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鱼和熊掌这两样美食摆在面前的时候,你选择哪样?那一年我选择了熊掌。几十年过去了,我确信那是我做出的更好的选择。<div> 我上小学那一年,文革开始;我高中毕业那一年,文革结束。整个十年没有中高考,我的中小学,几乎没怎么正经八百地上过课。毕业以后做什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在离家几十里的农场里做“知青”时,遇到了一个好机会,大庆油田来招合同工,是留下来继续做“知青”,还是去远方当合同工?我做出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走出去闯荡闯荡。于是到了千里外的大庆,我知道如果表现好的话,就有留在大庆当工人的希望,那可比在农场修理地球强多了,于是用心学习,努力工作,不久就被任命为机动班的班长,带领五个小伙伴,哪里需要到努力去,完成厂里临时下达的机动任务。隔三差五地去回收钻井旁边丢弃的钢管,我们并排站在大卡车的车厢里,手扶护栏,检阅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气派,简直没谁的了,我们机动灵活工作状态,让正式工人都羡慕。每当想起当初的选择,我都暗暗给自己竖大拇指。</div><div> 眼看着合同期将满,决定我们去留的那一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让我动心的消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了,不管是学生还是知青,都有参加的资格。我做梦也没敢想,高考这个陌生的名词,一下子离我这么近。是留下来做一名工人,还是再去考闯荡闯荡,试试能不能走另一条人生道路?当天晚上,我失眠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是否有把握金榜题名。于是,在被窝里给姜老师写了一封信。姜老师是我的恩师,他不但教过我语文课,而且引导我走进了文学园地。他是文革前考入北大图书馆系的,运动期间到山里的三线长子弟校任教。他家里收藏了许多文学名著,只要我喜欢,可以随时去阅读,也可以带回家去读。在指导我阅读的同时,还鼓励我尝试写作。在姜老师的培养下,我的语文功夫在学校是有一点小名气的。但是,高考都考什么,怎么考,我能不能考上,我心里没底。</div><div> 没过几天,我收到了姜老师的来信。在信中,姜老师把他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我,字里行间满是对我对我的信心,看了老师的信。我直接找厂领导——那位身如巨松,声如洪钟,别人都怕他,可待我却很好的曹厂长——请假,说回去报名参加高考。本以为会得到像姜老师那样鼓励,没想到却被一瓢冷水泼在头上:“考大学?你小学都考不上的唻!”请假不给,要回去就带走行李!我知道,在我的眼前又有鱼和熊掌两种美味供我来选择,一是留下来做工人,那是有把握吃到的鱼,一是考大学追逐自己的作家梦,那是未尝品味过且没有把握的熊掌。血气方刚的我没有犹豫,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当我历经艰难曲折,奋斗了两年多,终于拿到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想起了大庆的曹厂长,我心里对他的恨已转为感激,如果当初的后路不被切断,我还会坚持到胜利吗?</div><div> 我是以语文教师的身份退休的,虽然未能实现作家梦,但是通过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习,成为一名颇受欢迎的老师,一直做着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总体而言,我的职业生涯是快乐的。</div> 那一年从农场走向大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放弃留下享受鱼的美味,去追求没有把握得到的熊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由于做出了更好的选择,我走上了最适合我的的人生道路,持续品尝着熊掌的美味。我这一辈子,值了。(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