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昵称:侠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57384030</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自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亲爱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0年了,每当想起奶奶,仍然禁不住潸然泪下。祖辈的四个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只见过奶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奶奶是个苦命的人,在嫁给爷爷之前有过一次婚姻,还有一个女儿,不幸的是丈夫病逝,女儿也夭折了。在旧社会,一个女人没了丈夫,又没了孩子,怎么生活呢,经人介绍嫁给了爷爷。爷爷比奶奶大21岁,爷爷也有过一次婚姻,那个奶奶病逝留下了一个儿子,就是我的大伯,大伯比奶奶只小了三四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奶奶嫁给爷爷以后,生了七八个孩子,不幸的是前几个都夭折了。奶奶的眼泪都哭干了,经常说自己的命比黄连还苦。幸运的是保住了最后两个孩子,他们就是我的姑母和父亲。奶奶生姑母的时候36岁,生父亲时39岁,爷爷已经60岁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爷爷奶奶老来得子(女),如获至宝,奶奶的脸上有了笑容,觉得生活有了奔头。父亲8岁那年和大伯分家了,奶奶跟着父亲生活,爷爷跟着大伯生活,父亲和大伯每人赡养一个老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候爷爷已近70岁了,干不了农活,奶奶一个小脚女人带着幼小的儿女,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奶奶的娘家离我们村五六里路,娘家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爷,经常到我们家帮奶奶干活。奶奶好不容易才把姑母和父亲拉扯大,并且让父亲读了高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大批热血青年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成立抗日武装队伍。当时只有12岁的父亲也加入到抗日队伍,在区上当交通员。爷爷奶奶视父亲为命根子,他们虽然目不识丁,但是深明大义,懂得抗日的道理,积极支持父亲参加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亲爱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1939年入党,只有14岁,在村支部担任宣传委员。我们家是堡垒户,村支部、区委和武工队经常在我们家开会。奶奶心里十分清楚这很危险,仍然支持父亲的革命工作。母亲还没有结婚的时候,是奶奶帮助父亲站岗放哨,给同志们烧水做饭,缝补衣裳。母亲结婚以后,这些事儿便由母亲接手做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和母亲结婚第二年爷爷就去世了。母亲婚后多年没有孩子,奶奶没有旧社会婆婆们的封建守旧思想,也没有让母亲受气,反而经常安慰母亲。婆媳俩相处非常好,就像亲母女一样。奶奶经常说母亲是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了娘,对母亲像亲生女儿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结婚10年才有了我,两年后有了弟弟,那时候奶奶已经60多岁了。从我记事起,奶奶就是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小脚老太太。奶奶非常疼爱我们,把我们宝贝得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从小跟着奶奶睡觉,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奶奶给我洗脸,梳小辫儿,每天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饿了没有啥好吃的,奶奶就给我摊鸡蛋。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给了我无尽的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家乡离北京近,我们本家有好几个人在北京工作。姑母也在北京工作,有顺便的人,就给奶奶捎点心盒,可奶奶一块儿也舍不得吃,都给我吃了。我长大懂事就不吃了,让奶奶吃,奶奶却说“我不喜欢吃”。奶奶没有一点儿重男轻女的思想,弟弟是男孩可能比较调皮,我觉得奶奶还是喜欢我多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质极度匮乏,吃饭成了最大的难题。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地尽量让奶奶吃得好一些、饱一些。可奶奶心疼我和弟弟,她舍不得吃,对母亲说:“我年纪大了,吃不吃不要紧,孩子们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让他们多吃点才行。”后来,奶奶因为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出现了浮肿。好在奶奶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好不容易才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奶奶一生勤劳,70多岁了也闲不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记得炕上经常放一架纺车,奶奶坐在那儿纺线。奶奶盖的被褥都是粗布的,是奶奶亲手纺线织的。母亲纳鞋底用的线绳,也是奶奶纺的线。奶奶纺线的时候,一只手摇着纺车的手柄,一只手攥着棉花条,旋转的锭子,“嗡嗡、嗡嗡”有节奏地响着,仿佛唱着古老的歌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房子又矮又破。冬天寒风透过门往屋里灌,冷得像冰窖,到了夏天,热得人透不过气来。到了晚上奶奶给我扇着蒲扇,直到我睡着。上学以后甚至上了中学,我写作业的时候,奶奶也总是坐在一旁,不停地给我扇。我说:“奶奶,你别扇了,影响我写作业。”可下次写作业,奶奶又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邻居盖新房,奶奶羡慕得不得了,父亲说:“娘,等我攒够了钱,咱们也盖新房。”那时候我经常想,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奶奶。1965年的深秋,奶奶因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9岁。那天我被人从学校叫回家,我扑在奶奶的身上,哭奶奶,喊奶奶,可是奶奶再也听不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奶奶的突然离世,让年少的我,久久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从学校回家,不见了奶奶的身影,晚上炕头空了,没有了奶奶的陪伴,再也听不到奶奶疼爱地唤我乳名,再也听不到奶奶熟悉地纺线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8年,我家的新房终于盖起来了,搬新房的那天,我痛哭流涕。奶奶一生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盼着住新房,愿望终究没有实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我记事起,到奶奶离世,不过八九年的时间,但奶奶给予我的爱,却温暖了我的整个人生。奶奶慈祥的脸庞、粗糙的双手,带给我深深的柔情与关爱,永远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当我住在高楼享受现代生活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我甚至会天真地想,要是奶奶还在,也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该有多好啊!可亲爱的奶奶早已离我们而去,相见只能在梦里了。愿奶奶在天国没有苦难,一切安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