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认定人到晚年应有一些兴趣爱好,尽量使退休生活更丰富充实。我喜欢旅游、太极、健行、养花、种菜,喜欢手机拍照,制作美篇。八年前又热衷于学习书法,从楷书、行书、行草班,到“精英班”,自学隶书、篆书,积极参加省老干部书协和老年大学书法研究会的活动,有十余幅作品在校内外书画展览中展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些年学书法的经历,我认为注意把握以下三个“一”,就会有成效、多收获,从中得到愉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先,学书法要有一份好的心态。我始终认为,老年人学书法的目的,不是追名逐利,而是静心养性,玩得快乐,促进身心健康。报读书法班,有老师系统指导,有书友交流互励,就可能努力玩得更好一点。当然,少数书友能脱颖而出、成为书法家者,则乐观其成,表示衷心祝贺,虚心学习,但毋须攀比或产生失落感,自得其乐不是挺好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次,学书法要探索一些好的方法。每天临帖习字,久而久之,或许会感到单调枯燥。因此,多读点古典文学特别是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收藏名家法帖,关注有关书法公众号,下载使用书法字典,从网上搜集喜爱的法帖和作品,以丰富书法临创的内容;临习前认真读帖,理解所临法帖的内容、特点,再动笔挥毫,力求精准临写;我以学习二王、赵体为主,兼学篆隶,采用五体交替临习、集字临习、临创结合等方式,增加学习书法的趣味性。同时,我把每次的临习或创作成果都制成美篇,用以保存比较、分享交流,至今已完成书法美篇1300多个,阅读量超过1000多万次。其中《行书唐诗三百首》制成312个美篇,分别简要赏析诗意、选配意境图和诵唱音乐,几乎每篇都被精选,阅读量近315万次。通过美篇和微信平台转发自己的书法习作,得到众多亲友、同学和不相识的读者朋友的关注、点赞和指教,也得到美友圈师友的支持和鼓励,使“独乐乐”变成了“众乐乐”。另外,每年春节前我都要写百余副春联和许多福字赠送亲朋好友和老家乡邻,以表祝福迎新之情意。</p> <p class="ql-block">小篆“快乐学书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三,学书法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条件。购买适当的书写工具,用于创作的纸笔墨尽可能买得好一点,用起来更顺手,作品效果会更好。最重要的是必备一张固定的书桌,随时可以临帖习字。否则,每次临时铺毡垫,备工具,挺麻烦的,必然影响写字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现在书法学习已经融入我的日常生活,恰似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将陪伴我乐度晚年。</p> <p class="ql-block">金文“快乐学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