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月的昆明天高云淡,昆明石林风景区(5A级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着国内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 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喀斯特地貌,以亿万年的地质演化,雕琢出一座座如剑如林的灰岩峰丛。</p> <p class="ql-block"> 石林风景区分为大小石林、步哨山、李子园箐、万年灵芝、乃古石林、芝云洞和奇风洞几个景点。游客通常游览的主要是大小石林景区,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去风格独特的乃古石林。</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被灰色石峰映衬、绿草繁花为伴的一片明镜般的湖泊,这就是石林湖。</p> <p class="ql-block"> 说到石林湖的来历,还有一段真实的故事。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石林游览,他看到这里的洼地中只有很少的水,再看看四周石林的景观,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的建议,石林人就把原来的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p> <p class="ql-block"> 横跨石林湖的拱桥上,红旗招展,充满了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 石林是全球喀斯特地貌中形态最丰富、演化历史最完整的“教科书式”范例,200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温暖的浅海,海底沉积了厚厚的石灰岩层。后来,剧烈的地壳运动将这片海洋抬升为陆地。</p> <p class="ql-block"> 之后,亿万年的风雨、流水,像最耐心的雕刻家,沿着岩石的裂缝不断地溶解、侵蚀,最终塑造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石笋和石芽。</p> <p class="ql-block"> 石林湖西北侧狮子山上的狮子亭,因其位于狮子山而得名(海拔1769米)。这里地势较高,站在亭中可以俯瞰整个大石林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俯瞰大石林,这些石头密集如林,参差峥嵘,仿佛一片凝固的森林。它们有的如利剑直刺苍穹,有的如古塔层层叠叠,有的如猛兽蓄势待发。</p> <p class="ql-block"> 狮子山旁边有一个小湖称狮子池,池边的大狮子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 从狮子山下来顺路前行,首先看到的是“石屏风”,这座孤立的石壁因形如一道天然屏风而得名。它的形成是由于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周围的岩石都经溶蚀作用消失而留下的残余部分。“石屏风”犹如三块巨石重叠在一起,看似分离,却巧妙地达到平衡,历经风雨而不倒。</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就来到石林的标志性景点“石林胜景”,这里石峰密集,巍峨壮观。石柱上石刻成群,诗文荟萃。石壁上的“石林”二字由苑云南省主席龙云题写。</p> <p class="ql-block"> 峰腰刻着龙云的题字“石林”两个隶书大字。文化大革命中,康生带了红卫兵把这两字铲除了。现在所见石林二字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于1985年9月22日来石林亲笔书写后刻上去的。下面是石刻:“天造奇观”,是宋美龄的手书,但上面没有具名。</p> <p class="ql-block"> 在石林胜景后面,抬头看,上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恰好卡在两座石峰之间,摇摇欲坠,这就是著名的“千钧一发”。</p> <p class="ql-block"> 剑状石林,顶部尖锐,边缘锋利的石峰,形如一把把锐利的宝剑,直插天穹,这里也被形象地称为 “刀山火海”。</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个由巨石天然形成的石门,里面有一个石洞,洞内有石桌石凳,仿佛在邀请我们“且住为佳”,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一池碧水映入眼帘,这就是剑峰池。这里是石林最低洼的地方,池水清澈,将四周尖利的石峰倒映其中。其中一石柱形如宝剑,直刺苍穹,因而得名“剑峰池”。据传后因地震,剑身折断,现仅存剑柄立于池中。</p> <p class="ql-block"> 沿指路牌前行,在右上方可以看到一头小象矗立在那里,写就是“石林神象”。它轮廓分明,体态饱满,头部微微前倾,神态安详,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俯瞰着脚下穿梭的游客和四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石林中还常见一种烟囱状的石柱,中间是空的,且上窄下宽,上大下小,呈倒喇叭状,这是云南石林特有的一种形态——溶井。</p> <p class="ql-block"> 石林风景区的最高点是望峰亭,这座位于石峰之巅、古朴俏丽的亭子,是俯瞰整个大石林区域视野最佳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磅礴的石海:眼前这片灰黑色的峰林,如万马奔腾,如千帆竞发,一直延伸到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离开望峰亭,就来到情人谷。在峡谷两侧,左边长满长青藤(黄连),右边则无一根藤蔓。传说这里是阿诗玛、阿黑哥木叶情歌的地方,故名“情人谷”。这里曾是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拍摄现场。</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片开阔清亮的水域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莲花池。它宛如一枚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嶙峋的巨石之间,瞬间柔化了石林的轮廓,为这幅雄浑的画卷注入了灵动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它的南面是雄伟壮观的大石林,背面是秀丽妩媚的小石林。</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池是一个椭圆形小湖,一座曲折的长桥穿湖而过,桥头一亭秀立。</p> <p class="ql-block"> 湖中虽无石,但南岸却是秀石林立,黛青色奇峰映入碧绿的湖水,煞是好看。其中一峰,状如莲花,故此湖名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雄奇险峻的大石林,我们来到相对开阔秀丽的小石林。这里的草坪如茵,石峰也显得更为玲珑秀美。</p> <p class="ql-block"> 唐僧石(中间那块石头),连唐僧都来欣赏这里的美景了。</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夫妻吵架石(最右为妻,眼泪流下湿了衣衫,左为夫君气歪了头)。</p> <p class="ql-block"> 请大家将目光聚焦在那座独立的、亭亭玉立的石峰上。您看它像什么?对,它就像一位身背背篓、眺望远方的撒尼少女。这就是我们彝族撒尼人经典传说《阿诗玛》中的女主角——阿诗玛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石林是静止的,但它所承载的时光是流动的;石头是沉默的,但它所蕴含的文化是鲜活的。希望这次旅程不仅能让你领略大自然的奇迹,也能感受到彝族撒尼人文化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