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极少有机会乘坐公交车。最近这段时间里经常下雨,我去老年大学上课学习的时候,骑着电动车去的话路面湿滑,开车去上课又进不去学校,学校规定只有教师的汽车才能进入,学员的汽车一律不能进入校园。我就乘坐了一次公交车去上课。如今的公交车上面全车内无死角的安装了及时摄像头,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上车刷卡投币都行,老年人持老年卡免费乘坐。现在的公交车早就换上了能源电动汽车了,非常环保,行驶时也几乎没有噪音,车厢内干净整洁。我发现公交车上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乘坐,极少有年轻人乘坐,偶尔有年轻人,也都是带着蓝牙耳机心无旁骛地刷着手机玩。</p><p class="ql-block"> 我回忆起来了好多年之前,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的情景。 那是一个麦收时节,我乘坐公交车以后的随笔记录下的所见所闻和感想。</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麦收虽然又累又脏,可那是农民的收获季节,干的既充实又有劲头,好多年我都不忙麦收了,那可不是一项轻快活儿,我的父母每年都要忙麦收,每到这段时间,人们都要天天的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早忙到晚,农谚说:争秋夺麦。在紧张而忙碌的麦收时节里面,人们干活干的都能掉好几斤肉。</p><p class="ql-block"> 各个城市里的交通均以公交车为主,好多城市,提出“公交车先行”、“公交车线路”等方式,为市民工作和生活提供出行安全保障以及方便,但公交车行业行风给人们的印象并不是太好,尤其是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成为公交车行业一大问题。老年人出行行动迟缓,上下车慢腾腾的,持老年人公交车卡上车的老年人,对公交车的收入而言非常地微微不足道,可能只是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所以公交车司机都不大欢迎老年人上车,特别是那些持着老年卡上车的老年人,因为老年卡是免费的。那几年我几乎天天乘坐公交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公交车上有投票箱以及刷卡机,车上不找零钱,上车一元钱。我经常乘坐的两个公交线路车,属于个人承包路线,车上配有售票员,可以兑换零钱,并且配有投币箱和刷卡机。</p><p class="ql-block"> 好多公交车,都不欢迎老年人上车,尤其是早晨的上班高峰期和下午的下班高峰期。我曾经亲眼目睹过公交车司机拒绝老年人上车的行为。每一次到站的时候,都是车上的乘客在后门先下车,再在前门上来一波乘客。上来的乘客中,年轻的乘客都上来了,售票员却对一位在车下的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大声说:等下一班。那个老人硬是没让上来,车就开走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上午我又一次乘坐公交车,到了一站,下车的乘客都下去了,又上来了一波人,售票员是个愣小伙,看到两位老人正要从前门上车,就冲着他们大喊:下一班,这一车人多。可是那两位老人硬是被挤上来了,车上即刻有年轻人为他们让座,但只有一位老人坐下了,他旁边那个中年人,穿着西装革履的,并没有给另一位老人让座。售票员赶紧帮忙给两位老人刷了老年卡。并嘟嘟囔囔着说:两位老人不在家好好呆着,大清早的,又是上班高峰期出来乘车干什么等等的。那位仍然站着的老人来气了,愤然训斥售票员:人都有老的时候,我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让我们上车,你什么都有就是缺德。公交车里面像是压缩罐头一样挤满了人,人们为了赶路,为了赶时间,更为了省钱,宁愿受挤挨站也要做公交车出行。车上的人们面对老年人发牢骚的反应非常地淡漠,也并没有人回应和劝说一句公道话,那位老人愤愤然地训斥了一路,直到那两位老人到站下了公交车,司机和售票员才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他们一路也没敢再多说什么不敬人的话。公共场合下,他们很明白是不能惹起众人的愤怒的。</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热火朝天的紧张而忙碌的麦收时节里,流动着一点不和谐的音符,浮现在那些往事的惆怅中,但是,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消失不见的。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会逐渐的改变和纠正,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尊老爱幼的道德理念,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深,并且全民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