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江苏自驾游之五/高淳老街

一线潮

<p class="ql-block">秋意渐浓,携手老友漫步岁月悠,旅途温馨享静好。</p> <p class="ql-block">桂花飘香,金秋有我们圆满的收获,也有对夕阳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江苏自驾游最后一日,下午要回海宁。上午我们去高淳老街游玩,车程18分钟。</p> <p class="ql-block">高淳老街,又名淳溪老街,其历史可追溯至宋朝,至今已有900余年的悠久岁月。</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费孝通书写的“金陵第一古街”牌坊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自宋代正式建立街市以来,这里便凭借毗邻固城湖与官溪河的优越水运条件,逐渐发展成为高淳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p> <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时期,老街迎来了鼎盛繁华,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高淳老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完好地保存了314间明清店铺与民居,被誉为“东方文明之缩影”和“古建筑的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漫步800米长的青石板路,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明清楼宇,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关王庙,它是江南地区现存唯一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道教庙宇,也是高淳老街的核心文化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关王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原位于高淳老街北拱极门内。几经迁移和毁损,2004年按历史原貌复建并恢复为道教场所。</p> <p class="ql-block">前殿供奉关羽未封帝前的武像,头扎英雄巾、身穿绿战袍,左手捋须、右手置膝,姿态威武安详。</p> <p class="ql-block">山门入口处设九龙照壁,象征威严。</p> <p class="ql-block">关王庙坐北朝南,占地3800平方米,布局严谨,分为三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侧分置钟鼓亭,为传统道教庙宇格局。</p> <p class="ql-block">关王庙不仅是研究明清关帝信仰的重要实物,更是高淳民俗与历史记忆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乾隆古井,原名大成井,后因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时曾饮用过此井之水,百姓们便称之为“乾隆古井”。该井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古井曾先后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和清光绪元年(1879年)由当时的陈姓希徹公公堂出资,进行过两次清淤掏挖。因此该井之水始终保持清澈洁净,成为人们饮用的甜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巧妙融合了皖南徽派的灵秀与苏南地方特色,形成了“皖南徽派与苏南象山派的过渡类型”,是研究苏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老街书坊是一座融合古建筑美学与现代文化服务的公益书吧,深受年轻人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书坊依托高淳老街徽派古建筑改造,保留朱红木门、明清砖雕、木质卡座等元素,古韵与现代设计交融。</p> <p class="ql-block">2021年此书坊入选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项目,体现其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老街酒坊,各类瓶酒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芙锦记“中山大街 118号店铺·清代建筑。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高淳老街临街建筑。建筑座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青砖小瓦,硬山顶,上下两层,前后两进两厢,中设天井,面街开槽门,2层木板封墙,屋檐外挑,出檐0.8米檐高5.7米,檐下斜撑雕草花纹和人物,通面阔两间7米,通进深21米。</p> <p class="ql-block">杨厅,是高淳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商住建筑之一。原为高淳首富赵庄的故宅,后售予杨氏家族,故称“杨厅”。</p> <p class="ql-block">建筑纵深三进,占地500余平方米,融合了苏派与徽派建筑特色,现为展示明清大户人家生活场景的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首进:面阔三间的两层砖木楼房,原为商铺(店面),用于商品交易。</p> <p class="ql-block">中进:正堂复原明清家具(桌椅、香几),左右为主人及公子卧室,楼上为闺房;天井两侧厢房供客仆居住。</p> <p class="ql-block">正堂。</p> <p class="ql-block">公子室。</p> <p class="ql-block">老爷室。</p> <p class="ql-block">闺房楼梯。</p> <p class="ql-block">闺房。</p> <p class="ql-block">小姐室。</p> <p class="ql-block">后进:雕花门罩刻“德乃福基”,体现苏派内向自观的特点,与徽派华丽外向形成对比。</p> <p class="ql-block">高淳老街上的桂花正盛开,香飘整条街道。</p> <p class="ql-block">高淳老街民俗表演馆以动态展演活化非遗,尤以节庆时的民俗巡游(如跳五猖、大马灯)最具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耶稣教堂旧址是高淳区淳溪老街内一处融合中西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座隐匿于巷弄的小教堂,以青砖木瓦承载着民国信仰史,其“中式外壳、西式内核”的独特形态,成为高淳老街多元文化共生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旧址(吴氏宗祠),1938年6月4日,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东进抗日,抵达高淳,司令部设于吴氏宗祠。此处是新四军进入江苏抗日的“第一站”,标志着苏南敌后游击战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吴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三进院落徽派建筑,占地2700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深度体验红色文化与明清建筑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高淳老街,天高云淡,微风不燥。老街灯笼映秋色,踏在青石板上,看古建筑的光影斑驳,闻桂花糕的甜香,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心灵在高淳老街的慢节奏里得到抚慰。</p> <p class="ql-block">阮郎归·高淳老街</p><p class="ql-block">秋光潋滟上天裁,马头粉壁挨。</p><p class="ql-block">明清楼屋一排排,斑纹石板苔。</p><p class="ql-block">藏旧事,桂香来,市衢宋迹埋。</p><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接云开,金陵第一街。</p> <p class="ql-block">感谢收看,分享快乐!</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