己少年时的同学呢?杨长鞭如今这么一问,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和怀疑是事实了。就笑着说道:“我就是有哥哥和兄弟也不会和我一样叫载阳唦!我老想问你,几次都没有开口,这也真是的,昔日的同学,今日碰巧成了同事了。我那时候在彭场只读了一个一年级,在学校里饿病了,就没有再读了,没有想到你还把我认出来了。”</p><p class="ql-block">长鞭笑着说:“你那时候在学校谈书虽说是时间短,在班里影响可是很大了。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开学第一堂课,向美英老师给我们上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途点名叫你把课文朗读一遍,可当时你还没有领到书,你站起来以后,竟然不慌不忙地把那首诗背下来了。连向老师都惊讶得不得了,一个连书本都没有,她只逐句地讲解了一遍,你就背下来了。全班同学都对你印象可深了。”</p><p class="ql-block">载阳回忆起往事也很高兴,说:“还是你们的记性好,这点事这多年了你们都还记得,我也是佩服你们的了。”</p><p class="ql-block">长鞭说:“不仅仅这个事,我记得你辍学以后不久,在《湖北日报》东湖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诗歌,当时班上不知是哪个同学在学校的《湖北日报》上看到了你的诗歌,把报纸拿到班上念给同学们听,大家都非常感叹,觉得你是一个读书的料子,可惜的是退学太早了。当时的班主任吴明若老师还叫郑学智带信你,要你返校继续读书。”</p><p class="ql-block">载阳说:“还有这事吧?学智的信没有带到,即使是带到了我也不可能再去上学了,我没有你们坚强,实在是在学校里饿怕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彭场初中一(四)班四十几个同学,载阳在招待所除了会到了长鞭在一起同事以外,另外还有一个同学何曾佑从部队复员回来以后,也分派到了县招待所开车子,而这时候长鞭已经调到县革委会行政科去了。再后来调到政府办公室时又会到了一个同班同学钱复牧,这也可算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机缘巧合了。</p><p class="ql-block">载阳现在对工作上的事也已经习惯了,像四级干部这样的大会一年只会开一次,那可是忙得有点天昏地暗的,人一多,领导们又怕出事,就天天在厨房里盯着,不是批评这就是批评那,搞得大家紧张兮兮的。而往往又偏偏出事,搞的不好,不是饭不够吃,就是菜炒少了。到底还是金班长的经验丰富,只要是农村的支部书记来了,开始那两天,餐餐都有一大碗粉蒸肉,那些支部书记开始连蒸肉的汤都拌饭吃了,可是两天以后,肚子里的油水重了,人人的饭量都减了。所以开头那两天,一满甑锅的饭都做不到,只好到沔阳饭店去借饭,因为那边他们接待的人要少得多。再以后几天就不用打这饥荒了,一甑饭还吃不完。</p><p class="ql-block">平时招待所里的会议不断,经常性的有几个会议同时在招待所里召开。有时候伙食标准还不一样。好点的叫中餐,所食用的菜肴是大不一样的。这时候饭厅里得用屏风把他隔断开来,以免吃大餐的混进中餐里去了。至于平时那些百把两百人的会都没有蛮大一会事了。</p><p class="ql-block">载阳现在每天都只是切菜洗菜,洗干净就行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自己觉得很轻松。可是一旦静下来以后,就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不知道这几天长的怎么样?如鸾的奶水够不够,会不会要贴补粮食。那时候的小孩很遭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喝牛奶这回事。如果母乳不够,就只能是把那大米淘洗干净晒干后,用家里的石磨子磨成很细的粉子,在锅里搅成糊糊,喂的小伢吃。载阳听自己的婆婆说,他出世就没有奶吃,三个月过后就开始吃糊糊,吃糊糊就没有再找人讨奶吃了,可以说载阳就是吃糊糊长大的。如鸾在生巧云时奶水很足,足足吃到了十个月才隔奶。现在不知道小丰是不是有奶吃,有奶吃的小孩身体还是要健康多了。每当想起自己的宝贝儿子,心里就莫名其妙的有种抓心挠肝的思念,恨不得丢下工作跑回去看看才好。</p><p class="ql-block">招待所里接待开大会或者是会多的时候,厨房里就得要请很多的临时工,大多数是招待所所在地菜园村里的人,还有的临时工都是招待所人员在仙桃城区里的家属,有几个家属是长年的临时工,如果厨房里事不多了,她们都到前头客房部去洗包被、床单、枕巾、蚊帐,她们基本上一年上头都有事做。</p><p class="ql-block">载阳慢慢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厨房里胖师傅的婆婆都很瘦,瘦师傅的家属都很胖,这好像是上天特意配对安排了的。比如矮胖的金班长的刘婆,体轻如燕,不过肌肉很紧扎,做事有用不完的劲。厨房里最瘦的师傅是李金山,身材出奇的苗条,肚子上一点肉都没有,又没有看见他刻意的减肥什么的,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他就是不胖。而他的婆婆,在招待所里帮工,吃的都是普通的伙食,可是她却出奇的胖,走路都感觉到很吃力的样子。肖班长不胖不瘦,他的老婆向美娟也只是稍微丰满点,也基本上属不胖不瘦型的。最胖的是刘新发师傅,他的婆婆是一个能人,在龙华山居委会当书记,曾经来过一次招待所,载阳看到了的,心里暗暗为这位书记担忧:刘师傅那么胖,体重至少是两百多斤以上,她这么瘦弱的身体,如何承受得了刘师傅那硕大身躯的压力,会不会有一种被压散架爆胎的危险。</p><p class="ql-block">其他的如樊师傅、尹师傅两个大胖子的婆婆也都瘦得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俊春,湖北仙桃人,诗人、书法家。近年来从事长篇小说创作,作品有《外事办公室》、《县府往事》和《人生冷暖》第一部已完稿成书,《人生冷暖》第二部在美篇中再版已将结束。一部反映昔日物资帝国兴衰史的小说《一抹烟霞》已近尾声。近日一部反映民事纠纷案例的系列小说《法行襄江》业已开笔,正在美篇中刊发。敬请广大读友关注支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