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豫晋休闲游第八篇 山西宁武芦芽山风景区游记(马伦草原、情人谷、汾 河源、悬空村、冰洞等)、

杨树志

<p class="ql-block">芦芽山景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万年冰洞、马仑草原、悬崖栈道、石门悬棺、情人谷、天池湖群和汾河源头等核心景点著称,集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于一体,被誉为“北方原始型山水形态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初秋豫晋休闲游第六天2025年9月3日,昨天晚上我们下榻在位于晋北芦芽山景区里宁武县东寨镇的管涔商务酒店,早上八点三十分从酒店出发前往芦芽山景区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下榻的东寨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图,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距离我们住地就有咫尺之遥。</p> <p class="ql-block">东寨镇地处宁武县中部,距宁武县城31千米,著名的芦芽山景区和汾河源就位于东寨镇境内,这是在车上拍摄的几张东寨镇的街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不到五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位于东寨镇北面的芦芽山景区,这是芦芽山景区的游客中心和大门。</p> <p class="ql-block">芦芽山景区荟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系列的旅游产品,是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以芦芽山(太子殿主峰)为中心,包括马仑草原、小芦芽山、万年冰洞、千年地火以及悬崖栈道、天池湖群和情人谷等九大景点等。</p> <p class="ql-block">芦芽山景区分西线(芦芽山、马仑草原、情人谷)和北线(悬崖栈道、万年冰洞、石门悬棺)两条旅游线路,景区大门游客中心均有旅游大巴车前往这些景点,今天我们就是乘景区西线的旅游大巴车前往马伦草原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芦芽山景区马伦草原,这是在马伦草原入口“马伦草原”标识牌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马仑草原简介</p><p class="ql-block">马仑草原亦称黄草梁,分前梁、后梁、猪拱坪三大块,面积将近6000亩,海拔2721米,属于亚高山草甸。因枯枝败叶积累多年,土壤内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为牧草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第四纪冰川晚期和古冰川融化时造成的强烈侵蚀和切割作用留下古高原平面,马仑草原和附近的荷十坪草原为主体的芦芽山亚高山草甸便覆盖在这古老神奇的"冰蚀台面"上。马仑草原与五台山亚高山草甸、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舜王坪亚高山草甸誉为"山西省三大亚高山草甸"。</p> <p class="ql-block">竖立在马伦草原入口的告示栏非常醒目,阅览了一遍,最令人惊讶的是这边原始森林的总林长居然是省委书记和省长,这草原森林的名头和级别也太高了吧!</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前往核心区草原,需要穿越一片茂密原始云杉树林,这是进入林区拍摄的云杉树林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云杉</p><p class="ql-block">云杉为中国特有树种,高可达45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呈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片或稍厚的块片脱落。生长在海拔2400-3600米地带,云杉树干高大通直,节少,材质略轻柔,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鸣性能。</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耸入云的云杉树下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竖立在林间木栈道旁边的景区路标指示牌,马伦草原和芦芽山主峰都在这条道路上。</p> <p class="ql-block">在云杉树林里一路上行约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看到马伦草原出入口的标识指示牌,即将进入著名的亚高山草甸-马伦草原了,心情比较激动。</p> <p class="ql-block">在近马伦草原出入口的云杉树林木栈道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马仑草原位于管涔山顶,海拔高达2712米,这是在草原的入口处竖立着景区发布的“马仑草原景区温馨提示”告示牌:</p><p class="ql-block">欢迎您来到风景如画的马仑草原!在这里,您将被广袤无垠的草原、悠闲自在的牛、马群深深吸引,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请您务必保持与牛、马群的安全距离,切勿擅自靠近或触摸它们。同时,请遵守景区规定,不要离开指定的游览区域,70岁以上、或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游客,为了您的安全考虑,请谨慎选择爬山,感谢您的配合,祝您旅途愉快。</p> <p class="ql-block">进入草原深处站在绿草如茵的草甸上,愉悦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趁兴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树拍张同框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初秋的马伦草原绿草如茵,野花竞放,被形容为“高山之巅的草原盛宴”一点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高山草甸上风云多变,一阵疾风后,天上云层散去晴空万里,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下的草原上一群觅草的牛羊的动人画面,用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来形容此情此景,最恰如其分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仑草原的木栈道,此木栈道全长约8.5公里,蜿蜒穿过整个草原区域,游客可通过木质栈道漫步赏景、拍照留念,栈道是由景区于2008年起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修建,主要用于方便游客游览赏景和减少踩踏破坏草原生态。这是在现场拍摄的马伦草原木栈道和周边风景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观赏马伦草原前梁区域著名的“金龟驮宝”景观,这是在现场马伦草原前梁区域“金龟驮宝”景观片区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金龟驮宝</p><p class="ql-block">实为"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层薄地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在高山、高原和极地多年冻土区均有分布◇因它形状酷似金龟,所以又名"金龟驮宝"。</p> <p class="ql-block">走过马伦草原的前梁区域,我们进入马伦草原的中心区域,这是木栈道三岔路口竖立的景点标识指示牌,前面就是猪拱坪片区。</p> <p class="ql-block">观赏马伦草原著名的“猪拱坪”片区景观,这是在现场马伦草原“猪拱坪”片区冰川期的冰蚀台面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猪拱坪</p><p class="ql-block">猪拱坪是马仑草原(分前梁、后梁、猪拱坪三大块)一部分,俗称猪拱坪。这片高山草坪形成于75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广阔的草甸系冰川期的冰蚀台面。</p> <p class="ql-block">马伦草原西侧木栈道的尽头是一条拾级而上的石阶步道,继续上行就到了马伦的西侧边沿处,这是在现场拍摄的马伦草原西边山岩的石阶步道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马伦草原石笋群片区的登岩石阶步道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石阶步道的最高处竖立着这块“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草梁界”的石碑,马仑草原当地人的名称就叫“黄草梁”,此碑就是马伦草原的界碑,前方仅隔一条数百米的山沟,就是芦芽山的主峰。</p> <p class="ql-block">马伦草原界碑周围是草原的石笋群片区,石笋群观景也是冰川遗迹形成的典型的冻土地貌特征之一,站在石笋群中央的石块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伦草原石笋群片区观景台上拍摄的绿色草原上石笋群景观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离开马伦草原界碑继续上行约30米,我们来到马伦草原的海拔最高的岩顶观景台,此处海拔有2712米,站在岩顶观景台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与马伦草原岩顶观景台隔沟相望的这座山峰就是芦芽山主峰-太子殿山峰‌,此山峰海拔2736米,因山顶建有石砌庙宇“太子殿”而得名。‌该殿为国内海拔最高的石砌建筑之一(除青藏高原外),这是站在岩顶观景台上拍摄的芦芽山主峰太子殿峰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和体力的原因,太子殿峰就不去了,从网上下载一张太子殿山顶的风景照片与大家欣赏一下 弥补些许遗憾啦。</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岩顶观景台上拍摄的芦芽山群峰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岩顶观景台上观赏南侧的冰川遗迹形成的典型的冻土地貌特征之一的热溶湖塘景观,热融湖塘是高原严寒地带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破坏冻土热平衡后形成的地貌景观,表现为密集分布的湖泊群。</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冰川遗迹形成的马伦草原呈现出典型的冻土地貌特征,包含三类独特的形态:首先是我们在前梁片区的冻涨丘,然后就是位于草原西部边缘的石笋群和热溶湖塘,这些自然景观极具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返回景区入口途中拍摄的几张马伦草原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离开马伦草原景区前,在马伦草原芦芽山游牧户外营地标识牌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马伦草原景区的参观游览结束,在景区游客中心乘景交车前往芦芽山情人谷景区。</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四点许,我们乘车来到芦芽山情人谷景区,芦芽山情人谷是芦芽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长约1公里的沟谷因相传曾有坚贞情人在此终成眷属而得名,沟谷内沟谷内花岗岩奇石错落,四季不涸的清泉形成连珠石潭与小瀑布,沟谷整体呈多个"S"形走向,每个转折处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景致。</p> <p class="ql-block">情人谷景区入口大门很有创意,入口正中的“情人谷”标识牌两侧的“高高下下树 河河咚咚泉 ”和“曲曲㳖㳖路 重重叠叠山”楹联,将情人谷美景描述淋漓尽致,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进入情人谷首先是“曲曲㳖㳖”的石径小道,小道依山傍水而建,蜿蜒曲折延伸起伏,入口处宽度仅有不到三米,这是进入情人谷沟后在石径步道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情人谷内溪流名称为“情人溪”,沟内的石径步道就是沿着溪流逆流而上直至沟谷内各处景点,这是在现场拍摄的马伦溪下游段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情人谷除了绚丽多彩的自然山水风景外,还有不少精心创建的人文景观来点缀,这是距离沟谷入口不远处的一幅雕刻在巨石上的“杏花村客栈”命题石刻壁画。</p> <p class="ql-block">情人溪发源于情人谷内深处的芦芽山高山峻岭之上,自上而下水流湍急,在沟内形成无数个壮观的瀑布和水潭,在情人谷石径步道上漫步,可以说是一步一景,步步令人目不暇接,这是在现场拍摄的距离入口不远处的一个溪流瀑布和水潭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沟谷内一处在50米距离连续两个瀑布及水潭的壮观景观,坐在溪流边与此壮观景观同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此处瀑布规模虽小,但很外观很像贵州著名的陡坡塘瀑布,就称它是微缩版的陡坡塘瀑布吧!</p> <p class="ql-block">站在情人谷核心区入口的石径步道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情人谷核心区处的沟谷比较宽敞,在情人溪的两岸均建有观景木栈道,这是竖立在木栈道旁边的景点标识指示牌,情人谷两处最著名的景点就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进入情人谷核心区,观赏情人谷的著名景观-相思潭,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相思潭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相思潭</p><p class="ql-block">幽幽的山谷,涓涓清流,玉璧珠链连贯而下的几个澄碧的小潭,真是让人油然而生无尽的相思,美好的怀想。</p> <p class="ql-block">站在距离相思潭景观不远处的木栈道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相思潭不远处的另一个著名景观-情人潭,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情人潭景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情人潭</p><p class="ql-block">情人潭水深五尺,不及你送我真爱。</p> <p class="ql-block">站在情人潭景观观景台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相思潭和情人潭之间的景观桥-鹊桥,这是在鹊桥前的观景台上拍摄的鹊桥正面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鹊桥,又名乌鹊桥,是传说中鸟神受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感动而派喜鹊去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即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p> <p class="ql-block">站在象征着爱情和友情的鹊桥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情人潭上游瀑布旁边的著名景观-耳语崖,这是在现场拍摄的耳语崖景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耳語崖</p><p class="ql-block">悬崖边,最想听得到的,是情人在你耳边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这是攀登耳语崖景点的狭窄石阶梯道。</p> <p class="ql-block">在著名景观耳语崖下的瀑布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耳语崖山崖下雕刻在巨石上的“借耍带笑好开口 花花插在妹妹头”命题的石刻壁画。</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几位旅友在耳语崖下栈道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返回景区入口途中,欣赏位于木栈道旁边雕刻在巨石上的“过了一座桥桥 抽了一袋烟”命题的石刻壁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返程途中拍摄的近情人谷出口的一段挂壁木栈道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情人谷景区的参观游览结束,离开景区前在景区大门口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六点三十分,我们乘景交车返回芦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芦芽山风景区景大门外“芦芽山”牌坊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全体旅友也在“芦芽山”牌坊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初秋豫晋休闲游第七天2025年9月4日,早上八点三十分,我们来到芦芽山汾河源头景区,芦芽山汾河源头景区位于宁武县东寨镇一公里处,是汾河发源地及国家4A级景区,以自然生态景观和水利文化著称。这是竖立在汾河源景区门口的“汾河源生态保护基地”标识碑。</p> <p class="ql-block">汾河源标识碑后面就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和横跨汾河的灵沼大桥,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汾河源公园灵沼大桥正面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汾河源灵沼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走过灵沼桥就是著名的汾河源头景区。</p> <p class="ql-block">汾河源灵沼桥也是一座观景桥,这是站在灵沼桥上拍摄的汾河上游的河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灵沼桥上拍摄的汾河源公园思源湖的风景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过灵沼桥,游览大道正中耸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汾源胜境”石牌坊,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石牌坊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竖立在石牌坊旁边汾河源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汾河源头简介</p><p class="ql-block">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由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组成。居《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北管涔山"。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汾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了巨大贡献,汾源是三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源头一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灵沼"四个大字,壁上雕有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流淌不绝。汾河源头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这是竖立在石牌坊旁边汾河源景区导览图,景区主要由楼子山(雷鸣寺、魁星阁)、思源广场、汾源阁、思源湖、九龙湖及汾源湖等景点组成。</p> <p class="ql-block">走过汾源胜境牌坊,就可以看到不远处清秀的楼子山,景区著名景点雷鸣寺,魁星阁就屹立在楼子山上,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汾河源景区楼子山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楼子山下的思源广场,观赏位于广场中央位置地面上的汾河流经区域石刻展示图,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石刻图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汾河流域石刻展示图局部近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位于楼子山山脚第一级平台上“汾河源头”标志碑,此标志碑碑文系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题写。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纪念近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汾河源头标志碑</p><p class="ql-block">标志碑高3.8米,碑正面题刻"汾河源头"四字为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题写,碑背面是原宁武县委书记郭新民撰文并书写的《汾源胜境纪铭》全文。碑座上有"宁武八景图"浮雕,体现了宁武古老厚重、灵秀神奇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刻石采用中国十大名砚之一的台砚砚石,由著名画家韩业绘图,高级工艺师高慧勇主刀雕刻,整组浮雕玲珑剔透而不失大气,可称得上是画、雕、诗、石四绝。</p> <p class="ql-block">站在“汾河源头”标志碑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楼子山山脚第二级平台上的“汾河治水”大型浮雕壁画,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浮雕壁画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楼子山山脚第三级平台上的“周代宝鼎”,此鼎系汉武帝元鼎四年于汾阴所得的周鼎,藏于甘泉宫。后用以指象征国祚的宝鼎珍品,这是在现场是在现场拍摄的周代宝鼎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位于楼子山山腰上的雷鸣寺,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在松柏树掩映下的雷鸣寺大门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雷鸣寺</p><p class="ql-block">据考证,雷鸣寺建于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重修于明正德年间,清朝同治年间又重修,曾是晋西北著名的古刹。雷鸣寺坐北朝南,建于半山,最下为戏台。从戏台拾阶而上,登 108 级台阶到山门,山门两侧各以三间房为衬,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山门中轴线上有木牌坊五间,牌坊两侧各建钟楼、鼓楼。一列七间正殿为该寺主体建筑,大殿一间为真武殿,东三间为地藏王菩萨殿,西三间为佛殿。</p> <p class="ql-block">观赏雷鸣寺内的“雷鸣华夏”牌坊,这是在现场拍摄的“雷鸣华夏”牌坊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观赏雷鸣寺内的主殿-大雄宝殿外景,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大雄宝殿外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楼子山参观结束,我们从思源广场沿着汾河畔的游览大道前往汾河源正宗源头汾源阁和汾源灵沼景点。</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楼子山西麓的汾源阁,汾源阁一层的水母殿与外面的灵沼池及汾源湖相通,是汾河的正宗源头,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汾源阁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汾源阁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是广济菩萨殿、汾神殿、水母殿。一层的水母殿与汾源湖相通,殿壁石缝有水溢出,汇入前圆后方之水池。这就是三晋母亲河之正源。</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汾源阁和水母殿大院中的汾源灵沼池,汾源灵沼泉池是汾河的正源,泉水从山脚石滹中涌出形成主水源,其核心景观为泉水出口处的25平方米池塘,池水深度可淹没成人,通过地下暗道从石凿龙口喷泻而出,形成宽阔河道。此处被《山海经》《水经注》等古籍记载为汾河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汾源灵沼</p><p class="ql-block">宁武县古八景之一。汾源水被山西人奉为圣水,终年流淌、冬暖夏凉、甘凉清爽、满心润肺,是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民间传说,汾河圣水可以消灾驱邪、强身健体。</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汾源阁南面的汾源湖,这是在湖边拍摄的汾源湖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思源广场南面的九龙湖,这是在湖边拍摄的九龙湖湖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五十分,在汾河源头景区的参观游览结束,我们同行的十位旅友在汾河源公园标识碑前拍照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三十分许,我们乘车来到芦芽山悬空村景区,这是竖立在悬空村山下公路边的“中国文化历史文化名村-悬空村”大型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简介 </p><p class="ql-block">悬空村内的悬空民居建筑和深山民俗是其主要的旅游特色。悬空村共有三个,分别是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距离很近,都是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真可谓"山上层层桃李花,云烟尽处是人家"。村中房屋皆因崖就势而建,村落东西向,民居南北向,面向连绵群峰,背靠险峻高山。整座村落呈一字型,百米高、近乎垂直三层的民居镶嵌崖壁之上,原始古朴,布局紧凑,错落有致。村里只有20多人居住,莜面、豆面和土豆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偶尔也套野兔和野鸡等,靠采摘当地的野山银盘蘑菇、毛健茶、蕨菜、药材等维持生计,几百年来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大家会不会很好奇?为什么有人在悬崖上建村子呢?这里面又住的是什么人呢?</p><p class="ql-block">相传,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裁于煤山,四皇子逃了出来。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和清王朝的肃查,当年保护皇子的王家祖先,选中了这块进可攻、退可守的风水宝地,在这山间盖起房屋,隐居了下来。当时之所以选择这里立村安居,一方面出于少占耕地,不容易被敌方发现,另一方面是让敌人无法攀爬,生命求得安全保证。</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停车场位于悬空村山下的公路边,进入景区参观需要步行几百米的登山阶道到达山顶的悬空村内,登山道路完全是用原生态的石块砌建而成,这是现场拍摄的悬空村石阶步道的入口段道路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位于芦芽山大山深处,周边的生态自然环境非常不错,进村登山途中拍摄的沿途茂密山林草甸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步行攀登大约十多分钟,我来到位于半山腰的观景平台上,抬眼可以看到悬空村伸出到悬崖外的悬空木栈道和面朝悬崖的第一排寨楼建筑群,支撑栈道的一排排圆木立柱也清晰可见,这是半山腰拍摄的悬空村正立面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半山腰观景台拍摄的悬空村正面东侧的实景照片,照片最东侧是进入悬空村入口的村门寨楼。</p> <p class="ql-block">步行攀登约二十分钟,我们到达位于悬空村悬崖下的马蹄校场,传说这里是当地村民古时操演比武的场地,这是竖立在马蹄广场入口处的路标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马蹄校场</p><p class="ql-block">在悬空古村前的绝壁之下,有一块马蹄形的平整空地,名为马蹄校场,传说是当地村民古时操演比武的场</p> <p class="ql-block">马蹄校场面积还真不小,场地上铺着硕大的石块,周边还有石块砌垒的低矮的界墙,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悬空村马蹄校场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马蹄校场西南隅还有一处简陋的景点,当地人称之为饮马池,这是一处,泉水数百年不竭泉井,这是在现场拍摄的饮马池外观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悬空古村近百米的绝壁之下,有一湾月牙状的清潭,传说为"饮马池",潭水数百年不竭,至今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在马蹄校场东侧出口是进入悬空村入口的的道路,虽然眼前的悬空村近在咫尺,但还需要盘旋两个来回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距离悬空村越来越近了,这是经过村前悬崖瀑布下第一级深水潭时拍摄的悬空村悬崖瀑布和深水潭的风景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第一级瀑布顶部有一条狭窄的步道,从上面道路上走过,就到达悬空村村门寨楼了!</p> <p class="ql-block">坐在深水潭边拍一张与悬崖瀑布合影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全体旅友也在悬崖瀑布和深水潭前拍照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狭窄险峻的悬崖二阶瀑布下的石阶步道穿过,这是在步现场上拍摄的险峻崎岖步道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狭窄险峻的悬崖二阶瀑布下的石阶步道穿过,这是在步道上拍摄的二阶悬崖瀑布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悬崖二阶瀑布下的石阶步道上拍摄的悬空村悬空栈道东观景亭的近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悬崖二阶瀑布下的石阶步道上拍摄的悬空村悬空栈道局部的近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早上十点许,终于看到了悬空村东端的“”村门寨楼”,再爬完前面几十阶台阶就进村了。</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的村门寨楼依据山势而建,一层是整个悬空村的主出入口,二层出口直通村前的悬空栈道,这是旅友拍摄的笔者正在进入村门寨楼时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入口的“村门寨楼”的内部全部是用厚实的树干木板搭建,包括二层的地板,这是在村门寨楼内楼梯口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走出村门寨楼二层出口,就进入悬空村内,这是位于村落最东端的悬空村“东观景亭”,亭子外面就是伸出悬崖外的悬空木栈道,栈道完全是使用树干木杆搭建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木栈道东端的观景平台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由东向西从悬空村的悬空栈道慢慢走过,近距离观赏悬崖南边芦芽山的山水风景和栈道北面悬空村落独特的建筑和村貌,这是在木栈道上拍摄的砖石土胚结构的村医疗巡诊室的外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悬空木栈道中段拍摄的木质阁楼结构“悬空土菜馆”的外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悬空木栈道西段拍摄的西式亭阁结构“放空茶室”的外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到在悬空木栈道西端景观台处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悬空村西端的西观景亭,亭内有几位村民正在休息闲聊。</p> <p class="ql-block">在悬空村西侧通往北面山顶的山路旁竖立着这块“中国传统村落-王化沟村”标识碑,宁武悬空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王化沟村、五花山村和曹家梁村,三村均位于宁武县涔山乡,建在海拔约2300米的悬崖绝壁间,相距较近且可串联游览,村中的房屋多采用石木结构,沿崖壁分布,远望如“空中楼阁”,我们今天参观区域都在王化沟村范围内。</p> <p class="ql-block">王化沟村简介</p><p class="ql-block">相传明朝末年,阎王起兵,明亡在即,崇祯皇帝遣散子女,其中随师傅出逃的四皇子投奔到当时在宁武关和李自成决战的三关总兵周遇吉。周遇吉忠于明朝,至死不降,可他也估计到自己并无全胜把握,为防万一,他劝四皇子到管涔山深处躲避。四皇子见忠诚的周遇吉也对明朝前途如此悲观,自觉别无出路,便决定削发为僧,了此残生。在周遇吉等人的护送下,他来到了位于翔凤山主峰的普应寺皈依佛门,潜心佛法,法号晓安,皇子的随从则在普应寺周围聚集成村,不断繁行生息。清代这个村子受到了帝王一统化的控制,取其意而名为"王化沟"。</p><p class="ql-block">王化沟村因建在海拔23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所以又被称为"悬空村" 2010年,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首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山西省首批3a级旅游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悬崖边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去山顶的路边还有不少村民的住宅和旅馆民宿等,这是在现场拍摄的一处民居院落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参观悬空村北端村落时拍摄的搭建在距离山顶最近处一座二层民居和下面的休闲廊亭的外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参观悬空村北端村落时拍摄的搭建在距离山顶较近处一座平房民居的外观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参观悬空村北端村落时拍摄的搭建在距离山顶不远处处一座二层旅馆民宿和室外庭院的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参观坐落在悬空村西侧山沟中的“清馨兰舍”民宿酒店,这是在室外拍摄的这座二层木仿古阁楼式民宿酒店外观侧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清馨兰舍”民宿酒店的木制寨门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在半山腰拍一张包括马蹄校场、一阶悬崖瀑布及水潭、二阶悬崖瀑布及水潭、悬空木栈道等景观的悬空村南立面全景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悬空村景区的参观游览结束,我们离开悬空村乘车前往下一个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早上十一点许,我们乘车来到芦芽山“万年冰洞”景区,这是景区停车场前竖立的“芦芽山万年冰洞”标识牌,前方50米处就是景区的游客中心和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竖立在景区游客中心的芦芽山万年冰洞简介标识牌:</p><p class="ql-block">万年冰洞简介</p><p class="ql-block">经洞穴地质专家考证,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的历史。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大冰洞。2005年,万年冰洞被正式列入国家地质公园。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以万年冰洞为中心,总面积336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6平方公里。洞内四周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床、冰笋等等,现开发近百米,分成上下多层。奇特之处在于,即使是在三伏炎夏,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却是寒气逼人、冰雕玉砌、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万年冰洞至今仍是地质学上的不解之谜,具有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竖立在景区游客中心的芦芽山万年冰洞景区票价公示牌:</p><p class="ql-block">旺季: 120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淡季: 80 元/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竖立在景区游客中心的芦芽山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万年冰洞游客须知牌:</p><p class="ql-block">万年冰洞的自然景观及游览设施均是我们珍贵的旅游资源。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请我们共同遵守:</p><p class="ql-block">一、爱护冰洞,保护冰体,严禁扳冰,严禁携带热源进入冰洞。</p><p class="ql-block">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等突发性疾病的游客,请勿进入冰洞,否则后果自负。</p><p class="ql-block">三、保护国家稀有植物,爱护花草树木,请勿践踏和采摘花草。</p><p class="ql-block">四、保护稀有野生动物,禁止伤害和捕杀。</p><p class="ql-block">五、保护景区地质地貌,请勿在树木山石上题字、刻画、采集六.</p><p class="ql-block">动植物标本。</p><p class="ql-block">六、保护景区人文景观、游览设施,保持景区清洁卫生,请勿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及废弃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景区游客中心乘景交车上前往冰洞,这是景区游客中心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通往冰洞的景交车道路非常平坦,路程也比较短,这是在景交车上拍摄的景交车道路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不到十分钟后的车程,我们就乘车来到万年冰洞旁边的停车场,这是位于冰洞停车场旁边的一处景区景点-重檐亭。</p> <p class="ql-block">重檐亭</p><p class="ql-block">重檐亭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其顶部为攒尖顶,是一种屋顶各面向中间交汇,形成中央尖顶的屋顶形式。这种屋顶形式在中国古建筑中使用相当广泛,其大量使用在园林建筑中的亭子上。这里的重檐亭是冰洞停车场标志性观景亭。</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到冰洞入口距离仅有百十米,这是竖立在步道旁的万年冰洞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观赏竖立在步道旁边的青蓝色篆字体“万年冰洞”石材标识碑。</p> <p class="ql-block">进入万年冰洞景,首先参观位于冰洞洞口前方的冰洞景观展览馆,这是外观为仿花岗岩山体的展览馆入口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冰洞展览馆仿真山洞入口处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参观冰洞展览馆的前厅,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展馆前厅介绍万年冰洞自然奇观情景的光电屏幕墙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阅览展览馆展厅展出的“穿越三百万年的冰川奇迹"图文资料:</p><p class="ql-block">山西宁武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麻地沟村东南约2km 的山顶面附近。北纬 38°57'、东经 112°9'、海拔约2120m。冰洞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 300 万年,是全球非冻土带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垂直冰洞。宁武万年冰洞以"中纬度冰库""冰火共存""活体实验室"三大标签,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活教材,其存在不仅挑战人类对自然法则的认知,更以鬼斧神工的冰雪奇观,吸引世人一探自然的深邃奥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2005 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2010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观赏展览馆展厅展出的“万年冰洞,世界奇观”冰洞景观图片。</p> <p class="ql-block">观赏展览馆展厅展出的“万年冰洞的神奇美景”冰洞景观图片。</p><p class="ql-block">一、冰柱:垂直悬挂于洞顶的柱状冰体,直径从数厘米至半米不等,晶莹剔透如水晶利剑。</p><p class="ql-block">二、冰花 :洞壁或冰面上绽放的霜晶集合体,呈放射状、羽毛状或蕨类植物状。</p><p class="ql-block">三、冰壁:覆盖洞穴四壁的连续冰层,表面光滑如镜或满冰裂纹。</p><p class="ql-block">四、冰钟乳:薄如蝉翼的帘幕状冰层,沿洞壁垂落,表面褶皱如丝绸,灯光下折射出幽蓝光泽。</p><p class="ql-block">五、冰瀑:从洞顶倾泻而下的巨型冰体,如凝固瀑布般壮丽,表面覆盖冰锥与冰凌。</p><p class="ql-block">六、冰锥:像地面生长的锥形冰体,底部粗大顶端尖锐,状如倒置竹笋。</p> <p class="ql-block">观赏展览馆的仿真冰洞走廊,走过此处走廊前面就是万年冰洞的洞口了,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展览馆走廊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贴在展览馆走廊出口处的“万年冰洞温馨提示”标识牌:</p><p class="ql-block">万年冰清温馨提示 </p><p class="ql-block">因万年冰洞景区地质特殊,台阶较陡,进入洞内,需注意脚下安全,小心滑倒。</p><p class="ql-block">洞内冰体自然形成,且看且珍惜,禁止毁坏冰体,保护自然遗产,人人有责。</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来到石灰岩漏斗状峡谷内的万年冰洞洞口,洞口直径约有4-5米,用一道铁栅栏分隔成进出两个方向的通道,这是在现场拍摄的万年冰洞洞口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穿过第一道洞口,又是一处漏斗状的峡谷,前方就是缓步向下的万年冰洞第二道洞口,这是在现场拍摄的漏斗状峡谷通道和冰洞第二道洞口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进入冰洞第二道洞口,就是一路陡直向下的石阶步道,越往下走温度越低,但景色也越拉越美,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冰洞入口第一段石阶梯道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带着浓厚的兴趣继续下行石阶梯道上和周边洞壁及扶手上的冰层越来越厚,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冰洞第二段石阶梯道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尽管洞内的气温很低,我们猎奇探险的兴趣丝毫不减,片刻功夫我们已经下行到石阶梯道第三段位置,这里的洞壁上凝结着厚厚的冰层,有了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感觉,这是旅友给笔者拍摄的在冰洞50米深处的特写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冰洞石阶梯道继续下行,终于看到冰洞中央的核心筒内粗壮的冰柱了,马上就要到洞底了,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石阶梯道第四段和梯道冰柱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冰天雪地的石阶梯道依偎着冰柱旁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已经下行到石阶梯道的第五段位置了,这里是观赏冰洞核心筒景观的最佳位置,掏出手机多拍几张万年冰洞核心筒的天然冰雕景观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石刻梯道第五段位置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天然冰雕景观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石刻梯道第五段位置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天然冰雕景观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石刻梯道第五段位置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天然冰雕景观照片之三。</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石刻梯道第五段位置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天然冰雕景观照片之四。</p> <p class="ql-block">继续下行我们来到石阶梯道最深处位置,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石阶梯道最深段和周边冰天雪地环境的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经是万年冰洞开放区域的最深处了,距离洞口有100多米,此处与冰洞核心筒冰雕景观距离最近,再拍几张风景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开放区域最深处阶道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包括冰柱、冰花 、冰壁、冰钟乳、冰瀑、冰锥等冰雕景观的风景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开放区域最深处阶道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包括冰柱、冰花 、冰壁、冰钟乳、冰瀑、冰锥等冰雕景观的风景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冰洞开放区域最深处阶道上拍摄的万年冰洞核心筒包括冰柱、冰花 、冰壁、冰钟乳、冰瀑、冰锥等冰雕景观的风景照片之三。</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一点四十分许,我们开始上行返回冰洞出口,这是返回途中拍摄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在万年冰洞内的“万年冰洞-冰封万年·与你相逢 ”网红打卡标识牌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上行到距离出口只有十多个台阶时,挥手提前与万年冰洞告别!</p>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我们驱车前往山西晋中平遥古城,晚上十九点许,在平遥古城的“鑫昌隆”餐厅延寿堂包间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的晚餐品尝的是山西当地特色美食,嗮一下我们今天晚餐的菜品,宣传一下山西美食。</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观赏位于平遥古城中心的观风楼夜景,这是在现场拍摄的观凤楼夜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观赏位于平遥古城小南门夜景,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小南门夜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一点,前往平遥古城大南门古城观赏平遥古城的灯光秀表演,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平遥古城灯光秀表演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一点四十分,下榻在平遥古城内的郑家客栈。至此本篇文章就收笔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