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马关距李调元纪念馆有二十来里路,网约车出城不久就是蜿蜒曲折的坡道,很快来到景区附近。缓步前往白马关前,这里是川陕要道金牛道四川段的入口。出川入陝进中原的必经之路。地下磨损严重的石板路,一侧蒼劲古树,向游客展示这千年来的风雨历程,我望着这一幅幅历史画頁,心里仿佛想与过去对话,这儿也留下了我曾经来过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远观白马关,它在蓝天下默默地向天南海北的游客诉说着过往,等待着你我前往探寻。想当年金戈铁马逐鹿中原,诸葛武侯前后出师表五次北伐,还三顾茅庐情妄扭天意魂断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于是就有了穿越时空到三国,我亦披甲战沙场。</p>  <p class="ql-block">金牛古道起于成都市北郊的天回镇(传说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玄宗避祸入川至此地闻已平兵乱,就此回转长安。)经德阳、绵阳、广元至陕西汉中,因战国时期秦送“粪金”之牛于蜀王,在丛山峻岭中开出此路,蜀国被秦国所灭。此路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落凤坡得名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凤雏先生与先主刘玄德分兵进攻西川,先主因军师所骑战马不好,将自己爱骑“的庐”白马换之,才高自傲的凤雏先生率军路过此地,被埋伏在此益州(成都古称)刘璋牧部下将军张任以为是刘备,集中兵力乱箭射死。历史上真实是在这儿附近被害。这落凤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因为小说故事而成古迹景点之最了。这块碑是清代中叶一甚爱小说《三国演义》的县令所立。站在这儿追思,也是睹物思人了。</p>  <p class="ql-block">凤雏先生战亡后,刘先主没有忘记,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在此建庙祭祀。登基为皇帝后,敕封庞统为靖侯。《三国志·蜀书》里作者陈寿(先生为四川南充人,中国历史文上著名的史学家。晋统一三国后,在晋为官,耗时十年编著成《三国志》,它完整的描述了从汉末到晋初近百年间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三国志》与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编撰、班超补续的《汉书》、南朝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在史学界并称前四史。)评价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p>  <p class="ql-block">庞统祠又名龙凤祠,这祠内的二师殿供奉的是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二位蜀汉军师。殿门匾额“龙凤名高”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应辉(不是原四川省书法协会主席何应辉)所题。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凤雏先生的专祠。祠墓内古木森森、奇石遍布,现有两株古柏传说为恒侯张飞所植,历史遗迹与历史传说互融为景,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此景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又想起诗圣杜甫凭吊成都武侯祠的不朽之作: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领袖那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后来者如我一般追寻历史的国人不是少数,在这旅游淡季里,在这小众景点,与我同追三国遗址的人们也是人来人往。这次朝谒凤雏先生,心中总有一些遗憾和如果,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也是三分假七分真,演义、小说那就更是七分假三分真了。我还真应了那句俗语: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p>  <p class="ql-block">我以这朵採自于成都武侯祠南苑(原南郊公园)的黄菊嘱之心香:祭奠凤雏先生,祭奠上下五千年以来留痕的人们,当年的金戈铁马,如今的盛世种花家。是你们一代代添砖加瓦,一辈辈开拓进取,才有时下的生活如诗一般的美好时光。感谢陪伴我从青莲镇到江油李白纪念馆、罗江李调元纪念馆、白马关景区,再到罗江高铁站的网约车师傅,这位江苏南通人江油的女婿,他还为我介绍景点拍照,当然中午我请他在江油吃了一顿便饭,用时近五个小时,收费居然才两百元,真的感叹挣钱的不易哦。又是充满快乐的一天,生活待我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