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枚黑色圆形标志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一角,中央“翰墨”二字如行云流水,卷轴与竹叶的纹样悄然低语,仿佛在提醒我那些曾被搁置的梦想。多年以前,我也曾写下豪言壮语,却在现实的风尘里渐渐沉默。那时谁会想到,一个关于影像与诗意的念头,竟会在岁月深处悄然生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创于2025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翰墨轩”三个字,像一滴浓墨落入心湖,漾开一圈又一圈的回响。当初见到这个标识时,我只是想为艺术的留下一片天地。没人报名,没人关注,连自己都快忘了初衷。可我还是固执地保留着那份初心,像守着一盏将熄未熄的灯。</p> <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携勇敢之心,自信入场!</p> <p class="ql-block"> 直到2025年5月26日那天,我翻遍了图库里所有的照片,一张一张的挑选。阳光斜照进来,光斑在墙上跳跃,像某种召唤。我忽然想起三年前拍下的那张照片——也是这样的一束光,穿透了生活的阴霾。我擦净镜头,重新出发,走向荷塘。</p> <p class="ql-block"> 汉墨轩全国影像艺术大赛就这样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翰墨轩影像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在今日头条上查询,有参赛者获得了好评,对【荷影】这部作品评价不错,而且获得了特等奖,开始我不相信,但我投稿的作品也叫《荷影》,难道有那么巧合吗,带着疑问,就去进一步查实。</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影像艺术大赛中终于查到了我的作品《荷影》及名字。</p> <p class="ql-block"> 获奖名单页面上,《荷影》的缩略图不大,却清晰得能看见水珠的轮廓。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荣耀,未必是万人喝彩,而是你的表达,终于被世界轻轻接住。</p> <p class="ql-block"> 我试着搜索自己的名字,输入“徐健 特等奖 作品 种树编号:48463”,页面却跳出“无结果”。我笑了。是啊,互联网从不擅长记住缓慢生长的事物,而我的故事,本就不是一夜绽放的花。</p> <p class="ql-block"> 证书编号GC2025101548463,我反复念着这串数字,像在确认一场梦的真实性。荣誉证书四个字烫金耀眼,可最打动我的,是下面那行小字:“经专业评委严格评审”。原来真的有人,在认真地看我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荷影》诞生的那个清晨,露珠还挂在叶尖,荷花含苞,水面如镜。我蹲在岸边等了两个多小时,只为捕捉那一瞬的静谧。快门按下时,我甚至没意识到,这帧画面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定格。下面是来自专业评委老师的评语。</p> <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作品得了特等奖,我竟有些恍惚。不是不信,而是太久没有被看见,以至于当光芒终于照来时,反而不敢直视。徐健,这个名字在榜单上出现时,像是一封迟到的回信。</p> <p class="ql-block"> 名字查到了,此刻,心里既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荣获了特等奖,感动的是那些和我一起在初选时走过来的朋友们,是你们的评价和鼓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一句句“构图很美”“光影层次太细腻了”,一条条评论像夏日的风,轻轻拂过心田。有人写道:“看这荷叶由深绿渐变为黄,露珠滚动的样子,像极了生活本身。”我盯着屏幕,眼眶发热。</p> <p class="ql-block"> 虽然摄影作品是我拍的,可荣誉是大家的,在美篇里,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更让我意外的是,有人引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原来镜头里的荷,并不只是植物,而是某种心境的投射。那一刻我懂了,艺术从不孤单,它总在某个角落,与另一颗灵魂悄然共鸣。</p> <p class="ql-block"> “荷花亭亭净植,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这条评论让我想起初学摄影的日子,那时没人说我能拍好,可我依旧每天去拍,因为只有面对自然时,我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p> <p class="ql-block"> 周保伸说“美,韵味独特!”,瑶琴接道“一支独秀、韵味无限!”。这些朋友们的声音,像星星点点的火光,重新点燃了我对创作的信念。原来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 峻山说“虚实光线处理得恰到好处”,有人这样评价。其实哪有什么技巧,不过是我在清晨五点的寒露中,一遍遍调整角度,只为不让美从指尖溜走。</p> <p class="ql-block"> “光影交织、含苞待放。”——石榴只写了六个字,却像诗一样击中了我。是啊,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些绽放,注定要经历漫长的等待。</p> <p class="ql-block"> “翠叶托胭脂,粉瓣染金边”,杜秋香的评论让我笑了。她看得比我还要细致。原来当我专注于按下快门时,早已有人,用文字为我的镜头写下了注解。</p> <p class="ql-block"> 王文博说“视角非常完美”,和平姐夸“似出水芙蓉”。我翻着这些评论,忽然觉得,这张照片早已不属于我一个人。它成了许多人心里的一抹清涟,一种对美好的共同守望。</p> <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的好:孜孜不倦的坚持,终将照亮逐梦之路。</p> <p class="ql-block"> 页面底部写着“让更多人见证你的优秀”。我点了分享,没有豪言壮语,只附了一句:“拍了八年,终于有人看见。”</p> <p class="ql-block">翰墨轩影像中心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获得特等奖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附带荣誉证书,赠送六天五晚的云南旅游卡。</p> <p class="ql-block"> 证书装裱在红框里,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协办单位“摄影与摄像杂志社”的印章庄重清晰,日期定格在2025年10月15日。这不是终点,而是一次迟到的确认:你走的路,没有错。</p> <p class="ql-block"> 获奖赠送的“不一般的云南游”纪念卡,编号NO.360107。我收下,却没打算去。这些年走南闯北,拍过山川、古城、梯田,可最打动人心的,仍是家乡门口那一池荷。</p> <p class="ql-block"> 有一句话说的好:披星戴月走过的路,终会繁花遍地。</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住了一句话: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 已深秋残荷叶</p><p class="ql-block"> 枯柄擎霜立浅塘,</p><p class="ql-block"> 焦痕缀露剩残香。</p><p class="ql-block"> 西风不恋芳华色,</p><p class="ql-block"> 独抱清寒映夕阳。</p> <p class="ql-block"> 秋林映天</p><p class="ql-block"> 层林渐染作金妆,</p><p class="ql-block"> 碎日筛光落碧苍。</p><p class="ql-block"> 风卷叶声传野径,</p><p class="ql-block"> 一穹清旷抱秋凉。</p><p class="ql-block"> 你是否也喜欢在这样的秋林里散步,听脚下枯叶沙沙的声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