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濮院镇乡绅濮鑑舍宅建寺,初名福善寺,正殿左右二梁均有元代名家赵孟頫亲笔题款,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殿宇多次重修,清顺治帝赐额"香海寺",遂更名沿用,康熙乾隆年间,渐成浙江盛刹,古寺历尽沧桑,几度兴废。现福善寺于原址复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 经过修缮后的寺庙,建筑依然是唐宋时期的风格,古朴简约,进入寺庙中有人生旷野之感。</p> <p class="ql-block"> 福善寺几经摧毁重建,修缮后的福善寺以禅修文化为主题,恢复了四面环水的大格局,过香花桥,入山门大殿,而后天王殿,千佛阁,大悲阁,然后是大雄宝殿,佛家之庄严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群融合唐宋元素,斗拱、飞檐等细节精致,展现传统美学。</p> <p class="ql-block"> 福善寺大殿采用原木柱,每根柱子均保留了唐宋风格建筑特色,未加任何装饰,展现了传统木构建筑的原真风貌,具有极高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福善塔位于福善寺最北端,塔高九层,八角九层的楼阁式塔身,外立面为仿古楼阁式塔,也是整个景区的至高点。</p> <p class="ql-block"> 气势恢宏的唐宋木构建筑的形制,柱子与斗栱尺度雄浑,挑檐深远,加上留下岁月痕迹的青石路面,时装发布会的新潮,流淌在古老的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 濮院翔云观,原名玄明观,始建于元武宗至大乙酉年(1309年),由邑人濮鉴舍宅创建,与苏州玄妙观、乌镇修真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清康熙元年(1662年)因避康熙帝玄烨讳更名为“翔云观”。现存山门为清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 翔云观原为元代濮鉴所建,其子濮允中在观内真武殿后用五色琉璃瓦建三清阁,金碧辉映,高数丈可远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