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美篇号:6734730</b></p><p class="ql-block"><b> 图片:自拍</b></p><p class="ql-block"><b> 文字.编辑:MA台</b></p> <p class="ql-block"><b> 10月18日,秋高气爽,天清云淡。我们在市太极协会的组织下,参加了“九九重阳、全民健身”的登山比赛活动。</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年轻的队友当旗手、护旗手,率先登山,看谁领先把红旗插上山顶。我们年纪大的在后面跟,一路上还有医护工作者和自家人保驾护航。</b></p><p class="ql-block"><b> 我们走进山林,忍不住扯着噪子喊“我来了”,这边喊那边和,喊声震林樾!一路风景一路歌,谈笑风生笑不停。</b></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们的谈笑中、间歇里,旗手已把红旗插上了主峰,照片都传出来了!</b></p><p class="ql-block"><b> 团队的旗帜在山风里飞扬,伙伴的笑容在阳光下闪光!这一路有汗水,有欢笑,更有登顶时的豁然开朗一一最美的风景不仅在山顶,更在并肩同行的时光里!</b></p> <p class="ql-block"><b> 美好与欢笑,总能唤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柔情和温馨。触景生情,使我不禁记起 十年前我们一家人登银瓶山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重阳节。周末。儿媳对我和她爸说:“今天,我们去爬银瓶山吧,一家人都去。”</b></p><p class="ql-block"><b> “爬山?登高望远眺,一览众山小。好啊!”我愉快地答应了。其实我也不知银瓶山有多高有多远。</b></p><p class="ql-block"><b> 就这样,一家人开着越野车高高兴兴地向银瓶山出发了,心情特别轻松!</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当时的家庭组合登山与现在的集体组织登山,环境、心境完全不同。家庭登山虽没有声势浩大的场面,但也有成双成对的游客作伴;少了许热烈与喧嚣,但多了些温情与宁静。</b></p><p class="ql-block"><b> 约九点,我们在儿子儿媳的带领下,来到山脚下。</b></p><p class="ql-block"><b> “银瓶山欢迎您”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心情异常激动。“银瓶山,我们来了!”我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儿子乘着兴率我们走。笔直的水泥路向上延伸,还拐了几处弯。开始,我们觉得蛮轻松,走了几百米就有点吃力走不动了,我们到路边的石凳上休息片刻,喝点水吃点零食补充能量,继续往前走。</b></p><p class="ql-block"><b> 从停车场到正式登山路口有三公里多,又是斜上坡,这下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体力。当年还没有观光车直接载人到山口,我们用双脚丈量着,好不容易走到了登山口。</b></p> <p class="ql-block"> <b>登山口有一个大大的牌坊,上面写着“银瓶嘴登山步道”,人们都从这里进发,我们也自然从这里走。</b></p><p class="ql-block"><b> 穿过门牌,步入山道,两边茂密的原始树林遮天盖日,一条窄长的石板路伸向远方。一开始就这么陡,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b></p><p class="ql-block"><b> 我倒一点儿也不怕,个子小,一步一步踩实向上攀,他爸爸由儿子牵着也是一步一步向上攀。因为他爸爸个头高,“头重脚轻跟底浅”,事先又没有准备登山杖,这是个失误。孙子呢,和他妈妈,一蹦一跳的,早已到前面去了。大约走了300多米,我们又歇下,补充能量。这些食品提起怪沉的,尤其是水果,吃一点少一点轻一点。</b></p> <p class="ql-block"><b> 孙子精力充沛,一点都不累,直冲冲地向前跑,跑一阵又停下来等我们。他牵着他妈妈一起走,儿子牵着他爸爸跟我们一起。五个人,分两拨走。</b></p><p class="ql-block"><b> 为了不影响他们三口之家的兴致,我要儿子跟他们先走,我们俩老在后面慢慢跟,不要紧的。儿子有点不放心,不肯走,在我们再三催促下,他只好跟儿媳、孙子一起向山上走了。看着他们三人手牵着手向上攀登远去的背影,我们会心地笑了!</b></p> <p class="ql-block"> <b>这下双方都自然、放松了。我与他爸也手牵着手,放慢脚步,不急不躁,不紧不松,在这美轮美奂的季节里,用心感受这份秋日的浪漫,平时没有闲功夫也没有这份好心情。我们边走边赏这迷人的秋景,天空湛蓝湛蓝的如宝石,白云朵朵似棉絮悠然飘浮。褪去炽热的阳光穿过树梢,洒在我们身上,斑驳陆离,舒服极了。尤其是步入密林的大氧吧,空气格外清新。我张开嘴巴,尽情地吮吸,尽情地享受。再往上行,看见山道的右侧有一股泉水潺潺流出,清澈见底,我不由得踩在石头上玩起水来。尝一口,清凉甜润,好喝!他爸站在道边四处观望着,欣赏着。</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继续赶路。追不上儿子他们了,随我们的心跟着感觉走。时不时有几个登山人从我们身边超过,他们看我们,我们也看他们,都成了对方眼中的景,我们欣赏他们的激情活力,他们欣赏我们的慢悠自在,各有所好,各得其所。</b></p><p class="ql-block"><b> 后来又遇到一对好心的年青人,手挽走拄着登山杖向前走。他主动向我们打招呼问好,见我们年纪大又没有拄杖,就把他自己的送给我们了。我们问多少钱,他们说不要钱,使我们怪不好意思!真是雪中送炭,感激不尽!有了拄杖就有了支撑点,走路就不那么吃力了!年青人,遥祝你们幸福好运!</b></p> <p class="ql-block"><b> 不知不觉,在山里已转了三个多小时了,不知走到哪一截了。这时,儿子的电话来了:</b></p><p class="ql-block"><b> “妈,我们已登上山顶了。您们走到哪里了?我来接您们!”“啊哈,不错不错!好啊!我也要登山顶!”我在山这头兴奋地对他说。</b></p><p class="ql-block"><b> 于是来劲了,我拽着他爸的手快步向前,他有些走不动了,我也走不动了,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鼓着勇气,坚持!这时儿子也迎面赶过来,扶着他爸一起走。一时上坡,一时下坡,有时是直路,有时弯路。在儿子的带动下,一时间的“急行军”,终于走到主峰脚下了。我们向上仰望,“好陡啊!”真有点望而生畏!他爸爸不想上了,“我们看到顶峰就可以了!”但我不甘心,好像有一股暗流在推着我支持我:登上去,就差这一口气了!“不到长城非好汉!”是的,上!在儿子的鼓励下,我们上!孙子、儿媳在山顶也一个劲地喊:“爷爷奶奶,加油!”我们便一鼓作气,终于登上银瓶嘴的顶峰了!我们站在顶峰望着来时的路,简直有点后怕。但那种站在顶峰一览众山小的快感不言而喻,兴奋至极!!!</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这山,这秋,这重阳,令人遐思无限一一</b></p><p class="ql-block"><b> 所谓登高,其实登的是自己的“山”自己的“高”!登高不仅仅是对自己体能的锻炼和检验,也是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曝光和挑战!当遇到困难时,坚持就是胜利,退缩就是失败!</b></p><p class="ql-block"><b> 登高,还体现团队的凝聚力、家人的亲和力,加上本身的承受力!如果没有儿子家人的鼓励,我与他爸是绝对登不上山的!这是大实话。</b></p><p class="ql-block"><b> 当我们站在山巅之间,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风景、金秋的壮美,更是看到了天地间的庄严、祖先辈的文明、重阳节的清朗、心境内的高远一一感谢大自然的馈赠!</b></p><p class="ql-block"><b> 登顶峰,问苍茫: </b></p><p class="ql-block"><b> 谁教秋色美如画,</b></p><p class="ql-block"><b> 我将顶峰踩脚下;</b></p><p class="ql-block"><b> 头顶蓝天观锦绣,</b></p><p class="ql-block"><b> 一览山河行天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