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月下浮针问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深处,中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承载着许多温馨而美好的乐趣。那时的中秋节,好似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节日:皎洁的月光、甘甜的月饼、爽口的黄梨,还有那神秘的“月下浮针钓命”游戏,成为我童年中秋最珍贵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中秋佳节, 夜幕降临,银盘似的月亮缓缓升起,如水的清辉洒满院落。几个孩子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一边啃着分给的半块月饼,一个黄梨,一边仰望着皎月,听老人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而思绪却随着故事飘向了那遥远的月宫,更按捺不住那颗好奇的心,迫不及待的做那个神秘而美好的游戏——“月下钓命”。</p><p class="ql-block"> “月下钓命”游戏是老祖辈传下来的,诀窍也是奶奶教的。爷爷、奶奶的皱纹里总是藏着讲不完的故事,也藏着那代代相传的月光下“漂针卜命”神秘。啃过月饼、黄梨,我们几个小孩子,从碗柜里取出一只粗瓷白碗,盛上满满一碗清水,放在屋檐下的窗台上,又从奶奶的针线笸箩里拣出一枚崭新的绣花针,准备浮针“钓命”</p><p class="ql-block"> 几个伙伴挨着轮换,小心翼翼地拿着绣花针,轻轻放在小指的指甲碗上,然后屏住呼吸,默默祈祷着、尝试着让那银针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生怕手一抖、心一急或呼气大使银针掉落,惊跑了藏在月光里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当银针终于平稳地浮在水面,月光的照耀下银针便会在碗底里投下细长的影子。奶奶说,若针影粗细均匀,那你便是一生顺利,好活一辈子;若是一头粗、一头细,则会有坎坷。如针尖处细,针眼处粗,则小时候受罪,老来享福,相反,则 是儿时幸福,到老时受罪不好活。</p><p class="ql-block"> 无忧无虑的孩童,哪里懂得什么叫坎坷。有的伙伴性子急,刚把针放到指甲上就手忙脚乱,针"咚"地一声沉到碗底,溅起一圈涟漪,惊得月光都碎了,他们懊恼地跺着脚,只得重新再来。有的伙伴蹲在月光下,试了整整一个时辰,碗里的水换了又换,那枚针才终于像一片羽毛般浮在水面。而有的伙伴,则盯着碗底的影子,突然红了眼眶还悄悄哭泣——那影子在月光下竟真的一头粗一头细。 </p><p class="ql-block"> 如今想来,那枚浮在水上的银针,那碗里的针影,哪里是什么命运的谶语?分明是童年最纯真的期盼与敬畏。它卜测的,是我们对未知的好奇,是那份不肯认输的执着,还有中秋夜里,那份纯粹的、闪闪发光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我们认真地相信着月光的魔法,相信那枚银针能穿透岁月的迷雾,窥见未来的生活。那些关于"好活"与"不好过"的谶语,当时看来重若千钧,如今却化作了月光下的笑谈。可正是这份认真,让那个中秋夜变得格外美好、温馨、绵长,让那枚绣花针的影子,深深烙在了记忆的天幕上。</p><p class="ql-block"> 如今身在丹城,中秋夜的月光依旧洒满庭院,只是再也找不到那只粗瓷白碗,也寻不回当年留着长指甲的小孩。奶奶的针线笸箩早已蒙尘,唯有记忆里的银针,还在月光下游弋,寄托着一个儿童对命运幸福美好、平安顺遂的追求与理想。原来有些游戏,玩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份与月光对话的虔诚,是那份相信生活美好的童心。就如那枚浮在水面的银针,看似细小,却能承载着整个童年的月光,在岁月的长河里,轻轻摇曳,永不沉没,引导你走向未来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粗瓷大碗</p> <p class="ql-block">传承</p> <p class="ql-block">月下问命</p> <p class="ql-block">喜悦</p> <p class="ql-block">憧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