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佛国 诗意池州——安徽皖南之旅随想录

王连祥

<p class="ql-block">山水佛国 诗意池州——安徽皖南之旅随想录</p> <p class="ql-block">组团出行</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组织亲友团外出旅游,用大伙儿的话说:趁走得动的时候多出去走一走,既可以放飞心情、增加阅历;又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p><p class="ql-block"> 套用一句军人的用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亲友团每次出行的人数不固定,“基本盘”是亲人、同事、邻里组成,几乎清一色的都是40、50、60后,典型的“老年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又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近一时期,对于我来说,外出旅行有点频繁,继九月份连续考察体验本市及江浙六家养老社区后,十月份相继前往钱塘江观潮、辽宁本溪赏枫,十一月又将开启前往安徽的皖南之旅。</p><p class="ql-block"> 11月3日上午10:20,我们一行31人在虹桥火车站乘坐G7136次正式开始了老灵额旅行社组织的六天五晚“山水佛国、诗意池州”之旅。</p> <p class="ql-block">首日行程</p><p class="ql-block"> 下午二时许,高铁一抵达安徽池州,我们就直奔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游览九华山大愿文化园。</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如今已建起了一座以地藏王菩萨“大愿”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圣地,整个文化园的核心是三山环绕中99米高的地藏王菩萨露天铜像。</p> <p class="ql-block">喷泉表演</p><p class="ql-block"> 一走进文化园,正赶上每天两档定时展演具有九华山特色的以“大愿文化”为主要特征的音乐喷泉,在音乐与喷泉的伴奏下,8位类似敦煌艺术里手持各种乐器的仙女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仿佛在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访。</p> <p class="ql-block">谛听瑞兽</p><p class="ql-block"> 凡读过《西游记》的几乎都知道地藏王菩萨身边有个“忠实的跟随”——瑞兽谛听,它在辨别真假孙悟空时展露出了非凡的才华与聪慧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据说抚摸它就会增进你的智慧和勇气,我们纷纷拥上前去与它亲切“握手”。</p> <p class="ql-block">祈愿安康</p><p class="ql-block"> 当年地藏王菩萨曾立下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九华山“大愿文化”的真谛。望着地藏王菩萨那巍峨的身影在蓝天之下显得十分庄严神圣,菩萨面容慈悲,双目低垂,仿佛俯瞰芸芸众生,又似在无声地传递着悲悯与希望。我们部分团员登上数十级台阶专程来到地藏王菩萨脚下的莲花座前,虔诚地向菩萨祈愿安康。</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圣境”</p><p class="ql-block"> 此行的第二天才算真正踏进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圣地。</p><p class="ql-block">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以地藏王菩萨修身养性最终圆寂九华山,其“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十六字“大愿”奠定了九华山在中国佛教界的独特地位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前来朝拜、游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探访“百岁宫”</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昨天参观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纯属人工打造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那么,今天虽然也是参观人文景观,却是佛教文化的千年传承,更多是历史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天的行程全部围绕着地藏王菩萨“历经磨难、刻苦修炼直至道德圆满的成长轨迹”进行。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两旁的景色如诗如画,云雾缭绕间,仿佛踏入了仙境。当百岁宫——地藏王真身所在地映入眼帘时,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让人惊叹不已。它依东崖巨岩顺势而筑,殿宇层层叠叠嵌于峭壁之上,远观如空中楼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进入百岁宫后可以看到殿堂里供奉着众多佛像,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在洞察世间的一切。而最令人震撼的,当属无瑕禅师的肉身菩萨。隔着玻璃,能清晰地看到他的僧袍褶皱和安详的面容,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让人不禁对禅师的修行和佛教的神秘力量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远眺“睡佛”</p><p class="ql-block"> 在百岁宫外的平地上,可以看到了对面叠峦起伏的山峰上呈现出“九华睡佛”的形象,那栩栩如生的神态,仿佛真有一位佛祖安然睡在群山之间 。</p><p class="ql-block"> 离开百岁宫后,乘坐景交车前往天台峰,正所谓“不到天台不算游过九华山” 。不仅天台山号称“东南第一山”,而且登上天台峰主要游览肉身宝殿,现实世界中地藏王菩萨圆寂后的真实肉身就安放在这座宝塔的最底层,1931年最后一次供人们观瞻后,再也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游览禅林</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游览了旃檀禅林的三大宝殿:大悲宝殿、华严宝殿和大愿宝殿 ,透过殿堂里精美的壁画所讲述的佛教故事,让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大悲宝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早敲钟警醒世间名利客,晚击鼓唤回苦海梦中人,更令我对社会现实触动很大,希望成为整个社会的“警世通言”。</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了九华山最古老的寺庙,被称之为“开山祖寺”——化城寺,历史最悠久的地藏王菩萨道场,如今已建成“九华山风景区博物馆”,里面展出最珍贵的文物主要有三样:“万岁牌匾”、谛听瑞兽和“血经”。</p> <p class="ql-block">和平“共处”</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为人们津津乐道、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瞧:博物馆门前的一群鸽子早已习惯了与游客之间的亲密接触,我们这些“老小孩”也兴致勃勃走上前去,与它们亲切攀谈、“握手言欢”。</p> <p class="ql-block">连住二晚</p><p class="ql-block"> 连续两天我们下榻在九华山山脚下的远航度假酒店,闹中取静,就餐、出行都相当方便。</p><p class="ql-block"> 如今“不挪窝”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我们旅行者的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意外发现</p><p class="ql-block"> 几乎是不经意间,第二天用完早餐,站在餐厅外的阳台上,一眼望去,远处笼罩在晨雾中隐隐约约可见山峦起伏,仿佛万马在奔腾;近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好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接连“庆生”</p><p class="ql-block"> 更让人意外的是出发当天就是我30多年的好友罗秋燕67周岁的生日,而第二天又将迎来我75周岁的生日,虽然我们相识、相知数十年,相伴同行也几十次,却从来不知两人生日“紧密相连”,本来此次两人都想“秘不发声”,悄然度过,想不到如今的不少旅行社都注重了人性化管理,大打“感情牌”,并将此作为增加向心力、感召力的重要举措,果然收到了“奇效”。</p><p class="ql-block"> 晚餐刚开始,导游捧出精心准备好的生日蛋糕,餐厅响起了生日祝福歌,场上的气氛立马沸腾起来了,团友们纷纷走上前去向当天的寿星表示由衷地生日祝福!</p> <p class="ql-block">九华“庆生”</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晚上轮到我过生日,已经毫无秘密可言。尽管我在团队旅游中过生日已是第二回,10年前南美旅行中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曾与团友们欢度过65周岁的生日。可是,此次与好友罗秋燕一起在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共度生日,不仅机会十分难得,而且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显然是有备而来,我当场说了三句“生日感怀”:一是感谢大家多年来的陪伴,一同走过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幸福大家庭”的温馨。二是感谢所有在我人生旅途中给予我关爱、支持、帮助的人,他(她)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三是珍惜一路走来所有的相遇与相知,友谊天长地久,愿大家共同珍惜如今生活的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今日“转场”</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连续两天在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参观游览,第三天几乎整整一天在路上奔波,利用这个空挡,我给大家介绍了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老龄化、少子化接踵而来,选择中高端养老社区已是必由之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关键是转变观念,坚决摒弃“靠政府、靠子女养老”的传统理念,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五个字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社区:医——“绿色通道”,养老社区本身有没有相应的医疗服务,就近有没有三甲医院等等,这对老年人特别重要。食——“安全健康”,养老社区自身的餐厅条件、菜肴品种,而不仅仅是价格亲民。住——“环境优雅”,空气、绿化以及居住舒适度。行——“便捷服务”,出行的班车配备、离开购物点与地铁站的距离等等。乐——“各得其所”,养老社区里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安排是否丰富多彩,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喜好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华天池</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人文景观为主体的参观游览,开始转入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观赏游览。</p><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了国家AAAA级景区——九华天池,它与浙江新安江景区相似,也是利用建造水库而形成的自然景观,有“江南阿里山”的美誉。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湖区,20平方公里。二是天池瀑布,天池瀑布虽然没有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却也灵秀动人。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站在下面观景台旁,可以感受到水雾拂面,极具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九华圣境</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沾了九华山佛国的仙气,自诩为“九华圣境”,与新疆乌鲁木齐的“天池”没法比。不过,九华天池之水碧绿清澈,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四周群山环抱,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山水相依,如同一幅绝美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矮人部落</p><p class="ql-block"> 天池湖面上相距不远有一个小岛,住着一群矮人,并非“原生态民族”,估计是从各地招募而来,主要任务就是为游客们表演逗乐,表演的节目选自《西游记》,却又经过自己的改编,不成体系。我们坐船前去,来回一个小时,算是“打了一个卡”。</p> <p class="ql-block">徒步下山</p><p class="ql-block"> 其实,九华天池共有四个景区,龙池和石谷需要徒步前往,我们大部分团员选择自费乘坐景交车“原路返回”。部分团员则选择徒步下山去观赏了龙池和石谷。大约两公里长的石谷,其间堆叠着大量的冰川飘砾,地下河暗流涌动,洞洞相连。石谷中树石相抱、古藤缠绕,形成了巨型的天然盆景。</p> <p class="ql-block">进傩仙镇</p><p class="ql-block"> 一路经过傩仙镇,据说该镇以国家级非遗池州傩戏为核心,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和传承傩文化。但是,白天显得冷冷清清,夜晚比较热闹,有《傩王传奇》实景剧,为游客呈现精彩的傩王故事。</p><p class="ql-block"> 今年前不久,傩仙镇民俗文化街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貌与沉浸式体验场景,成功入选“皖南区域十佳场景”名单。</p> <p class="ql-block">短暂停留</p><p class="ql-block"> 当天傍晚时分,我们进入了此行第二个目的地——池州石台县,也是全国地域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之一,总共7.7万人,整个县城只有3个红绿灯。</p><p class="ql-block"> 途中经过秋浦河,秋浦河系石台县的“母亲河”,贯穿整个石台县,但由于道路相对狭窄,不允许旅游大巴停留,只有一个十分简易的观景平台,无法窥见秋浦河最美的风光,我们也只能将就下车拍几张照片“交个差”。</p> <p class="ql-block">访“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当天最后一站是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白石岭。</p><p class="ql-block"> 该村落现存40余栋明清徽派古民居,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风格清新典雅,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等元素典型。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串联起一户户古朴的民居,古树、古桥与古道等原生态共同构成了古朴的乡村景致,展现出典型的皖南古村落风貌。</p> <p class="ql-block">最好宾馆</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次“不挪窝”,我们将在石台县堪称最好的宾馆“向日葵度假酒店”连住三晚。</p> <p class="ql-block">向阳花开</p><p class="ql-block"> 顾名思义,向日葵度假酒店大堂里用向日葵点缀,“名正言顺”,而向日葵在现实生活中寓意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比如象征“忠诚与坚定”,因为它始终面向太阳转动;象征“光明与希望”,其金黄色的花朵如同阳光般明亮耀眼;象征着“丰收与富足”,成熟以后结满果实,代表着大自然的馈赠等等,总之一句话,向日葵的种种美德吸引了全体团员纷纷与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赴“醉山野”</p><p class="ql-block"> “诗意池州”六日定制团的行程也已“时间过半”,而对大自然的观赏也渐入佳境,今天的重头戏是有着“中国最美山谷”之誉的石台县醉山野景区。</p> <p class="ql-block">绿野仙踪</p><p class="ql-block"> “醉山野”,单听名字,就仿佛有一股魔力,让人未入其中,便已心生向往。</p><p class="ql-block"> 老天不作美,天空中时不时地飘过阵阵小雨,细雨中映衬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沿木栈道缓行,栈道如绸带缠绕山腰间,青山如黛,溪涧纵横,虽不见潺潺流水与林间鸟鸣交织成韵的胜景,更没有古人笔下的“翠壁瀑飞珠玉溅,苍崖洞隐怪松悬”的人间仙境。但原生态的自然美是无法替代的,行进其间,真有一种武侠小说中描写的“绿野仙踪”、飘飘欲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生态硒都</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怎么评价,都难掩其被公认为“没有天花板的天然氧吧”的本色,其森林复盖率高达98%以上,全国屈指可数,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更是高于联合国标准的35倍,并有着“中国生态硒都”之称。我们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敞开胸怀,尽情呼吸着带有一丝清香、甚至一丝甘甜的新鲜空气,整个人的心都要陶醉了。</p> <p class="ql-block">游“慈云洞”</p><p class="ql-block"> 继上午游览“醉山野”后,下午前往石台县又一风景名胜区——慈云洞。</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崖壁上“慈云洞”三字苍劲有力,相传为古人游历所题。踏入洞内,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在彩灯映照下,幻化出五彩斑斓的光影,石笋如破土春笋拔地而起,石柱似擎天巨柱巍然矗立,石幔石帘倒挂如帘幕垂落,层层叠叠间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悟透“人生”</p><p class="ql-block"> 将近3公里长的溶洞,没有“回头路”。一路走来,你能强烈感受到“幽洞藏云气,钟乳映流光”,慈云洞内每一处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妙。漫步其间,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中,触摸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它不仅是大自然的精雕细琢,更是岁月沉淀的静谧,尤其是溶洞中十分醒目的那个“悟”字,更让我掂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个“悟”字包罗万象,无论对学习、对生活乃至人生路上每一步迈出都有着强烈的震撼,立足脚下,奋力进取,力争“活出人生的第二春”。</p> <p class="ql-block">上“仙寓山”</p><p class="ql-block"> 此行正式步入尾声,进入“倒计时”了。今天全天都将沉浸在仙寓山景区。</p><p class="ql-block"> 仙寓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当地人更称其为“藏在云端的龙脊秘境”。抵达仙寓山景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青山和缭绕的云雾,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之中。好不容易觅到一块视野开阔、景色如画的“风水宝地”,第一次以亲人、同事为主,划小单位,在这里留下了“陈家大院”、“王家门”以及“轻工系统”、轴承公司、江南造船等“幸福小家庭”的亲密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彩玉谷</p><p class="ql-block"> 仙寓山景区最主要的景观就是“七彩玉谷”,最佳观赏期是每年的5、6月份,溪水充盈,潭水呈通透的蒂芙尼蓝,富含矿物质的河床在水下铺展,金色纹路的“龙鳞石”隐约可见,阳光折射时,水面泛起流动的彩虹,难怪当地人称之为“彩虹水”。</p><p class="ql-block"> 其实,仙寓山海拔1376米的主峰才是整个景区最美的精华之所在,云海在脚下翻涌,似乎伸手就能触摸到云朵,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如果我们平均年龄再年轻十岁,我们恐怕都会想去攀登主峰,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胜景,可惜只能在梦里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梦幻世界</p><p class="ql-block"> 七彩玉谷是一条藏在仙寓山腰的秘境,无需门票,只需徒步一小时便能与三亿年前的地质奇观相遇。</p><p class="ql-block"> 从初入谷口的“问仙桥”到行至中段的“仙影崖”,一直行进到“瑶草亭”、孔雀瀑、“碧水瑶台”,碧玉色的溪水在脚下潺潺流淌,溪水冲刷出的五彩池潭,宛如女娲补天遗落的宝石碎片。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斑斓的色彩,亭柱上“瑶池水润千峰翠,仙寓山藏一谷春”的对联道尽此间意趣。令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心心相印</p><p class="ql-block"> 行进途中有一处用鲜花装点的“心的图案”,主要吸引年轻伴侣前来重温“蜜月的温馨”,想不到我们这些老头老太竟然也去“凑热闹”,甚至还当众摆出年轻时向心上人“求爱”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看来,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平均年龄增长的同时,长者普遍心态的年轻化也悄然伴随。</p> <p class="ql-block">富硒“一哥”</p><p class="ql-block"> 曾经藏在深山鲜为人知的小小村落——安徽石台县大山村,如今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富硒第一村”,该村土壤硒元素含量达4.4μg/g,属国内罕见富硒地质区域,凭借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走出了一条从“靠山吃山”到“念山兴村”的特色之路,让“硒”这个元素,成为了村民们的“致富密码”与幸福底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森林氧吧</p><p class="ql-block"> 大山村不仅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鲜叶收购价高于周边地区30%,天然饮用水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而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font class="meipian-red">绿水</font><span style="text-align: initial;">青山</span><font class="meipian-red" style="text-align: initial;">就是金山银山</font><span style="text-align: initial;">”的理念发挥到极致,真正落到实处。大山村成为与浙江桐庐石舍村‌、‌江西宜春温汤镇并列的全国三个著名的无癌村,这都与其健康环境与独特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span></p> <p class="ql-block">来“平天湖”</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一早,我们来到了因李白写的诗: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而得名的平天湖,其实我们很大程度上还是受2024年7月24日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通过社交媒体向海外推介安徽池州平天湖的绝美风景才吸引过来的。至今还记得华春莹介绍时专门配文:“安徽平天湖,天空在湖面上绘下一幅杰作。驾车来到这里,犹如在云朵间滑行,与倒影共舞”,其中莲花台更‌被誉为“中国十大赏月地”之一。想不到,身临其境,除了景区门口的标志性形象和地面莲花造型外,莲花台因故也没让我们上,放眼望去,整个湖面“一贫如洗”,毫无美感,实难想像问题到底“出在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船游湖</p><p class="ql-block"> 据说,平天湖的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1.5倍,湖中分布着喀斯特地貌的小山有99座之多,形成“山环水绕”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游船绕湖一周,除了对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高低不等的小山峰外,几乎“一览无遗”,与西湖美景相差何至十万八千里。</p> <p class="ql-block">压轴“好戏”</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好戏在后头”。此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池州最负盛名的“杏花村”。果不其然,它为我们此行留下了“精彩的一章”。</p> <p class="ql-block">一径花香 </p><p class="ql-block"> 一踏进杏花村,未曾先闻到酒香,扑鼻而来的却是花香,不过,由于季节和气候的原因,尽管古朴庄园门口对联写的是:马嘶芳草地、人醉杏花天,横批是:一村一世界。而实际迎接我们不是杏花香,而是清香醇厚、姗姗来迟的桂花香。</p> <p class="ql-block">“生肖”石雕</p><p class="ql-block">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村里道路两旁作为“友好使者”前来欢迎我们的竟然是十二生肖石雕,我和团里几位团友主动上前与“对口亲家”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p> <p class="ql-block">情之所至</p><p class="ql-block"> 想必所有人都读过唐代诗人杜牧的杰作,一首充满深情而又蕴含深意的《清明》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又有多少人了解这首诗的来历以及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内心世界,这里给出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半部诗史</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首诗千古流传,让池州一举成名天下知,多少文人墨客来这里观赏、品茗,包括中国诗坛上的著名大师:如诗仙李白、北宋开一代诗风的黄庭坚、豪放派诗人的杰出代表苏轼、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等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千秋佳话。</p> <p class="ql-block">“花落”池州</p><p class="ql-block"> 当年被杜牧赞誉为“天下美酒……唯有此酒妙不可言”的杏花村当地产的酒就是“黄公酒”,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走进黄公酒坊,推门而入,古法酿酒的器具整齐排列,酒保递上一杯新酿的米酒,入口清甜,暖意漫遍全身,我们每个人都品尝了一口,这便是诗中“酒家”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或许谁也没有料到因为“杏花村”的商标注册,这里曾与山西汾酒产地的杏花村打了“十年官司”,经北京市第一中院行政判决,依据杜牧在池州任刺史十年,在此写下了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年前的酒香与花香,早已在此间酿成了岁月的醇酿,最后判决商标注册“杏花村”的署名权最终“花落池州”,山西方面为此支付了100元诉讼费。</p> <p class="ql-block">水墨丹青</p><p class="ql-block"> 沿溪而行,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墙上题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字迹或苍劲或娟秀,与溪边的垂柳、水中的游鱼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整个杏花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杏林、酒坊、民居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细读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再眺望四处的景致,方知唯有这般诗情画意的土地,才能孕育出流传千古的佳句。</p> <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p><p class="ql-block"> 结伴同行总是短暂的,我借用一段通俗的话来为此次“山水佛国、诗意池州” 皖南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路径,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适合自己的活法才是最好的活法。生活不是取悦别人,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取悦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