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五日行

融信

<p class="ql-block">  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北岸,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沿海,呈半岛型区域,全县陆地面积171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千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三级阶梯状下降,西北峰峦耸峙,最高峰“目海尖”海拔1192.4米;东南港湾众多,主要有“两洋三湾四港”(东吾洋、官井洋,三沙湾、福宁湾、牙城湾,三沙港、东冲港、吕峡港、盐田港)。拥有505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省的八分之一,涵盖265万亩浅海滩涂和442个岛屿,均居福建省各沿海县(市)的首位。</p> <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28日福温动车途径霞浦,另有4条高速(沈海、G353、上宁、景宁)在霞浦县境内,设有13个高速口,其中:宁上高速4个出口。一下子把下浒、东安、溪南…这些以前觉得犄角旮旯的地方,就被拉到了交通的主动脉上。特别是:拥有溪南、三沙、北壁等宝贵的天然深水岸线和充裕的土地后备资源,蕴藏着发展石化加工、船舶修造、能源生产等重化产业的战略优势。独特的潮汐规律形成北岐滩涂"虎皮纹"地貌,竹竿阵列与光影交织形成"海上丝绸"景观。‌‌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港湾成了霞浦地理特色。</p> <p class="ql-block">  2024年霞浦县地区生产总值382.37亿元,同比增长2.1%(虽然于2017年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成为福建省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但经济结构单薄,尤其是制造业比沿海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截至2024年末,霞浦县常住人口48.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截至2025年,霞浦县辖3个街道、6个镇、6个乡。晋太康三年(282年),霞浦始设温麻县,距今已有1743年的建县历史,三国时期曾是东吴的造船基地,史上称“温麻船屯”。1286年升为福宁州,1369年降为福宁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级为福宁府,相继涌现沩仰宗始祖灵祐、易学宗师黄寿祺以及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  霞是天空,浦是大海。霞浦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中国海带苗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霞浦县的养殖量在全国沿海县(市)中稳居第二位,这一成绩彰显了其深厚的养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溪南镇地处霞浦县西南部,东、南、西濒临东吾洋、官井洋、盐田港,北连沙江镇、盐田畲族乡,镇人民政府距霞浦县23.6千米,区域总面积151平方千米。溪南镇古称蓝溪,因在蓝溪之南得名,亦称小南区。截至2020年6月,溪南镇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溪南街下街34号。截至2011年末,溪南镇辖区12413户、总人口46540人,另有流动人口2016人。</p> <p class="ql-block">  2011年,溪南镇财政总收入412万元,比上年增长3.8%。境内水深港阔,海岸曲折,有20万吨深水岸线约10千米,可建1~30万吨泊位80个,其中20万吨以上泊位30个。溪南镇境内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是大黄鱼、对虾、縊蛏、牡蛎、海带、紫菜等闻名選迩。境内自然景观丰富,有红山、霞浦山、莲花屿,红山上生长着大量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一一桫椤。</p> <p class="ql-block">  东安村(东安岛)是霞浦县第二大岛屿,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隶属溪南镇管辖,距溪南镇政府驻地10公里,东临东吾洋,西临官井洋天然大黄鱼产卵地。位于形似葫芦的狭口形港湾三沙湾内,被誉为中国版的“威尼斯水城”。东安鱼排是海上养殖景观的代表,是集海水养殖、渔业和旅游于一体的亚热带海洋性岛屿,依海洋资源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其核心特色在于数千座海上渔排与水上房屋形成的独特景观,以及渔村与滩涂交织的绝美风光。尤其是秋季(9月至11月)‌渔排色彩最丰富,适合拍摄渔民劳作场景和滩涂光影。</p> <p class="ql-block">  东安鱼排村中国这个“海上威尼斯”很有意思。是由数十万个网箱和数百个小木屋组成,形成独特的海上社区景观,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镇,这无异于是一个海上小镇,固被称为:中国海上威尼斯。东安是整个霞浦县最集中的鱼排,是鱼排景观最壮观的地方。鱼排是用木板做成的,下面放有可供漂浮的泡沫材料,使得鱼排可以浮在水面上。鱼排的下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网箱</span>是每家每户养殖的海产,而东安渔民就生活在鱼排上,造就了东安人居住生活的特色:鱼排之上是房屋,鱼排之下是物产。</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村民集资动工建设跨海大桥,总投资5349万元(村民自筹2200余万元,政府补助3139万元),2019年11月建成通车。该跨海大桥全长585米、宽9米,彻底改变东安孤岛困境,将进岛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5分钟,结束依靠舢板出行的历史。打通霞浦县东部沿海交通动脉,缩短宁德至福州港运输距离约40公里。在建两条高速(上宁、景宁)途径境内,尤其是今年底宁德至上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东安高速出口一下子把下浒、东安、溪南…这些以前觉得犄角旮旯的地方,就被拉到了交通的主动脉上。</p> <p class="ql-block">  为改善三都澳海域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发展湾内海域网箱养,推进网箱“内转外、浅转深”发展,促进海上养殖高质量发展,根据海参、黄鱼的养殖周期,2024年5月霞浦开始分期分批清退超规划网箱养殖,截至2025年3月15日,霞浦县清退超规划网箱养殖241614口,其中溪南镇累计135890口,届时现有"东安渔排"村内特色景观中国版的“威尼斯水城”更加碧海蓝天。目前免费开放,建议前往东安岛码头,使用无人机或高角度拍摄渔排与海面的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半月里畲族村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是畲族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这里的风景如画,但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些世代相传的文化“传承人”。村庄坐落于福建省宁德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拥有300多年历史,是纯畲族村落,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多座古朴的宅院。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份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详见本人于2025年10月9日美篇《历史文化名村——半月里》专辑介绍。</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开工建设,东海一号公路东北区域。东海一号公路是福建省霞浦县东冲半岛的环海观光道,全长约20.3公里,串联高罗沙滩、大京沙滩、下尾岛海蚀洞、吕峡灯塔等免费景点,沿途设多个观景台和停车场,建议安排6-8小时游览。推荐顺时针路线:高罗沙滩→积石码头→大京沙滩→丹湾观景台→下尾岛→吕峡灯塔。自驾或包车最便捷(包车约550元/天),公共交通不便;夏季(6-9月)为最佳季节,需晴朗天气出行。‌‌</p> <p class="ql-block">  主要知名沙滩包括高罗海滩、大京沙滩、小皓沙滩和闾峡沙滩‌,这些沙滩以沙质、景观和活动多样性著称。‌‌游玩沙滩均免费,但部分项目收费(如出海捕鱼180元)。</p><p class="ql-block"> 高罗沙滩位于长春镇亭下溪村,沙滩长2000余米,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是福建省帆船帆板训练基地,提供游泳、沙滩排球、摩托艇等活动,全年全天开放。‌‌</p> <p class="ql-block">  小皓沙滩位于霞浦县三沙镇小皓村,沙质滩涂为主,淡水冲刷形成独特S形水道,不同光线呈现红/金/蓝等渐变色彩。‌‌以五彩沙滩纹理和变幻光影闻名。霞浦的紫菜种植摄影点主要包括‌北岐滩涂、小皓滩涂、东壁滩涂和沙江S湾‌,这些地点以独特的滩涂风光、紫菜养殖景观和光影变化闻名,是摄影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闾峡沙滩‌位于霞浦县长春镇吕峡村,距县城约47公里,地处东冲半岛东岸。‌‌长约3公里,宽800米,沙质细腻洁净,滩面平坦开阔,海水清澈,适合海浴和冲浪。‌‌小众秘境,以夏季“蓝眼泪”现象著称,适合夜间观赏,自驾需1.5小时,建议住附近民宿。‌‌</p> <p class="ql-block">  霞浦十大特产包括:大黄鱼、海参、鲍鱼、小章鱼、生蚝、竹蛎、海带、紫菜、红鲟和元宵茶。三菜指的是榨菜、海带和紫菜‌,这三种海产品是霞浦县的特产与主产,产量居全国前列,以味美闻名。‌‌霞浦三果通常指‌晚熟荔枝、晚熟龙眼、史上的李干被晚熟蜜柚替代。</p> <p class="ql-block">  大黄鱼是霞浦的标志性特产,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被誉为“大黄鱼之乡”。这种鱼肉质鲜嫩,口感极佳,是海鲜爱好者的首选。霞浦的海参也备受推崇,以其个大、肉质厚、口感好而广受消费者喜爱。海参作为高营养的滋补品,适合各种人群食用。鲍鱼则是福建的传统名贵食材,霞浦的鲍鱼个头饱满,品质上乘,是送礼或自用的佳品。图中分别是沙塘剑蛏、牙城七都鲟、盐田沙蛤、下浒海参、官井洋黄鱼、三沙石斑鱼。2024年霞浦海参产量为10.2万吨(鲜活),占全国总产量的30%,同时占福建省产量的90%,产值约102亿元。</p> <p class="ql-block">  元宵茶主产于福建省霞浦县,尤其是大京半岛茶场(种植近3000亩),崇儒乡后溪岭村为其母树发现地。该茶树品种因元宵节前后开采得名,2012年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p><p class="ql-block"> 富锌茶的主产地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涵江村的葛洪山。该区域海拔约380米,气候湿润多雾,茶园环绕林带形成独特的生态小气候,适宜茶叶生长。</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霞浦县是白茶重点产区,拥有白茶特色品牌,但未明确提及具体茶山名称。当地通过推广“霞浦春波绿”等高优品种提升茶叶品质,2024年全县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p> <p class="ql-block">  据清代聂璜在《海错图》中记载图中霞浦剑蛏“似蛏而小,壳薄且区,味清”,并创作《剑蛏赞》描述其“壳白色而锋利”的特征。因形态独特且风味鲜美,霞浦剑蛏自古被视为当地珍宝,其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清。霞浦剑蛏是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沙塘剑蛏村特有的蛏类品种,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介壳呈长方形,体表为淡褐色,具有壳薄肉脆、蛏肉鲜嫩细滑的生物学特征。霞浦剑蛏富含蛋白质、钙、铁及维生素A,口感以“鲜、嫩、脆、爽”著称,可适用于炖、炒、蒸、煮等多种烹饪方式。</p> <p class="ql-block">  霞浦沙江镇的晚熟荔枝以果肉细滑、汁多甜酸适口著称,果实心形,果面鲜红,龟裂片隆起小刺。 ‌晚熟龙眼作为霞浦特色水果之一,晚熟龙眼以肉质饱满、甜度适中闻名,种植历史悠久。成熟期比两广主产区迟熟1个月以上。 ‌晚熟蜜柚沙江蜜柚种植面积达4.35万亩(2023年数据),占全县80%以上产量,果肉红色、口感酸甜,销往全国及海外市场。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霞浦榨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获得由国家工商总局审批“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中国三大著名紫菜产地:福建省霞浦县、平潭县和江苏省连云港市。霞浦福宁湾海域紫菜以其美观和营养丰富著称第一。</p> <p class="ql-block">  沙江镇地处霞浦县中南部,东邻长春镇,南濒东吾洋,西抵盐田港,北接盐田畲族乡、松山街道,西南与溪南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霞浦城区10.4千米,区域总面积143.38平方千米。2020年6月,沙江镇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截至2019年末,沙江镇户籍人口为41044人。浅海滩涂面积共11.5万亩,水产养殖资源丰富。2011年,沙江镇财政总收入49.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万元。沙江镇境内有省道沙吕线贯通镜内沙塘里、古县、南屏、涵江等村。</p> <p class="ql-block">  沙江镇境内有黄瓜山贝丘遗址、竹江汐路桥和竹江天后宫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县温麻船屯遗址等。沙江镇古县村是1700多年前晋代温麻县县址所在地,葛洪山是道教丹鼎派最重要倡导人葛洪修道炼丹之地。竹江汐路桥为国内最长古代海埕石路桥,始建于明代。‌‌S湾摄影点入选2016年里约奥运会宣传片,滩涂景观独具特色。‌‌沙江村小学后方6层观景楼(门票20元),4-6层可俯瞰全景,需提前查退潮时间。‌‌</p> <p class="ql-block">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带。上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份。1957年,霞浦县开始在三沙镇三澳和溪南东安开展试验性养殖,根据国家水产部《关于大力开展海带养殖的指示》,将养殖海带列为“大跃进”主要项目。1960年,闽东海带育苗室(后称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1961年10月成功后,开始批量向海带养殖区供应秋苗。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霞浦海带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色。</p> <p class="ql-block">  霞浦海带是产于福建省霞浦县的一种海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碘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其叶片狭长呈带状,不分枝,植株健壮,鲜海带呈橄榄褐色,富有光泽,长度1.5—2m,厚度1—4毫米;受独具特色的湖泊型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养殖周期缩短,藻体幼嫩,粗纤维含量少;干品呈黑褐色,质嫩柔软;加工成品的盐渍海带结呈翠绿色,蒸煮易烂,粘滑爽口,香醇。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唯一'海带之乡',2009年6月5日,霞浦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这是讫今全国唯一被授予此称号的县份。2025年养殖面积35万亩,鲜品年产量达160万吨,占全国产量首位。‌‌</p> <p class="ql-block">  古代时,中国人民就已开始食用紫菜,始见载于晋代左思《吴都赋》的“纶组紫绛”,据吕延济注其中之“紫”乃“北海中草”。北宋时期,紫菜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元代时,“南澳紫菜”已开始出口外销。明代《五杂俎》指出人们将荔枝、蛎房、子鱼、紫菜作为中国福建的“四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二十八·紫菜》中也描述了紫菜的形态和采集方法,以及主治“热气烦塞咽喉”,还记载有“病瘘瘤脚气者,宜食之”。霞浦海域水质优良,紫菜色泽鲜亮、无沙杂质,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被誉为“营养宝库”或“海上松茸”。‌‌2009年6月5日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紫菜之乡”称号,且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霞浦养殖面积6.5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以全产业链条和出口优势闻名。‌‌</p> <p class="ql-block">  长春镇隶属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地处霞浦县东南部、东冲半岛北段,东濒东海,西临东吾洋,北抵福宁湾,西南连下浒镇,西北接沙江镇,镇人民政府距县城18.3千米,区域总面积203.2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84千米,浅海与滩涂面积15.6万亩,均居全县首位。截至2020年6月,长春镇辖1个社区、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长春镇镇直路6号。长春镇原名长村,因原古堡内村街较长得名,后谐音为长春。</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19年末,长春镇户籍人口为56388人。2023年公共预算收入为8955万元,全年海带、紫菜养殖面积2.49万亩,水产品产量达57098吨,其中大黄鱼1951吨,鲍鱼1020口(折1480吨)。同时,拥有富饶的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长春镇境内有道教名山葛洪山,古刹宝仑寺、法华寺,明代传胪、大京古城堡,高罗、北兜、闾峡、大京沙滩等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大京沙滩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东南部,东冲半岛近陆端,全长约3000多米,宽200多米,素有“福建夏威夷”和“闽东北戴河”之美誉,是一个以自然海滨风光、明代古城堡遗迹和丰富水上活动为特色的全天候开放景区。‌大京沙滩为闽东第一大沙滩,地处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沙滩坡度平缓,沙质细腻洁净呈金黄色,海水清澈,潮汐稳定,是天然海滨浴场。景区全天开放且免门票,适合全年游览,夏季夜晚常有帐篷露营和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  大京沙滩沙质细软,适合光脚漫步,<span style="font-size:18px;">沙滩内侧的干燥沙丘区域,沙质洁白柔软,赤足行走舒适,被誉为“情人的天堂”。‌‌沙滩东北部不足百米的鹅卵石滩,石头经海浪冲刷圆润光滑,色彩纹理丰富,形成独特景观。‌‌</span>退潮时可赶海挖螃蟹、贝壳,<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可体验赶海乐趣;水上活动包括冲浪、帆板、皮划艇等,并设儿童游乐区。‌‌</span>周边不仅有明代古城堡遗迹和“洞见·蓝”艺术装置,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沙垅上沿海防护林1000多亩。</span>该防护林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福建省第一条大面积的澳洲铁树人工风沙防护林,主要用于防止风沙侵蚀耕地。 ‌</p> <p class="ql-block">  配套及附属设施完善,大京山门、次入口大门、广场、3000米道路、6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3200平方米海鲜美食街、游客服务中心、防护林栈道、200亩花田、游船码头,同时配套游轮、游艇、摩托艇交通设施。景区基本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的需求。霞浦作为海带之乡,而长春作为福建省海带主产区,游客可观赏壮观的海带晾晒场景和渔民作业,感受闽南渔村文化。‌‌</p> <p class="ql-block">  大京城堡为抵御倭寇侵扰而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仍保留着军事防御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保存完好,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海滨休闲(详情本人2018年2月20日美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专辑介绍</span>《明代福建海疆四大城堡之一——大京城堡》更新于2025年10月11日)。大京城堡其宏伟壮观值得走走看看,若时间可到附属据点传胪城堡观赏其精巧而美。</p> <p class="ql-block">  明朝从洪武十七年(1384)起,在元代沿海设防的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划分为辽东、山东、直隶(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和北平(今北京、天津和河北部分地区)七个防区。北方主要加强大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筑城设施,南方以浙江和福建海岸设防为重点。据明初统计,沿海共筑卫城和所城181座,附属据点1622处。大京城堡是福建海疆四大城堡之一,采用军事与民用结合的设计,通过城门、瓮城等结构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抗倭历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  大京城堡(巡检司遗址)历经嘉靖、万历两朝修拓,形成"攻而不克"的防御抗倭工事。清代《福宁志》盛赞其"楼橹云巍巍,旌旌云闪闪,真足以寒贼胆",素有"福宁藩屏,全闽咽喉"之称。布局以海防为核心,城外有一条宽宽的护城河,与城堡构成一个森严壁垒的整体。明朝的大京城堡不但是闽东抗击日本海盗的要塞,更是八闽大地的抗倭要地。大京城堡是明代“福宁卫大金守御千户所”,名列福建十二“千户所”之首。现在成为霞浦最大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传胪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其核心源于林遂(生卒年不详),字元成,号石壁,明代福建安东乡传胪(今霞浦县长春镇传胪村)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登进士第四名,家乡因此得名“传胪”。(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因抗倭需求于嘉靖年间(约1555年)建成传胪城堡,成为海防要塞;‌林遂退休后主导筑堡、种树及文化保护,奠定了村落的历史根基‌,现代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传胪城堡位于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传胪村,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修。城堡由贵州行省参政林遂倡建,系明代抗倭时期沿海防御体系组成部分。城堡呈正方形,周长640米,墙高约5米,基宽3米,设东、西、南三门,南门嵌“皇明方伯里”碑刻。1986年被霞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林遂登进士,任南京大理寺评事。以审案公平,微服私访,平反冤案闻名,升左寺副。嘉靖初年(1522年),上疏提出“恒敬心、远邪佞、容戆直、公是非、重守令、择风宪、谨刑罚、修武备、革弊俗”等九项建议,得到赞扬与采纳,升任左寺正。不久,升湖广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任内稽查军饷、构筑城池以巩固边防。嘉靖十三年(1534年)告老还乡,变卖妻子嫁妆引进黄连木树苗,其护林理念写入村规。著有《石壁奏议》《石壁手稿》,朝廷赐故里名“方伯里”。</p> <p class="ql-block">  吕峡下尾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吕峡村的海岛景点,以独特的海蚀地貌和潮汐景观著称。霞浦下尾岛的涨潮退潮时间主要基于农历日期变化,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和十五潮位最高在早上6点和下午18:00,最低在中午12:00和凌晨0:00。</p> <p class="ql-block">  下尾岛(又称夏威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吕峡村,地处东冲半岛东南末端,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直面东海,是霞浦东海1号旅游线路的重要站点。岛屿呈长条状直插大海,周边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岛礁,形成独特的海岸线景观。‌‌</p> <p class="ql-block">  海蚀洞‌:退潮后可进入洞穴内部,观赏天然镜框式景观,形态各异的礁石在海水冲刷下形成独特造型,如“五龟出海”“鳄鱼探海”等自然奇观。民宿位于吕峡东澳,所有房间都面朝大海,超大飘窗仿佛把那片山海装进画框一样。顶楼有一个独享观景平台,可以观海景、看日出,美景尽收眼底。游玩海浊洞,应关注当地的潮汐时间,避免遗憾。</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规划的行程,必去打卡点都玩到了,行程不赶,很舒适,供大家参考:</p><p class="ql-block">D1:出发地→抵达霞浦→入住县城酒店→自由活动→太康路美食城</p><p class="ql-block">D2:花竹日出→小皓+东壁日落+光影栈道→入住海景酒店</p><p class="ql-block">D3:东海一号:高罗沙滩+传胪城堡+大京沙滩+下尾岛→吕峡灯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入住海景酒店</p><p class="ql-block">D4:半月里→沙江s湾~东安鱼排→入住县城酒店</p><p class="ql-block">PS:北岐日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松山天后宫-中午返程</span>全程一个导游一台车就带我们4个人,住的还是海景房。包车全天550元,半天费用为275元。</p> <p class="ql-block">  吕峡灯塔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闾峡村东南端,与下尾岛、闾峡风电场合称“东海1号”环海线核心景点。‌‌霞浦间峡灯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网红灯塔,曾是明朝重要的海防据点。现存福建最古老灯塔之一,现代改造后成为高20米的导航灯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灯塔红白相间,色彩醒目,周围有悬崖、海湾和风车群,是拍照的绝佳地点。</span>周边留有明代抗倭城堡遗迹。‌‌悬崖海湾、柱状节理岩壁、山顶风车阵列共同构成壮阔画面,晴天可见水天一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三沙镇地处霞浦县东北部,东与福鼎市嵛山岛隔海相望,南濒福宁湾,西及西南与水门乡、松港街道毗连,北接牙城镇,镇人民政府距霞浦县城21.2千米,区域总面积71.41平方千米。三沙镇港口临中国五大渔场之一的闽东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6月,三沙镇辖4个社区、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三沙中心街248号。</p><p class="ql-block"> 2011年总人口42716人,汉族占95.7%,畲族为主要少数民族。2011年,三沙镇财政总收入3474万元,比上年增长9.9%。三沙镇因传说有三头狮赶走了五只作恶的老虎,护卫当地得名三狮,谐音成三沙,别称桃城。三沙海岸线长达40多千米,天然海湾港口众多。有被誉为“闽东小普陀”的留云洞及烽火岛、北澳岛、古桃城、花竹村、光影栈道、三沙南太姥等旅游休闲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东壁村被《国家地理》安利的日落黄金点!渔船剪影+橘子海+蜿蜒公路,随手拍都是电影海报!霞浦东壁村是观赏日落的理想地标,最佳观赏点集中在悬崖、栈道和桥梁,而日出建议前往邻近的花竹村,被列为中国观日地标,需凌晨4:30前抵达1/2号观景点,拍摄滩涂与朝阳辉映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东壁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下辖的行政村,位于三沙镇中南部,东壁村地处三沙镇中南部,属“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下辖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29户944人(2025年数据)。‌‌背山面海,以滨海民宿集群、滩涂摄影和乡村旅游闻名,2024年接待游客约24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东壁村是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日落滩涂摄影著称,黄昏时渔船与金色海面形成“金光大道”,建有5.3公里环海栈道连接三沙光影公园。‌‌民宿提供海景房、摄影指导,海鲜大排档供应新鲜海产,适合自驾游和亲子游。‌‌</p> <p class="ql-block">  花竹村作为“中国观日地标”,日出观赏受季节和气候影响显著:最佳季节为7月至12月(尤其10-11月秋季),此时日出气候概率高且光影层次丰富;10-11月为光影巅峰期‌,秋季紫菜丰收季,海面紫菜架与晨光交织,形成全年最丰富的色彩层次,被公认为最佳拍摄窗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体到达时间建议在日出前30-60分钟(如凌晨4:30-5:00),以占位并捕捉完整过程,日出时间随季节变化,夏季约5:10,冬季约6:50,当前10月约5:30-6:00‌。‌‌</span></p> <p class="ql-block">  松港街道地处霞浦县中心,东濒福宁湾,南抵松山街道,西与松城街道、崇儒畲族乡相接,北及东北与水门乡、三沙镇毗邻,区域总面积135.8平方千米。海岸曲折,海岸线长32.1千米。松港街道因街道办事处位于原松城城区,后港村是其境内重要港口,各取一字得名。截至2011年末,松港街道户籍人口49774人。截至2020年6月,松港街道辖5个社区、1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松港街道建发书香府18号楼。</p><p class="ql-block"> 2011年,松港街道财政总收入4186万元,比上年增长44.4%。松港街道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南北朝的华峰古刹建善寺、宋代泗澜岸口的松山妈祖行宫、宋皇祜五年的赤岸石桥、明代的寨岗山烽火台、民国时期的霞浦首任知县王邦怀之墓以及远古的长沙灵岩仙阁、大沙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位于霞浦县松港街道北岐村,距离县城仅5公里,视野开阔,可俯瞰滩涂全景。‌‌北岐村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滩涂",日出时竹篙舟影与霞光构成黄金画卷。‌‌</p> <p class="ql-block">  霞浦北岐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是北岐滩涂观景台‌,这里被公认为拍摄日出的绝佳地点,能捕捉到滩涂虎皮纹路、紫菜架和渔民劳作的动态水墨画场景。‌‌2012年被《数码摄影》杂志列为“中国最值得拍摄的80个绝美之地”之一,并成为22大摄影胜地之一被重点推荐,每年前来拍摄滩涂风光的国内外影友多达20多万人次。上世纪初霞浦美味佳肴童谣:“松山虾苗、后港沓(海蜇皮),利埕虾鳜,好吻沓。牙城蛏、七都鲟,涵莫(沙江、涵江一带)荔枝、沙塘剑蛏,盐田曲确、盐田沙蛤、蛏;松山蟹蒜头瓣。”</p> <p class="ql-block">  松山天后宫,又称松山天后行宫,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是妈祖信俗的重要传播地,为大陆现存历史悠久的祭祀海神庙宇之一,素有“妈祖行宫之尊”美誉。该宫庙系继湄洲妈祖祖庙后的首个妈祖行宫,据考证妈祖母亲为霞浦松山村人,故被视为妈祖娘家。霞浦松山天后行宫现存楹联:上联‌:“浪遏三狮潮平五虎神女安澜福宁永福”;下联‌:“殿基澳尾门对湄州天圣建庙兴化同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