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友,霜降安康!天寒了及时添衣裳。</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风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盆地内,地跨海南州共和县、海北州海晏县和刚察县。总面积7577.8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20.84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875.04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4635.61平方公里。它是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相融合的特大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六人这次在3800公里甘青大环游中深深感受到:做好自己,持好心态,不求富贵,但愿心安。带着欣赏的眼光看人;带着包容的心做事;带着知足的心生活;带着感恩的心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因你而更美好!做厚德之人,天必佑,人必喜,财必聚,事必成。</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风景区划分为环湖水体、二郎剑、鸟岛、沙岛(金沙湾)、仙女湾、日月山6个景区。</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海”“仙海”、“卑禾芜海”。北魏以后,始称青海。藏语称“库库诺尔”,意为蓝色或青色的湖。青海湖地区建置始于汉代,而青海湖之名始于1949年后才普遍称“青海湖”。下图是我们六人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大门合影,左起黄老邪、韦胜、在水一方、如愿、笑面人生、兰兰</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博大圣洁,有着城市不曾见过的透明天空与澄澈湖水;碧波荡漾映天际,如梦如幻;湖面如镜,倒映蓝天白云,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下图青海湖中的大型建筑,是始建于1965年的国营山鹰机械厂(即874分厂)对外称“151基地”,是中国人民海军第一代鱼雷发射试验基地,1984年因青海湖水位下降和鱼雷产品更新换代,20年中共试验了3349枚鱼雷,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光荣退役,见证了共和国海防建设的艰辛与荣耀。二郎剑的湖对岸金银滩草原上还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号221厂,由此可见青海湖是上世纪后半叶中国军工业重镇。</p><p class="ql-block"> 2023年青海湖景区在151基地建立了鱼雷发射试验展馆供游客参观。</p> <p class="ql-block"> 触摸青海湖的冰凉湖水,就像握住了初秋的清新秘密。</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滴水诉说着千年故事,咸涩交织如爱情的复杂与纯粹;它是心灵的港湾,诗与远方的源泉;青海湖的风,带着青藏高原的清凉,轻抚心弦,是遐想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湿地、草原、湖水,是禽鸟、鱼类、牛马羊自由自在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蓝,深邃又神祕,仿佛呑噬所有的烦恼,只留一片宁静;它静谧如画,每一片波光藏着高原的秘密;青海湖畔,风舞云裳,每一帧都美到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旅行,叫追寻甘青大环线浩瀚的青海湖、茶卡盐湖和翡翠湖;每一步都踏着云朵,每一眼都是天堂,青海湖、茶卡盐湖和翡翠湖都是灵魂的栖息地;在三湖湖畔,可与湖轻言细语,寻觅灵魂的避风港湾。</p> <p class="ql-block">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青海湖风景区”,2007年成立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由管理局对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青海湖风景区统一行使管理职能。</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当前的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多公里,青海湖最大湖水面积4283.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米,最大水深28米,水面海拔3196米,湖水容积719立方米。青海湖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首,素有“高原蓝宝石”之称,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那么纯净的蓝,是天空落入凡间的梦,也是游客遇见了世间最温柔的蓝色梦境。高原蓝宝石,青海湖映照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青海湖的蓝天白云,碧水绿草,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美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广袤无垠的草原与碧蓝湖泊交相辉映,青海湖是天地间的绝妙搭配。</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一湖碧水连天际,青海湖的美,让人忘却尘嚣。面对青海湖,才知何为真正的宁静致远,心境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水天一色,那抹湛蓝直击灵魂深处,让人忘却尘埃,用她那清澈见底的湖水洗涤着游客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游客纷纷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码头的吉祥四瑞雕塑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 组图上为“高原圣湖坛”,其直径50米,周围有108个小转经筒,每个装有20万句经文,有8个大经桶,重达1吨,也装有3亿句经文。圣湖坛有4个入囗,雕有4面佛像,分别是大日如来、四臂观音、护法神、绿豆母。有几十万块石头堆起9米高,刻有经文的嘛呢石堆。各界人士和湖区藏族群众到这里祭湖祈福。</p><p class="ql-block"> 组图下为“风马四缘”石刻雕塑,喻佛俗相成之意,即佛光普照、富裕兴隆、人间和睦、众生安乐。风马在藏语中称为“龙达”,龙达是正方型的纸片,纸片的正中间拓印着一匹健壮的奔马,马背上的宝瓶里装载的是经书,所以说“风马四缘”又叫“宝马送经”。风马向着灿烂的太阳奔跑,寄托了青藏高原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祖国昌盛的美好祈愿。</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日落美得让人心动,金色余晖洒满湖面,如梦似幻。游客漫步青海湖边,听风声、水声交织成一曲大自然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 组图为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的卧佛。</p><p class="ql-block">侧卧或倒躺的卧佛来自于《大唐西域记》,文中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人生悲戚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释迦牟尼便“右胁卧狮子床”安慰大家。这情景便是后来的卧佛形象。</p><p class="ql-block"> 这尊释迦牟尼卧佛像总高4.9米,长14米多,厚2.4米,2016年9月24日藏传、汉传、南传佛教的三语高僧大德以及泰国文化交流团成员、国内各界代表和当地群众近万人参加释迦牟尼卧佛诵经开光祈福。</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你如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的胸膛,闪耀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而站在青海湖畔,望着那无涯的湖面,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心跳,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祥和。湖水与天空相接,让人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只愿沉醉在这片美景之中,听青海湖以它那无垠的宽广,诉说着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 组图上为祭海宝瓶,组图下为西王母雕塑。</p><p class="ql-block"> 宝瓶是藏八宝之一,是条海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宝瓶内装有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蚕豆五种粮食,同时还将珊瑚、蜜蜡、玛瑙等碾碎成粉和这五谷混合在一起放入宝瓶,最后还要放入经幡,然后由活佛加持系带投到青海湖里。</p><p class="ql-block"> 西王母雕塑位于东湖滩湿地,是一座立于水中的人物塑像。塑像通体莹白,人物形象高贵典雅、大气雍容且丰满传神。她就是民间广受信仰崇拜的西王母,即王母娘娘。传说青海湖就是西王母众多瑶池中最大最美的一个,民间认为西王母持有不死之药,是位赐子赐福、消灾解难的吉祥天母。“西王母”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因其居所昆仑仙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李白的《清平调》则更把西王母描绘成绝世仙姿的美丽女神。《史记周本纪》也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景区是美女们翩翩起舞,漫步轻盈展示青春靓丽、芳容毕露的好场所。</p><p class="ql-block"> 你相信下面的三位美媚是已退休多年的老妪么?</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之美千言万语难以尽述,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句“最经典”,有人赞美“青海湖,宛如大地眼眸,澄澈湛蓝,静静的凝视着世间万物”</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景区内观光车在二郎剑半岛上设置了五个停靠站,方便游客在青海湖景区游览。</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俗称“二郎剑半岛”)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以民间文化活动为内容,成为青海湖的核心景区。景区已建有观鸟台、观海桥、观海亭等组合的观赏区,有码头广场、“吉祥四瑞”雕塑为组合的休闲区,有自费的水上摩托、自驾游艇为活动内容的水上娱乐区。半岛上还有青海湖诗歌广场、祭海区、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西王母雕像、藏民俗博物馆、高原圣湖坛、风马四缘、煨桑台。</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景区对外开放,成人门票90元/人次,对于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执行政府民政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免费游览。但游客必自费60元(往返〉从景区入口乘坐观光车到达换乘点再乘坐小火车前往二郎剑半岛游览,车程半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这片高原上的耀眼明珠,以其无垠的蔚蓝和壮阔的景致,让人性敬畏。碧波荡漾的青海湖,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勾勒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中鸟鸟生机盎然,万鸟齐飞,绘出生命的壮丽诗篇。</p> <p class="ql-block"> 组图上为二郎剑祭海区,组图下为“吉祥四瑞”。</p><p class="ql-block"> 吉祥四瑞由和睦四瑞、莲花、藏八宝浮雕基座组成,雕塑高13.69米,重6.5吨,以藏族民间传说中的大象、猴子、兔子、鸟从纷争到和谐的故事为原型,寓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相传一只贡布鸟衔来了一粒种子,兔子见后刨了个坑把种子埋好,猴子在外面围了一圈篱笆,大象从远处取来了清水浇灌,最后这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寓意人寿年丰、吉祥幸福。</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的数十里沙滩上,更是游客网红打卡之处。</p> <p class="ql-block"> 湘浙六人旅游小团队在青海湖百米彩廊合影留念。左起在水一方、兰兰、如愿、笑面人生、黄老邪、韦胜。</p> <p class="ql-block"> 二郎剑半岛沿湖到处有网红打卡、最佳拍摄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爱美的四位女士迫不及待地在青海湖网红打卡点,摆弄出各种舞姿造型。</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青海省首家“国家级5A旅游景区”,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摄影创作基地”。青海湖主要景观有青海湖、鸟岛、沙岛、湖周滩地、日月山、二郎剑、仙女湾、丝绸之路南道、唐蕃古道、古城遗址、151鱼雷发射试验基地等。下图是青海湖风景区内的二郎剑景区。</p><p class="ql-block"> 二郎剑景区又称为“151鱼雷发射试验基地”,位于青海湖风景区内,离青海省省会西宁仅151公里,是中国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景区大门位于109国道边。</p><p class="ql-block"> 二郎剑,又名为“海带”,藏族人称之为“海虎”。位于青海湖东南岸,为一狭长的陆地提带,宽约百步,长约25公里,自南向北没入海中,开头酷似一把长剑,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风景区共计鸟类189种,兽类41,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8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5种,其中以棕头鸥、鱼鸥、斑头雁、鸬鹚四种大型水禽鸟类为优势,数量达4万5千只以上。还有野生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有矮蒿草、小蒿草、珠芽蓼、针茅、高山唐松草等,沿河有一些低矮灌丛,湖水中的浮游植物有53种,其中以硅藻占优势,浮游动物共29种,底栖动物共有22种。</p> <p class="ql-block"> 二郎剑景区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资源,以民间文化活动为内容,成为青海湖景区重要组成部分。二郎剑已建成了以观鸟台、观鹿台、观海桥、观海亭为组合观赏区,以码头广场、“吉祥四瑞”雕塑为组合的休闲区,以水上摩托、自驾游艇为活动内容的水上娱乐区。</p><p class="ql-block"> 二郎剑祭海区是青海藏族同胞到青海湖祭海的重要场所,藏族群众在祭神、煨桑时手里捧着宝瓶,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心愿,也是他们保护神湖的一片心意。</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那片纯净的蓝,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梦幻之地,在这里,每一口呼吸都是自然的馈赠,美到窒息。</p> <p class="ql-block"> 置身青海湖,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廊,美不胜收,而青海湖碧波荡漾,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令人陶醉,令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湖畔,屹立着一座西王母雕像(神话中的王母娘娘),雕像通体白色,雕像以年轻端庄的女性形象呈现,其手心向上,双臂展开,背靠青海湖,面向游客方向,展现出母仪天下的风采。该塑雕原位于陆地上,(见组图上)但随着青海湖湖水水位逐渐升高,雕像逐渐被湖水所包围,只剩下部分雕像(见组图下)成了青海湖的独特景观。西王母雕像高8米,建设初期湖面离雕座2米,游客可近距离拍照,但青海湖因高原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水位逐渐上升,自2004年以来的20年中,青海湖水位以平均每年20厘米的速度上涨,导致水位急剧上升突破海拔3196米,目前雕像仅剩下4米高的部分露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西王母在《山海经》中记载为掌管罚恶,预警灾厉,是长生女神的象征,传说其居住在昆仑山,而青海湖则是她最大的瑶池,每年农历6月初6,西王母会在青海湖设宴,邀请众神共聚一堂。</p><p class="ql-block"> 《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青海湖附近有“西王母石室”,表明青海湖地区自古被视为西王母圣地。青海省河湟地区土族“跳於莬”习俗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舞者模仿虎豹纹饰)与《山海经》对西王母“豹尾虎齿”的描述相似,佐证了西王母文化在青海湖地区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在青海湖至今为止留下了众多个神话故事和传说。</p><p class="ql-block"> 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途径青海时,命108名将士引水成湖,最终一条倒淌的“西流河”河水补全了青海湖的规模。这一传说将历史人物与地理特征结合,解释了“倒淌河”的成因及青海湖后壮阔来历。</p><p class="ql-block"> ②来自汉族传说描述,二郎神杨戬被齐天大圣孙悟空追击逃至昆仑山,二郎神慌乱之中在神泉边做饭时,因疏忽忘记盖神泉盖,泉水泛滥成湖。二郞神仓促中搬山压泉眼,结果形成了海心山,柴达木盆地也因此形成。当孙悟空赶到二郎神做饭的地方时,又一脚踢翻二郎神的盐锅并挑破盐袋使湖水变咸,形成了盐湖。传说中的“山石一顶锅”化为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青海湖三个小島屿及青海湖、茶卡盐湖和翡翠湖三个盐湖群。</p> <p class="ql-block"> ③西海龙王敖闰的传说。东海龙王的四个儿子中,大、二、三子分别分掌东海、南海、北海,四子敖闰未获封海。龙王命敖闰自造新海,敖闰飞遍中原大地未果,最终在西北汇集108条河水形成与东海、南海、北海抗衡的“西海”一一即青海湖。其实敖闰又称“敖顺”“敖钦”,具中国神话中掌管西方水域的神灵,道教典籍《太上洞渊神咒经》明确记载其驻地为青海湖。传说他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形象为锦衣玉服的老者,其子玉尤(白龙马)也与《西游记》故事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④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核心神祗,被视为昆仑神话的象征人物,最早见于《山海经》,其形象从“半人半兽”的“司天之厉及五残”之神演化为道教至高女神的“王母娘娘,。历史上原型为母系氏族社会活跃于3000~5000年前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女酋长地位崇高,被称为“西王母国”女王。西王母文化以“母爱、和平、长寿、团圆”为核心,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见证。青海省国家级非遗一一西王母庙会,保留西王母信俗,西北地区藏、汉、蒙古族等多民族共同奉西王母为“中华母亲”,其“和合共生”理念融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成为民该团结的文化纽带。</p> <p class="ql-block"> 当阳光洒在青海湖上,那一刻的光芒,足以照亮整个心房而青海湖的每一处风景都像是精心布置的画框,等待游客来入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六人在美丽的青海湖彩色长廊栈道再一次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世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人品与善良,把身体照顾好,把喜欢的事情做好,把重要的人待好,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读者,谢谢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