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通州大运河博物馆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组成,设计灵感源于古运河元素:共享大厅屋顶如“船”,展陈大楼屋顶似“帆”,休闲水街模拟运河驳岸场景。建筑采用隔震技术(隔震层面积1.8万平方米),为国内最大单体隔震博物馆,并融入光伏板等环保设计。</p> <p class="ql-block">庄汉伟拍照</p> <p class="ql-block">金乐永拍照</p> <p class="ql-block">杨叔庸拍照</p> <p class="ql-block">午餐</p><p class="ql-block">南门四季铜锅涮肉</p> <p class="ql-block">前门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庄汉伟拍照</p> <p class="ql-block">陈新社拍照</p><p class="ql-block">天光夜色下的大裤衩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自1982年2月毕业一别,我们就天各一方,有的从此音讯全无。 </p><p class="ql-block"> 四十三年过去,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从青葱壮年到鬓发染霜,我们都经历的很多。</p><p class="ql-block"> 借乘大巴去大运河博物馆途中这一个多小时的机会,我提议大家都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向大家坦白交待一下毕业后先分到哪个单位,后又换到什么单位,主要从事过什么单位。</p><p class="ql-block"> 为了抛砖引玉,我第一个做了自我经历简单介绍。</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一介绍,我们这批77级大学生真是无愧于时代精英这个赞誉。我们武汉理工大学建工系工民建7710、7711这两个班也真是藏龙卧虎啊,有的当了大学校长成了院士,有的当了设计院院长,有的当了设计院总工,有的从政,有的创业。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一叶知秋!仅通过从美国飞回参加聚会的赵同学做的自我简单介绍即知这43年间,我们这些当年被称为天之骄子的恢复高考77级大学生,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流过多少汗水、付出过多少心血、做过多少贡献啊!</p><p class="ql-block"> 赵介绍,自她到美国又读一个学位毕业后,一直在美国的一家建筑公司搞施工管理,做过核电站、地铁、桥梁和高层建筑施工,直到现在还在上班。</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因为恢复高考,我们成了这个时代是最幸运的一批人,而且现在虽都已年近七旬,但还相约聚会、欢歌笑语,我们也是最幸福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枉此生,也此生无悔!</p> <p class="ql-block">7710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7711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忆从前的豪情壮志,</p><p class="ql-block">而如今只剩下满头白发和一颗平静的心!</p>