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览过应县木塔,已是夕阳西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大同古城。在和阳门附近,用完晚餐后,经导游的指点,开始今晚的自由活动——夜游大同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褪去白天的古朴厚重,换上了流光溢彩的霓裳。朱墙金檐的古建筑群次第点亮,红灯笼沿街悬垂,如繁星坠入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平楼 “天下大同”匾额悬于主楼正上方,笔锋舒展。“天下大同”这四个字,是儒家理想里最辽阔的图景,也是大同这座城与生俱来的基因。从北魏京华到明清重镇,这座曾见证过民族交融的边城,始终把“大同”二字刻在骨血里。匾额上的墨迹,仿佛还带着当年题字者的期许:愿疆域无界,人心无隔,万物共生如一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海升平”与“和平”遥相呼应,一刚一柔,道尽了百姓最朴素的渴望。古城墙曾见过烽火狼烟,城门下曾走过戍边的将士,当硝烟散尽,人们把对安宁的期盼凝于笔墨。所谓升平,不过是檐角风铃轻响时,寻常日子里的一粥一饭、一颦一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棂星门”三个大字在蓝色匾额上庄重而醒目,下方的红色横批又为其增添了一抹亮色。门上的雕刻细腻入微,每一处线条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站在门下,仿佛能听见历史的跫音。它曾见证过多少文人墨客的踌躇满志,又目送过多少匆匆过客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棂星门”路对面是大同的九龙壁。据说此九龙壁建造年代比北京北海的早250年,体积是北海九龙壁的三倍。大同九龙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照壁,现在代王府已不存在了,但九龙壁却被完好保存下来了。在灯光映照下,五彩琉璃的九龙壁流光溢彩,壁上的九条飞龙登云驾雾,气势磅礴,活灵活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牌楼处于古城的中心位置。它的布局呈“口”字形围合,此处是古城纵横中轴线交汇的城中心,同时又是古城东南西北四大街的起点,其终点则是四大街对应的四座城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牌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大将军徐达受命修筑大同城,为壮军威、颂功德,在城中心修筑了这座建筑,它全木结构,四个牌坊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面分别写着“和阳街”、“清远街”、“武定街”、“永泰街”,它曾是古城大同的标志性建筑,现在也是大同网红打卡地,也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城市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同鼓楼,作为明代楼阁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其设计之精妙、工艺之精湛,无不彰显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大同鼓楼是十字歇山顶三层楼阁式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7.65米,南北宽14.55米,高约20米。各层楼檐下均置斗拱,一、二层檐下置一斗二升交麻叶拱,三层檐下为单翘斗拱。每层四面辟门,四周都有回廊,外设凭栏,举目远眺,整个大同城一览无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鼓楼四面悬挂的匾额,每一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南向的“鼓楼”与“声闻四达”,直接点明了建筑的功能与地位;东向的“歌风”与“云开春晓”,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生机;西向的“振德”与“和声鸣盛”,则寄托了对社会和谐、道德振兴的美好愿望;北向的“时雍”与“蟾云就月”,则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期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坐落于大同古城的东南部,是将深厚历史底蕴与潮流活力完美融合的打卡地。充满古城文化特色与文艺质感的文创店、餐厅、小吃店、市集等,艺术感、怀旧调、烟火气并具,将游客带入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大同夜色,尽情感受古城的多元文化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巷深处,食肆烟火氤氲,晋北熏肉的香气混着铜器敲击声漫溢出来,与往来人语汇成最生动的古城夜韵——这千年城垣里,人潮便是最鲜活的文脉,每一寸地砖都踏着历史的韵脚,延展向灯火阑珊处不尽的热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盛原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肇启于明万历八年,博物馆在有着典型明清风格的三进院落内。在中医馆内,我见到了40多年前,我刚从医时使用过的一些中成药:香砂养胃丸、山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这些药均为大同中药厂生产,包装盒很有年代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同中药厂生产的中成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医馆门前的雕塑“你这是“喜脉””颇具“中医文化”特色。同行的Z美女自告奋勇,坐到郎中案前,伸出右手让郎中把脉。恭喜恭喜,你这是“喜脉”,打卡照像,人群中传来一片调侃和嬉笑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帝庙,本不在计划游览行程中,因为关帝庙就在历史文化街区路边,于是,抬起脚进去随便看看。没想到里面的大殿竟是大同市区唯一一座元代建筑,被列入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感叹大同真的是一座宝藏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至城墙下,仰头望去,城墙巍峨,城楼在夜色中庄严肃穆。城墙上灯光勾勒出轮廓,宛如巨龙盘踞。我们从“和阳门”登上城墙,墙高14米,其楼梯很是陡峭,步行台阶边上是镶了凸起的马道,让人仿佛瞬间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看到骏马在城墙上奔驰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上城门,极目远眺,城内景致尽收眼底。往城内看,这里面对着中轴线上的钟楼,路面上流光溢彩。栏杆上的狮子独对明月,像是细数着岁月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同古城面积3.28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来的。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建有主城门四座,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帘桥、城楼、箭楼、月楼、望楼、角接、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境建筑、古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如今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同古城墙是大同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进程和文化形成的见证,也是大同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物质要素。大同古城墙,包含着城市的精神内核,书写着一座城市、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民族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史。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虽让古老的城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却承载起愈加凸显的文化内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古城楼上,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几十辆没有上锁的公共自行车,真是如获至宝。尽管我们的平均年龄已经50岁以上,此刻,我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十八九,一人一辆自行车,像是去郊游,又像是去远足……车轮在城墙上的石板上滚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那感觉,就像是穿梭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越时空,感受到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与沧桑。身旁的伙伴们,有的奋力蹬着踏板,享受着骑行的畅快;有的则不紧不慢地跟随着,悠然地欣赏着城墙上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玩疯了,也玩累了! 当我们将自行车还回原处时,心中依然沉浸在这场与历史的邂逅之旅中。下了城楼,回首望去,古城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神秘而庄重。古城墙上的骑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兜风,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未来的日子里,这段在古城墙上骑行的记忆,将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同是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塞北古城,孕育了北魏的雄浑、辽金的磅礴与明清的雅致,见证了岁月的洗礼与文化的流转。在这梦幻的夜色中,摸一摸古城墙的砖,听听雁塔的风铃叮当声,历史感扑面而来,这样奇妙又梦幻的感觉,就是大同古城给我的独特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游古城,梦回千年。红灯笼映照青石板路,飞檐翘角、红墙黛瓦,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韵。难怪“夜游大同”成了朋友圈热门话题。夜游大同古城,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大同的美,不止于古迹,更在于那份跨越千年的感动。在这里,每一眼都是风景,每一步都是历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