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怀念吴石将军

诗画中国

<p class="ql-block">昵称 诗画中国</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8544053</p> <p class="ql-block">  电视连续剧《沉默的荣耀》热播,由此引发的致敬烈士热潮,近来在吴石故乡持续蔓延。吴石在福州的旧居,如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静谧的古厝变成了人流如织的红色打卡地,众多市民纷纷前来,只为亲身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  吴石这位长期隐没于历史深处的英雄,深深感动了故乡人民,国庆以来已有近五万人来到吴石旧居缅怀英烈,最多时单日达到了五千人,其中还有一些是慕名专程前来的外地游客,甚至还有人刚下飞机,拖着行李箱就直接找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  吴石雕像前每天都有人来献花。人们对着雕像默念着英雄的名字,在深深鞠躬中不禁眼眶泛红。还有退役老兵特意穿上当年的军装,就是为了向英雄敬上一个庄严的军礼。更有台湾和香港同胞,也带着花束前来,表达所有中国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这片小小天地,每天都在上演着感人的场景,时刻都在流淌着炽热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剧中吴石临刑前想吃妻子做的凤梨酥,却被特务谷正文捏的粉碎,<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经“山河破碎,留不下一块完整凤梨酥”的场景,</span>令大家久久无法释怀。而今在吴石故居,一盒盒凤梨酥摆在雕像前,人们用最朴实的方式,寄托追思、感念英雄。</p> <p class="ql-block">  吴石故居前新增的一面留言墙,不到半月已写满追思。</p> <p class="ql-block">  近日,吴石将军的孙女吴红回到福州祭拜爷爷。</p> <p class="ql-block">  福州这座城市藏着吴石将军的一生牵挂,他早年留日期间将自己在东京的寓所取名为“榕庐”(福州别称榕城),以表达对故乡深情的眷念。故乡人民也深切怀念吴石这位出自福州的英雄,如今除吴石旧居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也成了人们缅怀的又一热门场所。图为纪念园英烈广场上的</span>吴石与何遂铜像,两位将军是福州老乡,曾在抗战中结下生死之交的革命情谊。何遂不是中共党员,但抗战初期就与中共发生关系,其子何康及其他二子一女一媳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在何遂影响下,吴石渐渐转向我党。</p> <p class="ql-block">  三山人文纪念园内还珍藏着一件特殊的文物—何遂绘画、吴石题诗的《长江万里图》。2023年,画卷作者何遂之孙何迪和吴石孙女吴红,代表两家将何家精心保存了82年的原作,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将唯一的复制件留给故乡。画卷上,吴石为川江段、三峡段、武昌段、九江段题诗四首,抒发了誓灭日寇的家国情怀。<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为市民在观看《长江万里图》长卷复制件。</span></p> <p class="ql-block">  《长江万里图》上吴石的题诗。</p> <p class="ql-block">  纪念园英烈广场还有一座刚落成、名为《统一之愿》的群雕,骑马执缰者为吴石,手挽衣服者为聂曦,其后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正均,这三位都是福州籍烈士。</span>对于王正均人们知之较少,他1924年生于福州三坊七巷,和聂曦同为吴石的副官和情报组成员。他不仅为吴石收集情报,更负责传递由陈宝仓绘制成表格的台湾驻军部署及沿海防御工事图等重要情报,为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8月,王正均在台北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吴石烈士孙女吴红,朱枫烈士孙女朱容瑢、孙子朱则安,陈宝仓烈士外孙陈皓、外孙女李敏,聂曦烈士侄子黄仁晶、侄孙女黄怡然,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之子罗援、罗振,司法部原部长何遂孙子何巍等先辈后人会聚福州,这是他们在吴石、聂曦、王正钧烈士雕塑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吴石曾就读于福州十四中和福州格致中学,这几天福州的母校也在纪念他。1910年,16岁的吴石考入福州开智小学堂(福州第十四中学的前身)。如今福州第十四中学以学习校友吴石将军的爱国精神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依托吴石楼内的将军事迹展,带领学生沉浸式感悟历史;组织探访吴石将军故居,在实地实景中触摸英雄足迹;赴三山陵园祭拜将军铜像,于肃穆追思中传承革命精神,让学子们深度了解校友吴石将军的赤胆忠心,将其革命遗志内化于心。</p> <p class="ql-block">  1911年初,吴石转入榕城格致书院,也就是现在的福州格致中学。同年秋天,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作出决定加入北伐学生军,从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如今吴石的事迹走入格致中学的校史馆,成为莘莘学子血脉传承的红色坐标。<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为格致中学英烈园中的吴石半身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吴石家乡螺洲镇的观澜小学,前身是“私立观澜小学”,由于吴石兼具“儒将”学识与社会影响力,且关心家乡教育,因此与后来成为民国海军司令的陈绍宽等乡贤,共同出任私立观澜小学校董。</p> <p class="ql-block">  学校组织师生们观看《沉默的荣耀》部分剧集,在校内精心打造了吴石将军介绍墙,根据吴石将军生前曾想回乡办个小图书馆的心愿,将学校图书馆改为“吴石图书馆”,并发起了“给吴石将军写一封信”的活动。师生们拿起笔,写下对将军的敬意与思念。一封封书信,承载着观澜师生对英雄的缅怀,也书写着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吴石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他在最黑暗的角落执著最光明的追求,在最危险的境地展现最坚定的勇气。<span style="font-size:18px;">吴石的故事不仅是福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不可或缺的坐标。家乡人民怀念吴石将军,英雄的形象与福州的山山水水紧紧相连,英雄的精神亦将穿越时空,在新时代铿锵前行的脚步中激荡出永恒的回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