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悠然迷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美篇号:6837601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中国近代企业家的星空中,包玉刚的名字熠熠生辉。他被誉为“世界船王”,也是宁波帮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他生于1918年的宁波镇海,出身平凡,少时在破旧的老屋中读书。家境清寒,却养成了他坚韧、刻苦的性格。少年包玉刚便立志——要走出宁波,去看更大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和一股宁波人骨子里的拼劲,在航运、贸易、地产等领域迅速崭露头角。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又以敏锐的国际视野在香港建立航运帝国,旗下“世界集团”拥有百余艘远洋巨轮,航线遍布五洲四洋。世界媒体称他为“<b>远东的海上巨人”</b>,他也因此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民营船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然而,真正让人敬重的,不只是他创造财富的能力,更是他对故土那份深情与责任。宁波人常说, <b>“宁波帮虽走四海,心却不离家乡。”</b>包玉刚正是这种精神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他事业鼎盛之时,曾以2000万美元创建宁波大学,并捐资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图书馆,同时设立奖学金和资金会支持教育事业。他深知教育是民族的根基,曾亲自写信勉励家乡学子: <b>“要走得远,先要立得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1981年,他捐资兴建“宁波大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由港澳台侨资助的地方大学之一。那一年,他回到阔别数十载的宁波,步入工地时热泪盈眶——这片土地养育了他,而他要用一生的努力回报它。后来,宁波大学的校训<b>“求真务实,勇于创新”</b>,正是他一生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包玉刚身上,凝聚着典型的宁波帮气质:敢闯天下、厚德济人、知恩图报。他曾说: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赚了多少钱,而是看能为社会留下什么。”这种朴实而深远的理念,让他的财富超越了数字,成为一种精神遗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85年,包玉刚被<b>联合国授予“世界杰出华人”称号;</b>而在宁波,他被称为<b>“走得最远的乡贤”</b>。晚年,他常对友人说:“我来自东海边的小城,愿一生都做一名宁波人。”这句平淡的话语,却饱含深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今,宁波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包玉刚雕像。风从东海吹来,掠过他的神情——宁静而坚毅,仿佛仍在凝望那片海。海,是他奋斗的起点,也是他心灵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包玉刚的一生,是一曲从宁波出发、又回到宁波的航程。他让世界看见了宁波人“以义为本,以实立身”的精神,也让一代代后人明白:无论航程多远,故乡永远是心底最温柔的港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