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霞日记】第1541篇 陈家祠

仝洪霞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在网上被种了草,也遗憾当初身处广州时,却不曾去看看,再次来广州,时间有半日空闲,就抓紧时间去陈家祠看看。今日的广州有微雨,气温也算骤降,一夜进入秋季,对于怕热的我来说倒是极为友好啦。刚进到陈家祠遇一导游在讲“顶上的灰塑是有前无后,有眼无珠”,问及原因他没有回答,于是带着这份好奇与疑问请了导游开启了陈家祠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也有着“三雕两塑一铸”的建筑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泥塑,铁铸工艺,是岭南民间工艺的集成,现也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陈氏书院首进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6幅大型砖雕,是现存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砖雕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扇屏风上雕刻的是芭蕉叶,还有一把一把的芭蕉果,也有着美好寓意,家大业大的意思。芭蕉树下有一只母鸡带着七只小鸡仔,也有着多子多福的意思。岭南人常用葡萄、芭蕉,石榴这些多子的植物,还有老鼠繁殖能力强,也都用来表达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及文化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这扇屏风的木雕反映了当时岭南人的市井生活场景,是由当时一家叫瑞昌的商号造的,他也把自己的商号刻在了上面,也可以说是一种广告宣传。下面那个收起来的打鱼的网,据说小蛮腰(广州塔)的设计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立于陈氏书院正门的一扇大型的木雕屏风,分为四部分,而每扇屏风又为上下两部分,是可以打开的,正反两面都雕刻了不同的内容。上半部分是镂空的,因为这里会发生台风,台风来时可以穿孔而过,是对屏风起到保护作用;下半部分则是实心,可以遮光,也另含一种意思,读书要静,莫让外面的嘈杂干扰了读书的学子。</p> <p class="ql-block">这房顶上可以看到一排泥塑中,有两只龙头鱼尾的屋脊神兽,它据说是龙的第九子鳌鱼,龙头龟背鱼尾,属水,好吞火,把它放在这里有着防火避灾的功能。“独占鳌头,鱼跃龙门,金榜题名”这些成语与此相关,也寓意着陈氏子孙能够独占鳌头,一举高中。</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51022 星期三 小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