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

张丽

<p class="ql-block">故乡和家乡有什么不同吗?如果父母健在,那怕是一位尚在,家就在,因为家在,家乡就名符其实。若二老都不在了,就称为故乡了,在情感上就有了疏远之意。</p><p class="ql-block">儿时故乡的记忆,像一坛尘封的老酒,越成越香,让我回味无穷。那是屋檐下悬挂的风干的羊肉和干豆角,在风中轻轻摇晃,是雨后泥泞土路上深浅不一的脚印,是冬日里小伙伴们在门前大豪冰面上,嬉笑打闹的声音。每一个瞬间,都留在了记忆的时空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进70古稀的我,故乡的一草一木永远难以忘怀。它虽然没有城市里一小块地那么值钱,没有高楼大厦的气派,没有商场里的琳琅满目,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我的成长与回忆,故乡的每一阵风,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那里,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善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p><p class="ql-block">故乡的天空永远是蔚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那种颜色。白云朵朵深邃而广阔,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当你睁大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它时,一种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仿佛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故乡的天空,格外纯净,格外湛蓝。每每仰望它,心中的激情便会被点燃。</p> <p class="ql-block">春天,是故乡最美的季节。我最喜欢在这个时候,躺在绿悠悠的杨树下,因为这是父亲亲手栽下的。那粗壮的树干,仿佛是故乡的守护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在地上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悠扬的乐曲。那清新的气息,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这是故乡独有的体味,让我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久久不愿醒来。</p><p class="ql-block">故乡的春天,到处都隐现着小伙伴的身影。女孩儿们穿梭于田间地头,挖野菜、搂猪草。男孩儿们牵着牛儿、赶着羊、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笑容,是春天的绽放,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满足。牛羊悠闲地吃着草,小羊倌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时而追逐打闹、时而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幻想着远方的故事。他们的欢声笑语,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田野上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草,它们虽然不起眼,却有着各自的用途。狗尾巴草毛茸茸的,像一条条可爱的小尾巴,心灵手巧的小伙伴会用它来编制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农俱小动物,这就是我们童年最好的玩具。车前草有着神奇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病,鱼腥草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些草,早已被药农视为掌上明珠。每当采药的季节,我们便会背起箩筐,穿梭在杨树林中,仔细寻找着这些珍贵的草药。</p><p class="ql-block">虽然故乡的草没有沁人心脾的香味,但那种淡淡的清香,却有着独特的魔力,能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所以,每当春天来临,我都迫不及待地投入草的怀抱,躺在大杨树下柔软的草地上,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心中满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话又说回来,我们河套人并没那么诗情画意,人们追求更多的是“实用主义”,所以对杨、柳树有着浓浓的爱意。只有在杨、柳絮像雪花满天飞舞,给人们带来不适的时候,才有人会偶尔抱怨一下。在大多数时间里,杨、柳树确实是个宝贝,挺招人爱的。它可以为人们遮挡火辣辣的大太阳,也可以用来当椽檩、做家具,使我们的屋舍更加漂亮舒适。最没用的时候还可用来当柴火烧。后套的春天来得比较晚,清明前后柳树才发出新芽,长出新叶。记得小时候奶奶常常和我们说柳芽是可以吃的。捋下来的柳芽清洗一下,用开水煮煮就可以凉拌,或者和上玉米面蒸窝窝吃。虽然有点微微的苦涩,但也总比没吃的强,遇灾荒年,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柳芽确实是救了很多人的命。等到柳树叶子长老了,人是吃不成了,它们又成了牛羊的美食。人们会用安着长把子的树铲子把柳枝一枝一枝地捅下来,拉回家喂羊,羊们吃得可欢实了,连树皮也会啃得干干净净。中医说柳树叶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和利水消肿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故乡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父辈们等的是“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和“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我们等的是甜蜜的柳丝和清脆的柳笛声。我们的童年可以说是没有个娱乐玩具,就连音乐课上的手风琴、钢琴都没有见过,更别说网络游戏、手机电脑了。然而,这没有乐器的年代并不影响我们音乐天赋的发挥。折根柳枝,揣手里上下搓揉,感觉树皮松动了,就用铅笔刀将它切成寸把长的几小段。其实这只是制作“柳笛”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用指甲掐住细的一头的嫩枝,用牙齿咬着粗的一头的树皮,轻轻一拽,树皮就脱落了,圆鼓鼓的,宛如翠绿的扳指,最后,再用小刀将开口部分的表皮层刮去,露出约半厘米的白茬来。此时,顽童们必定鼓足了腮帮子,含着所谓的“蜜蜜”,纵情地吹奏起来,刹那间,清脆的柳笛声响遍山野。这玩吹柳笛的游戏,刚开始只是男孩子的专利,我们女孩子只是在一旁静观。后来慢慢发展到了我们女孩子也开始制作,而且做的比男孩子的精细漂亮,柳笛上还装饰了各种头绳、花布、图案等。</p> <p class="ql-block">远离故乡的我,已经有十几年没回到老家了。曾经的喧哗,如今已被宁静所代替,曾经的伙伴已无法联络。只有走进那片杨、柳林,那熟悉的感觉才会涌上心头,令人回味无穷。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故乡的水,滋润着一方土地,故乡的林,郁郁葱葱,为人们遮风挡雨,故乡的一草一木,都牵着我的心,让我无法忘怀。</p><p class="ql-block">愿我的故乡在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下,蒸蒸日上,保持着那份宁静与美丽,不要被时间的洪流所吞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故乡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最幸福的港湾,是我最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