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独山&鸣沙山月牙泉. 青甘蒙宁川大环线7

葉知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是我们在敦煌逗留的第三天,也是本次青甘蒙宁川大环游的第七天,佟导说今天的重点是去青海冷湖的黑独山,早上可以先去鸣沙山月牙泉打个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般游客的认知中,敦煌除了莫高窟恐怕就是国家5A级景区鸣沙山月牙泉了。每逢五一、国庆长假,网上都会疯传一波“匈奴大军入侵”的震撼视频,据说能有2-3万人同时在鸣沙山骑骆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门票每人110元的5A景区在佟导眼中只够打个卡,可见其对景点遴选之严格。不过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5A确实有水分,这个咱们放到最后聊,省得您先就倒了胃口,我的牛也吹不下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佟导嘴里的打卡其实并不简单,我们被他赶到景区时,天还没亮,因为他还要留够时间爬上沙脊看日出。不过早来也有早来的好处,景区是禁飞的,赶在滑翔伞营业之前,飞一会儿无人机也没人管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敦煌鸣沙山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延伸部分,地处库姆塔格沙漠东缘,其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绵延4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除了敦煌,我国有名的鸣沙山至少还有3处,如宁夏沙坡头的呜沙山、内蒙响沙湾的鸣沙山和新疆巴里坤的鸣沙山。这些沙山都有一个共性,即线条流畅,形态优美,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变换形状,日出、日落时分尤为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有鸣沙山的日落与星空都极为震撼,是摄影爱好者追捧的梦境之一。除了摄影,所有鸣沙山都会开展滑沙、骑骆驼,以及沙漠越野等项目,让游客沉侵式感受沙漠的独特魅力。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4个鸣沙山唯敦煌的最有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仅2015年就被认定为国家级5A景区,而且还被联合国遴选为“世界地质公园”。甚至在这之前,1994年已经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2005年还荣获“中国最美五大沙漠之一”称号。我以为这一切皆因它有幸作了莫高的邻居,蹭到了流量密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敦煌鸣沙山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在沙漠的汪洋大海中,这种体量充其量也就是一叶扁舟,沧海一粟,何况它还是一座流动的沙山。炒房的人都知道地段很重要,为了把敦煌鸣沙山留在莫高身边,景区和当地政府也是下足了功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2014年开始,科研人员就在景区及风沙口处大量安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织成的固沙网,以期固定流沙,防止沙丘移动。如果不是加大投入,采取如此高效行动,任由流沙持续肆虐,不仅终有一天敦煌鸣沙山会消失殆尽,说不定还会顺便埋了莫高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常说画龙点睛,月牙泉就是这个5A景区当之无愧的“睛”。世界不缺少沙漠,但像巴丹吉林有那么多湖的沙漠却极少极少,所以才能入选世遗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没有湖,但有这孔清泉已乃弥足珍贵,如果没有月牙泉,能不能挂上5A,还真不好说。月牙泉自汉代即以“月泉晓澈”之名位列敦煌八景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载,月牙泉周围曾有过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楼和药王洞等古建筑群百余间,可惜均被损毁。如今游客看到的雷音寺,系80年代根据初唐时期史料记载的线索重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前,我第一次造访月牙泉的时候,月牙是自然由水推漫出来的,看上去就是瘦瘦的一轮弯月。不像现在感觉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形状僵硬死板,下面是不是已经砌成了水泥池子还真不好说。因为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月牙泉早就不出水、不存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整个环境人工痕迹极少,一切看上去还都挺自然的。不幸的是一夜大风过后,让我看到了沙子下面暴露出来的金属水箱一角,原来那时的月牙泉已经在靠人工补水维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聊到这儿,各位看官终于明白了,原来撑起这个5A景区的两大关键元素,鸣沙山是靠聚乙烯网住的,月牙泉是靠外水补充的,难怪佟导说打个卡就拜拜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您会往返开车540公里,跨省去看一座山吗?佟导可以。在他的心理天平上,若一边放上110元门票的5A级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另一边放上才开张一个多月,连门票都不收,啥A也不是的黑独山景区,他的天平将义无反顾地倾斜于后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鸣沙山打卡归来,匆匆洗漱、用餐过后,再度整装出发已经快10点了。刨去往返540公里所需要的时间,留给我们在黑独山玩的时辰不过2-3小时,如此长途奔袭就为一个孤零零的景点,到底值不值得?我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越来越凄凉的戈壁荒漠,内心已是一片茫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敦煌出发,先上G3011柳格高速,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约130公里至阿克塞南收费站。从阿克塞南收费站下高速后,转入G215国道,不久开始翻越海拔3648米的当金山,这是一段很长的盘山路,令人昏昏欲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翻过垭口,又是一段更长的下坡路,继续沿G215国道行驶,你不仅会看到整齐排列的高铁水泥路桩,而且还会与海拨2700米,合计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大、小苏干湖擦肩而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驶离苏干湖不久,远处开始呈现起伏不定的黑色山峦,与它们相伴的是随风旋转的巨大白色叶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独山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东北约13-15公里处,目前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运营,须自驾或包车前往。多年来,黑独山一直是驴友口口相传的“野景点”。今年5月21日终于“转正”,成为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实际面积非常之大,由上千座大小山包构成,无人机在500米高空飞出两公里仍望不到边。为保护景区脆弱的生态,目前仅开放景交车终点站附近的核心区域,游客须沿景区铺设的栈道循序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目前不收门票,但游客需要购买60元/人的景交车票乘车入园,严禁任何私家车驶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独山形成于4.3-4.9亿年前,其山体骨架为奥陶纪变碎屑岩及火山岩,表面覆盖一层风化后富含铁、锰等矿物质的黑色砂石或碎石。专家将其定性为风蚀作用形成的黑色雅丹地貌,对研究柴达木盆地乃至青海高原北部的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是由于地表覆盖着一层黑色的沙石碎片,生态及其脆弱,一个脚印都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恢复。遗憾的是我们看到景区管理相当粗放,工作人员明显配置不足,说好游客不能离开栈道,但借助无人机从空中一看,到处都散落着蚂蚁般的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游客走下景交车举目四望,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黑色沙烁山丘,寸草不生,极度荒凉,没有任何生命迹象,除了风声一派死寂,给人一种强烈的外星感和末日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无人机缓缓上升至500米的民用极限高度后,镜头下山体的黑色因揉入了脚下盐碱地的浅灰与远处荒漠的土黄,而显得浓淡有序,层次分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苍茫大地的映衬下,有如画家用饱蘸墨汁的毛笔,以广裘之大漠为宣纸,肆意挥洒而成的重峦叠嶂。宛若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泼墨山水画,充满了东方美学的诗意与写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位旅友看了我发的黑独山照片,即刻微信留言:“哇,胭脂山,好看!” 一下子把我整蒙了,连忙致电司导小陈:“咱们去的到底是黑独山还是胭脂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胭脂山是焉支山的谐音,又叫大黄山,位于司导小陈家张掖的山丹县与永昌县交界处,有山有水有河流,鸟语花香,草木葱茏,风光秀美,但唯独没有任何丹霞或雅丹地貌,跟胭脂扯不上一毛钱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无风不起浪,黑独山景区内确实有一座彩虹山,亦称胭脂山,就在距景交车终点站步行15分钟的地方(如图示)。与周围风蚀雅丹黑色山丘不同,这座胭脂山系富含氧化铁的湖相沉积岩,经风蚀、水蚀后,呈现出类似丹霞的景观,被人誉为“仙女的裙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景区还拍到一块指示牌,显示箭头方向1100米处还有一座胭脂山和黄金山。不过这里海拔已经超过了2700米,往返步行近2.5公里,不仅需要时间,还要有点体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独山属于雅丹地貌的一种特殊变体,亦称风蚀丘地貌。经过亿万年的风蚀,形成了圆润而又陡峭的山脊线、深邃的沟壑,以及连绵起伏的波浪状纹理。山体的黑色源于干旱环境中,岩石中的铁、锰等金属元素在表面氧化形成的薄膜。远远望去,一座座连续不断,深浅不一的黛色山包,如同波涛汹涌的黑色巨浪,气势磅礴,却又万籁俱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它不是山,而是风凝固后的黑色波浪。置身于青海茫崖的黑独山,恍惚一脚踏入了月球表面。眼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黑色山峦,像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画,死寂、孤独,却又壮美的令人窒息。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广裘无垠的茫茫天地和沧海一粟般渺小的你。(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