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欧罗巴(二)

琳子

<p class="ql-block">  <b>罗马一日</b></p><p class="ql-block"> 因为那部经典电影《罗马假日》,因为安妮公主和乔罗马浪漫一日的故事,也因为对年轻时的偶像赫本的喜欢,对罗马的向往由来已久。</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跟团游,所有的线路和时间都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必须集体行动。来了,才发觉这样的节奏于我是太不合适。想见到想见到的,想拍到想拍的,还想街头走走,坐下来喝杯正宗意式咖啡……。像我这种想法多多的人,只适合自由行。但最大的语言障碍就摆在那里,无赖,也只能跟团了。于是,只有自己抓紧,每到一个景点就耳朵里塞着耳机听导游讲解的声音,手持相机咔咔的拍,眼睛匆匆的看,至于更深的了解只有回家网上补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准时出发,开启今天的罗马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上午是今天的重点:古罗马废墟。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沉默良久,曾高耸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三根孑然兀立的石柱和光秃秃的庙墩基座;还有那萨图尔诺农神庙、维纳斯女神庙、罗莫洛神庙、恺撒神庙、和平神庙,也都化作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和一堆堆歪七倒八的石柱,仿佛诉说着久远的故事,却已经让人很难想像当时的繁华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一点,一座残破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早已在影视图片中熟悉的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万名观众。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系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又暗暗地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p> <p class="ql-block">  很早就买了18世纪意大利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以古罗马角斗士为题材创作的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上下集两本来读,后来又看过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对古罗马斗兽场景都有详细的描写和表现。因而对这个罗马古迹一直有亲眼看看的愿望。但是只有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除了拍片,连排队购票的时间都不够。不能看到斗兽场里面的废墟场景也就成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  斗兽场旁边是君士坦丁凯旋门。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保存的最好的一座。君士坦丁建于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所以君士坦丁凯旋门虽然是罗马三座凯旋门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罗马艺术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较完好,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团是所谓的轻奢团,安排的特色餐不少 。中午安排的是罗马风味餐,在一个很讲究的西餐厅,品尝地道的意大利披萨、牛排、意面、甜品和红酒,有品位,够档次。</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赶往特雷维喷泉,喷泉位于罗马三条街交叉口,又叫许愿池。特雷维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是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p><p class="ql-block">因此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的喷泉。因电影《罗马假日》曾在此取景拍摄,电影风靡全球后,特雷维喷泉更是闻名于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在许愿池一侧,是电影《罗马假日》赫本喝咖啡的取景地,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们没有时间慢慢品咖啡,就来个冰淇淋。让我们惊喜的的店里的服务员都会一点中文,特别是收银员,和我们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障碍。</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时间很紧,跟着导游跑,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只知道接下来的一个景点是納沃納广场。</p><p class="ql-block"> 纳沃纳广场位于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是罗马最美丽的广场。广场的轮廓是一个宽阔的椭圆形,由图密善皇帝于公元86年建成。位于广场南端的莫罗喷泉和位于中心的四河喷泉构成。四河喷泉中的雕塑分别象征着四条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罗河、普拉特河与恒河)以及当时已知世界的四个角落(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最后一个景点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旁边的万神庙。万神庙是西方供奉众神的寺庙,以罗马的“万神庙”最为著名。万神庙是古罗马人膜拜众神的庙宇,曾是现代的结构技术出现以前世界上室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建筑物。此庙始建于公元前27年,后遭毁,约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时期重建。柱体由水泥浇铸成圆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顶,直径43米。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乔四世将它改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为意大利名人灵堂,国家圣地。</p> <p class="ql-block">万神庙今天还是意大利的一个教堂,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但同时它又是世界各国游客们竞相参观的对象,以及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我的摄影有禁忌,一般不拍神庙灵位什么的,尽管是名人灵堂,也只拍了几张外观,就站在街口抓拍街头行人。街道很窄,行人绝大多数是各国游客,各种肤色的人来来往往,行色匆匆,拍下来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2025.5月•意大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