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0日,我们太原理工老年大学养生班的十七位同学,在班长李爱秀和王秀兰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踏上了秋意正浓的汾河五期之旅。</p> <p class="ql-block">公交车上拍下的汾河。</p> <p class="ql-block">等人都到齐前,几位同学顺道走进了附近的中北大学校园。校门庄重古朴,几个老姐妹站在“中北大学”四个大字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虽天色微阴,但笑容却格外明亮。那一刻,仿佛我们也回到了青春年少时,背着书包走在林荫道上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一座红底金字的牌坊静静矗立在绿树之间,“人民兵工第一校”几个字苍劲有力。旁边是中北大学的校徽,庄重中透着历史的温度。我们驻足片刻,没人多言,却都从彼此的眼神里读出了敬意。</p> <p class="ql-block">三面红旗“挂”在墙上。浓厚的政治色彩。</p> <p class="ql-block">校园中有一栋旧楼,充满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仿佛被带到那样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校园西面通往二龙山的方向,是一片树林。园中小径铺满了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两旁的树冠交织成金色的穹顶,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长椅安静地卧在树影下,草色依旧青翠。</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挤着坐下合影。秋叶飘落在肩头,有人调皮地抓起一把撒向空中,笑声顿时炸开。那一刻,我们不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而是重回少年,肆意地笑着、闹着。</p> <p class="ql-block">几位姐妹抓起地上的落叶抛向空中,笑声在林间回荡。姐妹们的外套红的红、黄的黄,像几朵移动的秋花。</p> <p class="ql-block">阳光暖暖地照着,金黄的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我们的欢愉伴奏。</p> <p class="ql-block">园中一座喷泉正欢快地喷涌,水柱在空中划出弧线,落入如镜的池塘。红亭静立,红桥蜿蜒,亭边的树影倒映水中,随波轻晃。</p> <p class="ql-block">喷泉前又是一轮合影。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大家穿着厚实的外套,脸被秋风吹得微红,笑容却格外灿烂。有人喊:“再来一张!”于是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站队排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流连忘返。这时接到同伴打来的电话,说后来的伙伴已经到了,让我去汾河边汇合。加快脚步,恋恋不舍地离开,再抢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汾河边,湖面开阔,远山如黛。</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如一幅水墨长卷,石阶蜿蜒入水,仿佛通向某个隐秘的桃源。</p> <p class="ql-block">湖水清澈,倒映着阴沉的天空与远山。岸边石块错落,草木静立,整个画面像被按下了暂停键。</p> <p class="ql-block">好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到处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脸上,风里带着河水的清润,大家穿着五颜六色的外套,像一群飞向自然的鸟儿,奔向那个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老龙头。</p> <p class="ql-block">一座螺旋塔静静立在石板路旁,顶上金色的装饰在阴云下若隐若现。蓝栏杆、绿草地、远处的河与山,构成一幅宁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螺旋塔楼静静矗立,像从大地生长出的艺术品。我们围在塔前拍照。塔身在阴云下泛着沉静的光,像在默默地伸出手臂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来一张创意照。当一回“托塔李天王”。</p> <p class="ql-block">台阶上,大家站成几排,背景是开阔的水面与远处的城市轮廓。外套颜色各异,像打翻的调色盘。我们不追求整齐划一,只求这一刻的自在与欢喜。有人喊:“笑得再灿烂点!”于是笑声更大了,连风都染上了甜味。</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宽阔的台阶上,背后是连绵的山脉和一座古意盎然的亭子。有人举起手比心,有人摆出V字手势,快门按下的一瞬,十七颗心仿佛也定格在这片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湖边平台上,我们又一次聚拢。彩衣如花,映着远山近水。</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张集体照。木质平台、远山、湖水,还有我们一张张笑盈盈的脸。镜头里的我们,像一簇簇不肯凋零的秋花,在岁月的风里,依然热烈地开着。</p> <p class="ql-block">同伴里面,摄影技术好的有好多,我也是其中一个。每次出游,乐此不彼地为姐妹们拍照。不断地停下脚步,选角度,帮姐妹们摆pose。</p> <p class="ql-block">石阶上,路灯静静伫立,背景是层层叠叠的树影。有人高高举起手臂,像是在向秋天打招呼。那一刻,我们不是在拍照,而是在和这个季节说:我们来了,我们正好好地活着。</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湖边慢慢走,谁也不急着赶路。秋天的美,本就该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收藏。</p> <p class="ql-block">步道上,人群三三两两,河流静静流淌,山在远处沉默。我们走走停停,拍拍照,聊聊天。拍完还要看看效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再重新补拍一张。这不算是什么壮游,却是一场真正属于我们的秋日私语。</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桥影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秋日长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走边拍,脚步轻快,仿佛也融进了这流动的风景里。</p> <p class="ql-block">沿着汾河缓步前行,河水如绸带般蜿蜒穿过公园,两岸树木葱茏,有些叶子已悄悄染上金黄与橙红。</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个红外套并肩走在石砖路上,像三团跳动的火焰。身后是螺旋塔的剪影,是远山的轮廓,是秋日独有的静谧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得很慢,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这份美好。</p> <p class="ql-block"> 站在湖边草丛中合影,身后是开阔的湖面与晴朗的天空。我们的笑容,比阳光还暖。这世界或许在变老,但我们的笑容,永远年轻。</p> <p class="ql-block"> 对岸的山上,岩壁陡峭,秋意分明。我举手伸向山顶,仿佛触摸到了山的脉搏。像在听一位满脸皱纹的老者讲述汾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湖畔,黄花、湖水、远山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湖边花丛中,黄花正开得热烈,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p> <p class="ql-block">河边上的小黄花是那样美,像姐妹们的笑容,那样诱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花前,背后是层叠的绿意与山影。那一刻忽然明白:美,从来不止一种模样。</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峦起伏,天地辽阔——原来,只要脚步不停,风景就永远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远山如云烟,近水似流年。湖水映着花影,波光粼粼,仿佛整片湖都在微笑。</p> <p class="ql-block">岸边的绿草郁郁葱葱。让我想起和同事并肩工作的青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路灯、小房,充满怀旧味道。</p> <p class="ql-block">来到网红打卡地段 小桥瀑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来之前,在视频里看到这个地方非常漂亮。一层层石阶上水流潺潺,形成漂亮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可惜最近雨水太多,落差消失,不仅看不到瀑布,原有的桥也被淹没。无法过到对岸。大家只好原路返回,不再往远处走了。</p> <p class="ql-block"> 取而代之的是湍急的水流,撞击着金属护栏,溅起雪白的浪花。那浪花飞溅的瞬间,竟让人觉得生命也该如此——哪怕被阻挡,也要奋力向前。</p> <p class="ql-block"> 河水流过圆润的石头,激起细小的涟漪。水声潺潺,像在低语。我们蹲下身,看水底石子被冲刷得发亮,仿佛时光也在其中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岸边的坝上,有一组以“人说山西好风光”及歌词的红字标语。</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拍照,一种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几乎全队伙伴都聚集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正巧遇到本校的熟人,我们请她帮忙录一段视频。我即兴起头唱起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开始大家都说起高了,降低八度后大家一起唱起来。录完视频才发现,除了我一个女高,大部分队友都是我们合唱团女低的。摄影着受我们感染,忘情地唱着,压过了大家的声音,画面也因此而有些抖动。</p> <p class="ql-block">返回途中,游览了窦大夫祠。</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又称英济祠或烈石神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733号,北依烈石山(二龙山),南临汾河,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字鸣犊)而建的祭祀建筑。</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一棵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在秋风中摇曳着,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p> <p class="ql-block">大家纷纷在树下拍照,跳起来去去“够”树上的柿子。树太高了,根本够不着。只是为了取一个“事事(柿柿)如意”的好彩头。</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乐楼(明代戏台)、山门(南殿)、献殿、大殿及东西厢房。</p> <p class="ql-block">当你踏入窦大夫祠,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沿着石板路前行,来到献殿,抬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如天宫楼阁般的天花藻井。它高高地位于建筑内部的最高处,宛如一把华丽的伞盖,在静谧的殿内缓缓张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献殿为元代遗构,以“八卦藻井”闻名,斗拱层叠无钉,象征“天圆地方”,是元代小木作工艺的典范。藻井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这些斗拱相互交织,如同精巧的齿轮,紧密咬合,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赋予了藻井一种立体感和韵律感。它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融合了力学、美学、哲学等多方面的元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代文明的绚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山门南殿的“明三暗五”结构(外观三间、内观五间)和元代琉璃团龙浮雕,展现了独特的建筑智慧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祠内还保留“烈石寒泉”等景观,传说泉水因窦犨感化山神而涌出,成为古晋阳八景之一。这些传说进一步强化了窦犨作为“生而英灵,死而济物”的神格形象。</p> <p class="ql-block"> 赵戴文公馆的水塔,修建于1935年。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中西合并的特色。岁月流转水塔已不再使用,但作为历史建筑的存在,人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内基本陈列展以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的生平事迹为核心,通过文字、艺术作品、文物实物等展示其“担当大任、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 </span>介绍了窦大夫祠的来历和窦大夫的生平故事。融合了历史人物纪念、民间信仰与自然景观崇拜,体现了古代山西地区对水利功臣的崇敬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窦犨因在狼孟(今阳曲县)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被后人尊崇,宋代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追封其为“英济侯”,故祠庙得名“英济祠”。</p> <p class="ql-block">民间因窦犨生前治水功绩,将其神化为祈雨之神,祠庙也成为历代官员和百姓的祈雨场所。</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不仅是祈雨场所,更承载了“孔子回车”的典故——传说孔子因赵简子杀害窦犨而愤然返程,体现了窦犨作为贤臣的象征意义。祠内保留的元代碑刻、傅山隐居处“虹巢”书房等,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内涵。</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代诗人李频的诗句“驻马看窦犨像”证明唐代已有此祠。</span>现存主体建筑为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融合宋、金、元三代风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其它展厅有傅山文化展。聚焦傅山与窦大夫祠、净因寺、多福寺三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历史关联,展出47块图文展板,涵盖傅山的诗文、书画作品及其在三寺的遗迹。 </p> <p class="ql-block">明代壁画展。重点呈现多福寺明代壁画,包括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修复工艺及科技保护成果,通过文物本体陈列和学术研究展示明代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多福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崛围山景区内,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些介绍壁画的文字与实物。</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介绍古建筑的文字和实物展览。</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正殿楼上屋檐非常精美。琉璃瓦色彩绚丽,孔雀蓝、金黄等色辉煌大气。展现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p> <p class="ql-block"> 琉璃瓦与屋檐构件的组合形成视觉冲击力,色彩对比鲜明,绿瓦配金钉、黄琉璃配红墙,整体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大家纷纷拿起手机与古建合影,近距离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领略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回来后在群里发现了这张照片。这么多队友都在为我拍照,荣幸至极。</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其建筑与文化遗存至今仍是研究元代建筑和地方祭祀传统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天花藻井,还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窦大夫祠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和韵味的世界,让人沉醉在这历史与艺术交织的美好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这次秋游活动,分别参观了中北大学、汾河五期老龙头景区、窦大夫祠。我们一群退休女教师,玩得好开心。昔日的同事,今日的同学。平日里在一起上课,学习养生知识,今日一起郊游。既锻炼了身体,又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附诗一首,以表此次秋游感想:</p><p class="ql-block">《秋日同窗游汾河有怀》</p><p class="ql-block">汾湾五期景清幽,学府祠堂一日收。</p><p class="ql-block">古木苍苍霜色染,汾河澹澹朝云流。</p><p class="ql-block">同窗共话当年事,携手相期百岁游。</p><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霞已晚,养生结伴复何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