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度探究小初教学衔接的差异与联系,聚焦新教材研究、教学内容优化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进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夯实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根基,南宁八中精心策划并承办校际联合大教研活动。10月22日上午,南宁八中与桐棉中学携手联动,联合兄弟学校及周边生源基地校顺利开展了覆盖三大学科、跨学段的“小初衔接教研”展示活动,为校际协作与小初衔接教学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本次教研活动,得到宁明县桐棉中学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周荣臻校长亲自主持带队,率领中层领导及骨干教师组团参会,与各校共研教学。</p> <p class="ql-block">一、活力大课间:运动赋能,点燃成长激情</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共同观摩了南宁八中的大课间活动。不同于传统跑操,这里将跑操与体能训练有机融合,科学的路线编排、精准的强度控制,既兼顾了全体学生的运动需求,又能针对不同体质学生开展个性化训练。整齐的步伐、饱满的精神,展现出八中学子的蓬勃朝气。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强体质,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课堂,实现体育与文化课学习的相互促进,更助力体育成绩提升,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值得在校园中广泛推广。</p> <p class="ql-block">二、语数英教研:精准破局,衔接断层巧贯通</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衔接的主阵地,语数英三科的教研展示,精准戳中“小初衔接”的核心痛点,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范式。小初衔接的“断层”,是阻碍学生平稳过渡的核心难题——小学阶段侧重基础积累与兴趣培养,初中阶段则强调能力进阶与思维深度,这种学段间的“要求差”,常让学生陷入“跟不上”的困境。而课堂,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主阵地。</p> <p class="ql-block">语文:从“感悟”到“思辨”,开启深度阅读之门</p><p class="ql-block"> 语文专场以两部分内容展开:李秀婷老师的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聚焦“生命感悟与成长启迪”,教师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在沉思与讨论中碰撞思维火花,生动诠释了初中语文对“思辨能力”的要求——这正是小学到初中的关键跃升。随后李燕老师的讲座《衔一段书香,渡一程成长》则系统剖析了小初语文教学的“断层”,从阅读策略衔接、思维习惯培养等方面,给出了可落地的解决路径,让小学教师直观理解初中教学的“深度”所在。</p> <p class="ql-block">数学:从“算术”到“代数”,搭建思维进阶阶梯 </p><p class="ql-block"> 黄琵茜老师的数学课《5.1.1从算式到方程》紧扣“六生”课堂理念,教师以学生认知起点为根基,用生活化情境和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自然完成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而肖荐予老师的微讲座《从断层到贯通》更是从课程、中考、学情多维度出发,提出八个“台阶化”衔接策略,既关注知识的连贯性,又重视能力的递进,为破解数学衔接难题提供了完整的实践框架。</p> <p class="ql-block">英语:从“基础”到“运用”,激活语言学习活力 </p><p class="ql-block"> 陆爱绵老师的英语公开课<i>Unit 2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i>以“校园社团招新”为情境,从热身导入、听力初探到小组模拟招新对话,课堂逻辑环环相扣;师生问答、生生互评等互动形式层层递进,氛围热烈高涨,“自主预习生疑、情境导入生趣、合作探究生智、交流分享生乐、应用迁移生能、创新拓展生力”的“六生”课堂理念,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后黄苗艺老师的讲座《精准衔接,助力起航》则深入剖析了小初英语的三大差异——教学目标、知识深浅、学习方式,并结合课例给出具体教学建议,让小学教师明确了“衔接”的发力点,也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平稳起步”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南宁八中此次语数英三科的教研展示,并未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层面,而是直指各学科衔接的具体痛点:语文的“感性感悟”到“理性思辨”如何过渡?数学的“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如何转化?英语的“机械记忆”到“综合运用”如何衔接?每一节公开课、每一场专题讲座,都围绕这些“真问题”展开,通过“课堂实例+策略拆解”的形式,既呈现了初中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为小学教师指明了“提前铺垫”的方向,更给初中教师提供了“缓坡过渡”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小学有衔接、初中有承接”的清晰实践范式,让“断层”不再是学生成长的“绊脚石”,而是变成了可稳步跨越的“进阶梯”。</p> <p class="ql-block">三、管理经验分享:立体协同,构建衔接大体系</p><p class="ql-block"> 杨展鹏副校长做了《双向协同,共筑成长阶梯》的讲座。作为“小初衔接教育”的实践者,我们深知:从小学到初中,不是简单的升学,而是一场学习方式、心理状态与行为习惯的全面转型。面对“陡坡效应”与成长断层,我们构建了“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年级落实”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推行“三线三制”“六无三有”等精细化管理,深化家校共育,推动学科、习惯、心理“三衔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迈过成长的阶梯,在爱与支持中自信启航。</p> <p class="ql-block"> 谢彩虹书记做了《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让学校生活更加美丽》的讲座,以“奋进·卓越”为核心教育理念,全方位分享了学校在管理、质量提升方面的系统实践经验。内容涵盖四大维度:以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强化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三维驱动构建质量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健全学生成长生态,打造“奋进·卓越”德育品牌;注重开放协同,拓展发展格局,完善师资梯队建设。其分享立足学校多年办学积淀,为教育同仁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引发思维碰撞与智慧启迪,展现了打造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高品质学校的前瞻布局。</p> <p class="ql-block"> 桐棉中学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听课,更像是一场充满启发的教学示范。课堂设计精彩纷呈,从情境导入到问题探究,每一个环节都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既能夯实基础知识点,又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表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活动结束后,收集了相关教育教学课件,拟引导全校教师共同学习、借鉴,让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桐棉中学落地生花,从而有效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一场教研,一次成长;一次交流,一份收获。南宁八中此次“小初衔接”教研活动,以“六生”课堂为抓手,从课堂实践到管理体系,从学科突破到整体协同,为小初衔接提供了“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相信更多教育同仁将以此为契机,携手探索学段衔接的新路径,助力每一位学生平稳过渡、卓越成长!</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林清、周春妮</p><p class="ql-block">一稿审核:孙洪霞</p><p class="ql-block">二稿审核:杨展鹏</p><p class="ql-block">三稿审核:谢彩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