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广场建筑艺术美

理达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理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802628</p> <p class="ql-block">  今年国庆节假期后的10月11日的下午,在天蓝云光和秋日微风的吹拂中,再一次走进了北京的格拉斯小镇,特别是小镇的广场即商业中心。因为我认为格拉斯小镇广场建筑艺术之美,很好的诠释了林语堂先生说的这句话:<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  格拉斯小镇具体位置在北京通州区壁富路西侧,温榆河东畔,南临徐尹路,自然生态环境与精心打造环境优美,被誉为天然氧吧,是中国自然别墅典范的高端墅区。小镇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地铁线路。</p> <p class="ql-block">  进入格拉斯小镇东大门,格拉斯广场上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贯穿广场,两旁种满了窜天繁茂的法桐树遮天蔽日,树影婆娑,草坪如毯,干净而美丽,为行人提供了一片夏季凉爽、秋季赏叶的休憩赏景之地。道路两侧及广场上还有许多欧式喷水池和雕塑,喷泉与雕塑交相辉映,水声潺潺,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广场的艺术氛围‌就此拉满。</p> <p class="ql-block">  格拉斯小镇的核心地标——格拉斯广场坐落在小镇心脏地带,是一个充满浓厚欧洲风情的地方,其设计和布局都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在小镇广场游学,仿佛身处异国欧洲。‌格拉斯广场处在小镇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小镇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景观。</p><p class="ql-block"> 游赏法桐大道后,在其西面环岛中一座巍峨的泰山巨大石碑矗立,石碑周围是环绕着色彩斑斓的花坛,石碑的庄重美与花坛的柔美相映成趣,为广场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深厚庄重感。</p> <p class="ql-block">  这天秋日的光线柔和像融化的琥珀,缓慢地流淌在广场的几何平面上。我来到广场站在水景池边缘,五彩斑斓的艺术花坛装点着广场,看着自己的倒影与云絮在黑色花岗岩镜面里交织,忽然意识到:这座广场不是被建造出来的,而是从温榆河畔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艺术诗篇。</p> <p class="ql-block">  我继续沿着艺术作品般的楼梯拾级而上,脚刚迈上广场商业中心二层平台,欧洲风情扑面而来,建筑艺术之美映入眼帘。在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腹地,格拉斯广场如一座精心雕琢的现代性纪念碑,以建筑的语言诉说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焦虑与精神向往。当光影掠过那些几何线条构成的立面,当色彩笼罩那些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这座广场超越了单纯的物理存在,成为了一部可触摸、可漫步的现代诗篇。</p> <p class="ql-block">  我继续沿着走廊行进,边透过不同造型的几何廊窗、从不同角度美摄欣赏到的建筑艺术之美。我觉得格拉斯广场的建筑群呈现出一种优雅、精致、浪漫、美妙的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漫步鲜花环绕的走廊里,广场建筑呈现的书本里的立体、平面几何图形,瞬间感觉活动起来了。您看,那些看似随意的几何切割,实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视觉韵律;那些冷峻的金属与玻璃材质,在光线下却折射出令人意外的温暖光泽。建筑师在这里玩味着矛盾的美学——刚硬与柔软、透明与厚重、静止与流动,这些对立的元素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和谐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  在游学中看着格拉斯小镇广场建筑群的结构,既像是从大地生长而出的现代图腾,又像是凝固的音符,将城市的喧嚣转化为可视的节奏。这种建筑语言不仅仅满足表面的惊艳,而是追求一种更深层的、几乎可称之为建筑艺术之美的美学体验。</p> <p class="ql-block">  从游学格拉斯小镇广场建筑群的一分一秒、一步一景中,我身临其境体验感觉到了,下沉式庭院如同城市的客厅,邀请人们驻足交流;抬高的观景平台则提供了审视城市的新视角;蜿蜒的步道引导着参观者在不经意间完成一场微型城市探险。这种空间的多重性不是简单的功能分区,而是一种精心的叙事安排——每个转角都可能遇见新的视觉惊喜,每段路径都暗含不同的情感节奏。</p><p class="ql-block"> 广场不再只是一个地点,而成为了一部需要身体参与阅读的空间小说,参观者通过自己的移动轨迹,书写着独特的个人体验版本。</p> <p class="ql-block">  格拉斯广场欧式建筑环绕‌且错落有致,每一栋都精心雕琢,细节之处尽显匠心独运。这些欧式建筑风格统一,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红砖白墙、尖顶拱窗。美友老师们,您随篇欣赏,是否亦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欧洲小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美友老师们,您可知道这个格拉斯小镇的耀眼之处,是电视剧《鼓楼外》外景拍摄地;是“小镇四周逸欧风”的中国自然别墅典范;是获得过北京市建筑工程最高奖的项目;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绿发北京自然之美与高端墅区完美融合,历经20年精心打造的欧式建筑园林风格的美丽水上花园小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格拉斯小镇广场这里游学,仿若<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艺术之美的视觉盛宴。</span>艺术不是被供奉在殿堂里的神圣之物,它是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是那些我邂逅的恰到好处的座椅安排上,那些考虑四季变化的植被配置上,那些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设施设计上,都显示出建筑师对使用者体验的细致考量。这里的建筑不是冷漠的展示艺术品,而是充满温度的容器,承载着人们的相遇、交流、独处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老人在树荫花草间漫步休憩,孩子在喷泉边追逐嬉戏,年轻人在台阶上阅读,使我明白,这才是建筑艺术的终极意义——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创造能够滋养生活的美好环境。</p> <p class="ql-block">  游学这格拉斯广场相对方寸之地,使我认识到:这处建筑艺术作品,实则是建筑师以混凝土、光影与植物为词汇,写给城市的一首立体诗画。正如一位世界建筑大师所言:“真正的建筑在建成那一刻才开始活着。”</p> <p class="ql-block">  最后游学到了格拉斯广场的钟塔喷泉景观处,坐在座椅上,环视四周那些优美的艺术建筑群,我仿佛听到了建筑宣言:美不在于夸张的表现,而在于精准的节制;不在于单纯的视觉冲击,而在于多层次的空间体验;不在于脱离现实的理想化,而在于扎根生活的升华。格拉斯广场以其建筑艺术之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现代生活的姿态——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精神的优雅,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追求审美的深度。</p><p class="ql-block"> 这次游学秋色中的北京格拉斯广场建筑艺术之美,使我顿悟:建筑不仅仅是立足于土地之上的物体,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个理想栖居能够安顿身与心的地方,更应该</span>是一个能够贮藏心灵的具有艺术之美的安宁之所!</p> <p class="ql-block">  🏡谢您欣赏秋安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