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教育戏剧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精彩且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将教育戏剧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恰恰抓住了戏剧的“体验性”和“疗愈性”内核,能够非常巧妙而有效地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三天下午的培训,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上海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成员乌阿茹娜老师,就《教育戏剧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这一话题为老师们进行培训讲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今天有个特别的惊喜——授课的乌阿茹娜老师竟然和我同为内蒙人!初见时只觉得老师中等身材、气质沉稳,听她讲课时又被那份渊博的学识深深吸引。说起是老乡的那一刻特别奇妙,就像在陌生城市的街头闻到了家里煮奶茶的香气,原本因培训产生的紧张和陌生感瞬间消散。有位同乡又靠谱的老师授课,不仅听课更有亲切感,连记笔记都多了份格外的认真,这份“他乡遇故知”的温暖,大概会成为这次培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培训伊始,乌阿茹娜教授便澄清了一个关键概念:教育戏剧并非培养演员,也不是为了最终的舞台演出。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即兴创作、教师入戏、论坛剧场等多元技巧,引导学生在一个虚拟但安全的情境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彻底颠覆了我对“戏剧”的认知。以往的心理课堂,我们常常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来传授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知识,虽然有效,但总感觉隔着一层纱,学生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教育戏剧,则让学生成为了“情感的参与者”。它创造的“心理安全距离”至关重要——学生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从而可以更放松地探索那些在现实中可能难以启齿的脆弱、困惑和冲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体验环节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戏剧要求教师放下“权威”的身份,成为一个引导者、一个催化剂,甚至是一个共同的学习者。这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同理心、更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更深层的人文关怀。教育戏剧像一把把钥匙,能够直接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情绪觉察、共情能力、压力应对、冲突解决——都可以在戏剧搭建的“模拟人生”中得到最深刻的锤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教育戏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从枯燥的“说教”走向生动的“体验”的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我坚信,教育戏剧是照亮心理健康教育之路的一束温暖而有力的光。它让道理可感知,让情感可触摸,让成长可见证。我愿做一名点燃火把的人,将这份光与热带入我的课堂,陪伴我的学生在人生的戏剧中,学会更好地理解自我、关怀他人,最终能够从容、自信地演绎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