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1997年12月3日,以古城墙为界向外延伸30米绝对保护范围之内的整个老城区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城墙以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城内分布着4条大街、8条小街及72条小巷,古城地域平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城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城内遗存有大小街巷199条,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古城共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刻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古城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有“龟城”之称。城池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等封建礼制格局。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由大街、小巷、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p> <p class="ql-block">到平遥古城已是下午,雨中找间客栈住下,赶紧找当地特色菜美餐一顿。</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出来古城漫步,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醋香迎面而来,随意是走进这家醋坊,醋香更是浓郁。山西八大怪之一便是“山西陈醋一道菜”,听说这醋坊里的陈醋是经过暴晒和寒冷酿制而成,没有保质期,越久越好。</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冠云牛肉是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源于汉代平遥地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加工技艺为核心,成品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晋商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中华老字号、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多个权威类别,集中体现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工艺传承,冠云牛肉独拥三个名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三年(1823年),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古城西大街成立,此后,票号增至20多家,平遥古城成为全国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砖木结构两层过街楼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并饰琉璃脊饰、宝刹。市楼始建年代不祥,目前所见市楼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商店铺面沿街而建,铺面结实高大,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建筑都有“房子半边盖”的特色,流传最广的说法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p> <p class="ql-block">2800年的平遥古城,如一位沧桑老者静卧三晋大地。漫步八卦阵般的街巷,触摸日昇昌票号的金融传奇,仰望市楼琉璃双喜字,每一块青砖都在诉说明清盛景。这座世界遗产不仅是建筑博物馆,更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文明史诗。</p> <p class="ql-block">听雨楼是平遥古城老县衙外的一座明代过街骑楼建筑,横跨衙门街而建,兼具交通功能与观景价值,东西两侧分别悬挂“听雨楼”与“观风楼”匾额,游客可通过县衙内部通道登楼俯瞰古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硕大的百福砖雕影壁</p> <p class="ql-block">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天眷园客栈样式是典型的三进院,装饰风格则是仿古的古风,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代。房间的布局和家具都是仿古的,还有一些复式的房间,住这儿会有不一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明清一条街是平遥古城的南大街,为古城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能够鲜明地折射出古城文化的光彩,是平遥重要的旅游景观。</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轴线,古城最高建筑市楼为轴心,形成“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相遥”、“上下有序”的对称布局。</p> <p class="ql-block">钱庄、银号、票号、账局、印局、当铺等都是旧时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金融性组织,平遥古城里都有遗存。其中当铺历史最为悠久,其次为钱庄。</p> <p class="ql-block">来平遥古城参观的人们,都知道有文庙,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武庙。庙门外原有木构过街牌坊两座,左为“忠昭日月”坊,右为“义贯古今”坊。</p> <p class="ql-block">“威灵震叠”牌坊是平遥古城内武庙(关帝庙)的正门牌楼,位于古城书院街西口路北的武庙建筑群前,是武庙建筑群的标志性入口建筑。牌楼的核心标识是“威灵震叠”四字匾额,悬挂于中门横额之上,字体浑厚有力,相传为慈禧太后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城楼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p> <p class="ql-block">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古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仍保持原貌,是中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外左右建有“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牌坊,单檐悬山顶。</p> <p class="ql-block">山西平遥古城所特产的酸酸甜甜的醋,名为灵芝谷醋,包括原味灵芝谷醋、旁简红枣醋、枸杞醋、黄金玛醋以及藜麦唤启乎醋等,各具特色,口感醇厚,适宜直接饮用。</p> <p class="ql-block">魁星楼位于平遥古城东南隅的南城墙墙顶,平遥南城墙的魁星楼,旧在南城,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同治十二年(1873)移建于东南隅。</p> <p class="ql-block">魁星楼移建东南,因东南角“巽”是“生气”方,有道是“生气贪狼主文昌,儿孙个个近君王”。在八卦中“巽”属木,“生气贪狼”也属木,又得位“贪狼星,紫气名,文笔冲天出贤人”,在这里建魁星楼和文昌阁是让平遥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后经历代不断的改建、扩建、增建而形成现存规模。城墙平面呈方形,轴线全长6142.63米,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挡马墙、垛口、城门以及瓮城构成,建有瓮城六座,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是古城的地标建筑,为三层三檐木结构阁楼式建筑,屋顶南北两面,用黄和蓝两色琉璃瓦镶出“囍”和“寿”的文字图案,赋予市楼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特例。</p> <p class="ql-block">站在市楼上,俯瞰整个古城,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错落有致的建筑尽收眼底,仿佛能看到当年古城的繁华景象。市楼南偏东有水井一眼,世传“水色如金”,所以平遥市楼又有“金井楼”美称。</p> <p class="ql-block">拱极门则因朝向北极星而得名,象征着城市的中枢地位。有趣的是,拱极门的瓮城西北角设计为钝角,这在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清朝中晚期,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较深;房屋拥有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是汉民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墙的最大特色是内部用土夯实,外表全部用砖砌筑,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而成。</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墙上的敌楼总数为72座,垛口为3000个,与孔子“三千名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历史典故相吻合。此番独特的设计表明,儒学思想贯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孔子的政教主张渗透到庞大的军事防卫设施中,希望唤起人们的良知,使其厌恶战争,鼓舞仁德之师,通过正义的战争去争得和平。</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署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中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时期,现存最早建筑可追溯至元至正六年(1346年),占地约2.6万平方米,现为AAAA级旅游景区和博物馆,被誉为“明清古县署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署核心建筑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上方“明镜高悬”匾额格外醒目 ,知县在此升堂问案,断世间是非曲直。</p> <p class="ql-block">县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长203米,东西宽131米,遵循“前朝后寝、左文右武”格局,包括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内宅等核心建筑,东西两侧设六部房、牢狱、土地祠等附属设施。这是平遥县衙的二堂,是知县日常办公、处理政务之处。</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县衙,其建筑风格和职能设置完整反映了明清县级政权运作,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实物,现为平遥县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洪善驿是位于山西省平遥古城中心地带的五星级民俗宾馆,2007年开业,占地6100平方米,毗邻县衙署,其前身为明清时期平遥县衙署驿馆。</p> <p class="ql-block">清期早期,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兴起,就逐渐出现了镖局。山西人在外经商的特别多,创办镖局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最早和最多的,镖局通常走的有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票号清咸丰六年(1856年)创立,总号设于平遥南大街,分庄网络扩展至全国33处商埠及日本、俄罗斯。现存旧址于2000年修复为中国钱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作为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协同庆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建筑之宏伟、规模之庞大,讲究之豪华,功能之齐全,在平遥商铺院落中实属典范。</p> <p class="ql-block">钱庄产生于我国明代,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国内流通两种货币,即白银和制钱。两种货币不同用途,出现了必须互相兑换的社会需求。正是这种需求,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承担货币兑换职能的组织,这就是钱庄。</p> <p class="ql-block">平遥地下金库位于协同庆钱庄(现中国钱庄博物馆)内,是平遥古城南大街的核心旅游地,以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地下金库设施著称。</p> <p class="ql-block">在地下金库中,客人每次兑换提取银两时,银锭需要装在竹篮里,用绳子通过竖井提到店堂,“提现”这两个字就是如此由来的,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地下金库大厅正中竖立一根龙柱,被誉为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据说它所处的位置是整个平遥县的中心,想必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天吉祥博物馆前身长盛蔚商行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主营丝绸、茶叶、毛皮等跨国贸易,覆盖蒙古、俄罗斯等地,1917年因俄国十月革命歇业。</p> <p class="ql-block">2015年长盛蔚改建为天吉祥博物馆对外开放,建筑为明代风格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约800-1200平方米,保留清代商号格局。</p> <p class="ql-block">全馆共设7馆14室,分别展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俱、瓷器、书画、绣品等,馆藏丰富,价值不菲,这木雕九龙壁是其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蔚盛长客栈创始于康熙初年,原为绸缎铺,后改“蔚盛长”票号,现为客栈(宾馆)及"蔚盛长"票号博物馆,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公元1900年(光绪26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行路过平遥时,因提取醇親王汇来的银两下榻蔚盛长票号,被誉为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镇国寺</span></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位于平遥古城东15千米的襄垣乡郝洞村,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作今名。现寺内建筑多为明清风格,万佛殿及殿内彩塑保存了五代原貌。</p> <p class="ql-block">万佛殿是镇国寺的核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被称为“千年瑰宝”,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硕大,出檐深远,其建筑风格与构造做法颇具唐风,殿内同期彩塑作品国内罕见,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和美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万佛殿三开间殿宇用如此复杂、高等级的七铺作斗栱,在全国仅存两例,另一例是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为宋代早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殿内共有彩塑十四尊,其中11尊彩塑为五代原作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甚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尊护法天王的服饰,在其他寺庙几乎是看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这些塑像面目丰满圆润,身躯高大,体型优美,线条流畅,衣着华丽,极具神韵,完整的继承了大唐塑像的艺术风格,是全国寺庙中保存最完美的五代彩塑精品之作。</p> <p class="ql-block">殿内壁画东、西、北壁壁面上绘制千佛图像,共有721尊,虽千佛人物图像在内容上相似雷同,但是在装饰表现上还是有所区别。</p> <p class="ql-block">三佛楼是镇国寺后院的主要建筑,殿内最有名的就是周围墙壁上的明代壁画,以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为主要内容,构图完整、流畅,是明代壁画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的自在观音,菩萨左脚踏荷叶,右腿曲蹲,左手撑于宝座上,右手抬起放在右腿上,姿态随意,无拘无束,超然洒脱。</p> <p class="ql-block">半截碑安置在东西碑亭里,是五代时期的遗物,残缺不全的文字中,记载了北汉小朝廷的宫廷斗争,对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传世唐宋碑刻不少,但五代北汉碑刻,在我国所存建筑中,唯有镇国寺这一方,所以是镇国寺的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内的佛像为明代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明代宗教文化和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双林寺</span></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 ,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作为“一城两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林寺则以彩塑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庙院(含天王殿、释迦殿等10座殿堂),东部为禅院经房。寺内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彩塑造像2052尊,完好的造像有1566尊。如此规模宏大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彩塑群,在世界上都极为罕见,也代表着中国元、明时期彩塑艺术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四大金刚,每尊都有接近三米高,膀大腰圆,两眼炯炯有神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不论从买哪个角度看,金刚的眼睛都好像在盯着你。</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是双林寺主殿之一,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座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观音用圆雕手法塑造,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详自若,与背景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p> <p class="ql-block">自在观音右腿盘起右臂自然搭在腿上,左腿自然下垂,面部雍容,衣纹如水,可能是状态最松弛的观音像了。旁边一整面墙的悬塑,一排排重重叠叠,连屋顶的横梁上都是,只感觉眼睛不够用。</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韦陀像,是全国现存唯一一个明代原装金漆韦陀,高1.6米,身形活灵活现,表情和眼神生动,身形如弓般孔武有力。造型威武的铠甲和飘逸如风的飘带形成对比,增加了动态感,展现“不动之动”效果。</p> <p class="ql-block">韦驮像号称天下第一韦陀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精品中的精品,备受海内外交口称誉,他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机智勇猛,浑身是力,身如强弓等等,浑身上下共塑有十只眼睛。</p> <p class="ql-block">菩萨殿在中院西侧,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p> <p class="ql-block">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娘娘殿东侧小殿为贞义祠,内塑“睡姑姑”和“药婆婆”塑像,乃民国年间重塑。娘娘殿和贞义祠内塑像、壁画制作年代较晚。</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以彩塑闻名,2000多尊彩绘泥塑继承了唐、宋、辽、金、元彩塑的特点,堪称中国明塑中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东林寺彩塑和壁画,继承了中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彩塑以木为骨、草泥为胎,本该脆弱,恰是</span>殿内长期燃烧的香火烟气使木骨架免遭虫蛀,因香火中的硫磺成分无形中起到防虫作用,这一巧合让脆弱泥塑得以保存数百年。</p> <p class="ql-block">泥塑涵盖圆雕、浮雕等技法,采用红胶泥塑造并嵌入黑色琉璃珠作为眼睛。</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