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花季·三班故事(7)

深圳市深汕实验学校(邢立平)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p> 班级大舞台 作者:敖智凯 <p class="ql-block">  清晨,老师走进教室时,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没有一丝阳光,可同学们心里好像还揣着股劲儿,没被这天气浇灭。雷若兰又在教室里宣布“好事”,她微微张着嘴,原本平静的脸上添了几分激动:“我第三节课能表演啦!等下要去拿吉他!”有人忍不住问:“你家不是住得远吗?吉他哪来的?”她满不在乎地答:“去办公室借!”</p><p class="ql-block"> 早读课开始了,教室里的人声像支杂乱的交响乐——左边有人扯着嗓子背课文,右边突然飘来一句拖长音的“My name is Li Huayi”,那调子慢悠悠的,倒像古装剧里太监读圣旨时的“皇上下旨~”。有同学凑过来问:“你能把班级日志借我看看吗?”说话时手还跟着节奏轻点,活像在说rap。</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上,老师讲的内容通俗易懂,对有些同学来说却简单得像“简笔画”。雷若兰没心思听课,要么偷偷和人传话,要么趴在桌子上发呆,她同桌倒忙得很,正忙着收生物作业。忽然,雷若兰开始用手锤桌子,“咚咚咚”的声响敲出了舞狮似的节拍,每一下好像都在“反击”什么——或许是数学的理性压不住她的性子,也或许是冷静盖不过对下课的期待。数学老师终于出声阻止:“雷若兰,扣分!”她却嬉笑着喊:“啊!那给她也扣!”虽说没成功拉上别人,可看她的样子,倒也没太在意。</p><p class="ql-block"> 心理课上,老师讲着关于“人”的话题,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格外热闹。而在心理课前,雷若兰还真拿着借到的吉他表演了,唱的是《至少还有你》,倒引来不少同学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上,老师拖着疲惫的身体讲课,他无奈地说:“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雷若兰身上了,真的很累。如果一味危害年级、影响班级,我不会放任不管。”随后,老师还补充讲解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三味”的含义,把枯燥的知识点讲得很透彻。</p><p class="ql-block"> 下课铃一响,有些同学跑得飞快,脚步声“咚咚”的,不看人影还以为是地震了。中午午休时,朱希荋穿着带小猫耳朵的衣服,凑到老师跟前,软软地问:“老师,我穿这件好看吗?”说着还按了按衣服上的纽扣,把小猫耳朵弹了起来。老师笑着点头:“漂亮!漂亮!赶紧午休啦!”教室里总算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道法课换成了数学课,同学们依旧很活跃。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和朋友闹过矛盾或分享过开心事,有两位同学站起来说:“之前和朋友吵架了,因为她总跟某某玩,我不喜欢某某’。”老师打趣道:“看来某某是咱们班的红人啊!”一句话逗得全班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信息课上,老师提问:“有线网络有几种线?”有人答光纤,有人说电线,还有人直接说网线,听得老师又气又无奈:“我刚讲完的内容,班里一半人都不会!”</p><p class="ql-block"> 历史课上,老师讲着“百家争鸣”,课都上了十分钟,雷若兰才发现自己没带书,跟老师报告后跑去拿书。回来后,她也没好好听课,反而和同桌小声说笑。李铭鑫凑着同桌不知在讨论什么,赖鸿毅则在偷偷写小纸条。老师突然提问:“谁知道‘退避三舍’讲的是什么?”雷若兰猛地站起来,脱口而出:“我拿那双筷子!”闹了个笑话,后来她赶紧纠正,主动补充回答,才算圆了回来。不过没多久,她同桌就被老师叫到讲台下,好在没一会儿又让回座位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课后服务时间,邢老师先问大家:“有没有人能说说‘美育’?其实美育就是生活里的小事,谁能举个例子?”第一节课是英语课,还有同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英语老师反复强调:“保持安静!保持安静!回到座位上!”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坐好。老师开始核对答案,魏语宣先和旁边的人“加密”聊了几句,才不紧不慢地改错题,改着还不忘抬头往后看。黄亿雯和韦红成则一直在互相调侃,一会儿喊“小弟弟加个微信吗?”,一会儿又说“小妹妹加个微信吗?”,边说边笑。后来韦红成又问:“你父母健在吗?”黄亿雯立马回怼:“放学别走!说这话也太掉格调了!”两人吵吵嚷嚷的,具体说什么也听不太清。旁边的同学一直跟我念叨这事,最后我干脆把他们都写成了“某位同学”,省得记混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